高压氧治疗联合吞咽训练在前循环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3-07-12洪林云通信作者张亚兰王珏
洪林云(通信作者),张亚兰,王珏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前循环脑梗死(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CI)是脑梗死的临床分型之一,特指颈内动脉系统发生堵塞梗死而引发的脑部功能受损,可诱发吞咽障碍、言语不清、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其中吞咽障碍是影响ACI 患者康复进程的重要因素,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角流涎、饮水呛咳、吞咽过程咳嗽等症状,可导致自主进食困难,营养摄入不足,还可能误将食物吸入气管,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风险[1]。目前,临床针对吞咽障碍患者主要采用吞咽训练进行干预,以增强患者的吞咽功能,减轻临床症状[2]。但吞咽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起效较慢,患者依从性不高,易降低预期治疗效果。高压氧治疗是一种新兴疗法,能够增加组织细胞供血量,提高氧浓度,对急慢性缺氧、缺血性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3]。但关于高压氧治疗联合吞咽训练在ACI 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78 例ACI 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压氧治疗联合吞咽训练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至2022 年9 月我院收治的ACI后吞咽障碍患者78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9 例;年龄44~71 岁,平均(55.56±4.33)岁;病程14~40 d,平均(26.61±3.29)d;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8~27.9 kg/m2,平均(22.48±1.29)kg/m2;分型: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TACI)型20 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PACI)型19 例。试验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46~70 岁,平均(56.39±4.71)岁;病程16~38 d,平均(26.53±3.31)d;BMI 20.1~27.8 kg/m2,平均(22.51±1.25)kg/m2;分型:TACI 型21 例,PACI 型1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ACI 的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可见责任病灶;经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分级为Ⅲ级以上;卒中病程≤180 d。排除标准:ACI 发病前出现吞咽障碍;合并口腔、咽喉部疾病;合并严重认知障碍;病情不稳定。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溶栓、调脂、降压、降血糖、抗血小板等基础治疗。
对照组行吞咽训练。训练开始前,对患者详细讲解造成吞咽障碍的原因,告知其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介绍吞咽训练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具体方法如下。(1)咽喉冷刺激:嘱患者张口,用冰盐水浸湿的棉签刺激其软腭及咽后壁,20 次/组,1 组/d。(2)面部训练:嘱患者最大幅度地做张口动作,下颌向左右来回移动,手指轻揉咬肌,挤压两侧面颊空气,10 次/组,2 组/d。(3)呼吸肌训练:嘱患者吸气时鼻咽发“m”音,坚持8 s,15 次/组,3 组/d;双手进行推压动作练习,做推动作时吸气,并维持腹部膨胀状态8 s,压时则呼气并松手,使腹部凹陷维持6 s,15次/组,3组/d。(4)舌肌训练:嘱患者张口,舌头向外伸出并左右活动,反复做舌尖舔舐嘴唇动作,15 次/组,4 组/d。(5)咽喉肌训练:初始动作均为深吸一口气,之后闭气8 s,呼气分缓慢呼气、咳嗽3 声及用力发声3 种方式,均持续6 s,上述动作2 次/组,2 组/d,中途可休息8~10 min。需要注意的是,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时若取仰卧位,躯干应上抬30°,在偏瘫侧肩下垫枕头,头颈小幅度前屈,降低鼻腔逆流与误咽风险;若取坐位,需将躯干前倾约20°,颈部前屈,增加舌骨肌张力,上抬喉部,使食物能安全、顺利地进入食道,防止误咽诱发的吞咽反射。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提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指导其戴上一次性使用高压氧舱输氧面罩[威海世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鲁威食药监械(准)字2009 第1560004 号]后进入高压氧舱(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262254,型号:17-Y3600-007-03),舱内压力设置为0.21 MPa,1 次治疗分3 次进行,20 min/次,中途休息2~3 min。
两组均持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该量表含11 个项目,总分42 分,评分越高则神经功能损害越严重。(2)吞咽障碍等级: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嘱患者饮用30 ml 温水,根据其吞咽次数、喝水时长及是否伴有呛咳进行评级,分为Ⅰ级(一次饮尽且时间<5 s)、Ⅱ级(吞咽次数≥2 次,时间>5 s,无呛咳)、Ⅲ级(一次饮尽,有呛咳)、Ⅳ级(吞咽次数≥2 次,有呛咳)、Ⅴ级(常呛咳,吞咽困难)。(3)吞咽功能:治疗前后采用Mann 吞咽能力评价表(Mann assessment swallowing ability,MMASA)评估,该量表包括12 项内容,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则吞咽功能越强。(4)生命质量:治疗前后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估,该量表包括44 个条目,总分220 分,评分越高则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分,±s)
注:NIHSS 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 t P对照组 39 18.86±3.23 14.46±3.04 6.195 0.000试验组 39 19.04±3.27 8.34±1.06 19.439 0.000 t 0.245 11.871 P 0.808 0.000
2.2 吞咽障碍等级
治疗前,两组吞咽障碍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吞咽障碍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吞咽障碍等级比较(例)
2.3 吞咽功能及生命质量
治疗前,两组MMASA、SWAL-QO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MMASA、SWAL-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MMASA、SWAL-QOL 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MMASA、SWAL-QOL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MMASA 为改良吞咽能力评价表,SWAL-QOL 为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
组别 例数 MMASA SWAL-QO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9 72.31±8.22 88.27±9.14a 127.12±10.22 140.48±10.74a试验组 39 72.17±8.25 93.36±9.26a 127.27±10.35 146.51±10.87a t 0.075 2.443 0.064 2.464 P 0.940 0.017 0.949 0.016
3 讨论
ACI 患者出现吞咽障碍主要是由于舌下、舌咽、迷走神经等咽喉部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支配咽喉部肌肉的神经功能受损而诱发,可引起机体不适,增加脱水、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等风险,降低生命质量[5]。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促进ACI 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咽部与口、鼻、喉等部位相通。正常人吞咽过程中,机体经一系列反射动作,封闭鼻咽与咽喉通道,防止食物意外进入鼻腔、气管等部位[6]。整个吞咽过程的协调性受吞咽中枢支配,ACI 后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导致患者吞咽时舌部动作时间延迟,整体肌肉协调性下降。临床通常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划分吞咽障碍等级,视病情程度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案[7]。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与重组能力,这是减轻ACI 后吞咽障碍的关键[8]。吞咽训练通过刺激中枢神经,提高新运动投射区与侧支循环建立的速度,促进吞咽相关肌力恢复;吞咽训练按程序针对性地训练吞咽相关肌群的肌力与协调能力,加快吞咽器官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相关部位肌肉灵活度与协调性[9-10]。本研究中,咽喉冷刺激能够强化感觉冲动,提高吞咽中枢神经的敏感性,有效强化吞咽反射;面部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增加口腔内压力,放松局部肌肉,强化吞咽反射;呼吸肌训练可强化软腭的肌力,有助于去除咽部残留的食物,减轻呛咳症状;舌肌训练能够锻炼舌肌力量与舌头的灵活性,增加舌头、口腔集群运动的协调性;咽喉肌训练能够强化对吞咽肌群的刺激,诱发吞咽反射。但由于吞咽障碍病情复杂,单一采用吞咽训练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易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需优化治疗方式,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生态级的治疗措施,安全性较高,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ACI 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障碍等级优于对照组,MMASA、SWAL-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高压氧治疗联合吞咽训练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生命质量,减轻吞咽障碍。其原因如下: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脑组织中动脉血流量及含氧量,调节脑组织内供氧不平衡状态,从而减轻脑部损伤程度,重建正确、合理的呼吸方式,改善肺部通气及肺活量;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患者处于高浓度、高压力且密闭的环境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提高血管收缩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此外,高压氧治疗可大大减轻患者的颅内压力,提升脑部血管的收缩力,从而降低脑部炎症水平及脑水肿的发生风险;因此,在吞咽训练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还能够帮助患者重建正确的呼吸方式,改善其神经功能,增强康复疗效,进一步提高ACI 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命质量[11-12]。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联合吞咽训练可改善ACI 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生命质量,减轻吞咽障碍,效果优于单一行吞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