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回来了!
2023-07-12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3年28期
氧气离不开森林树木,净化环境离不开湿地,完整的生态链离不开亚洲象、大熊猫、朱鹮……地球不只有我们,还有无数的它们。在茂密丛林中,在广阔天空里,在无尽大地上,我们与它们命运与共。
在神秘壮大的自然界里,不论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蓝鲸,还是我们身边身体小巧的七星瓢虫,不论是珍贵的大熊猫,还是常见的小麻雀,他们都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这就是“生物多样性”。
颜海浪,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用二十六年,拍摄了上万张野生动物照片,救治过千余只受伤的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不少国家级保护鸟类。
颜海浪说,以前,他拍过很多鸟类照片,它们的眼神是呆滞的、惊恐的,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在自由飞翔。
其实,像颜海浪一样,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野生动物的,还有很多人。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章叔岩在高山上工作三十多年,守护华南梅花鹿等野生动植物,被亲切地称为“鹿爸爸”。
青海玉树的旦增桑周,十多年来坚持拍摄家乡的高原精灵。他曾“蹲守”雪豹半月,最终在距离其仅400多米处成功拍出“怼脸照”。
山西孝義的武晋洲,十年拍摄了300多种野生鸟类,用影像完整记录了金钱豹、原麝、褐马鸡、黑鹳四大“山西旗舰物种”。
这些年,各地野生动物“出镜”的次数越来越多。
还记得那头闯入黑龙江一村庄的雄性东北虎“完达山1号”吗?经过20多天的观察、救护和隔离,最终将其放归自然。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护的野生东北虎。
还记得那群北上南归、全球瞩目的野象吗?它们南归之后,象群还吸收了新成员,分成两群在不同区域活动。
截至2021年,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已达1.18万个,占国土陆域面积18%。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动物保护中,动物们的栖息地正在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