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绘画专业的数字化探索
2023-07-12肖玺
摘 要:新文科背景下,综合性、融通性已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大势所趋。对此,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路径,将传统的美术专业与数字化结合是关键所在,也是推动高校绘画专业教学向应用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数字绘画课程实践教学,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文科;绘画专业;数字艺术;应用型本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A类“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绘画专业数字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2021JGA388)研究成果。
一、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发展探索背景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类型。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科下的绘画专业需要契合国家整体的教育方针和导向,培养与市场接轨的美术人才。
教育部教育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740所,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截至2022年5月31日,普通本科院校增长至1270所,专科高职院校1489所。一些本科院校是近些年由专科升为本科的,成为本科后应用型目标落实不到位,应用型建设表面化、形式化,是自2009年以来接受过合格评估的200多所新建院校最多也最为突出的问题。一些高校将应用型停留在口头,实际办学中追求学术性,以学科和科研为导向。一些高校对应用型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导致思路、举措和行动未能同步跟進,在相关建设方面难有起色和收效。合格评估指标中,对应用型高校提出了系统化的指标要求,但新建院校整体上距此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合格评估现场考察与访谈中,多数新建院校的领导和中层干部不能很好地理解应用型的本质与内涵,教师对应用型概念缺乏认知和了解,其教学行动与应用型目标未能建立有机关联。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学科分类,艺术学学科中的绘画属于美术学类范畴。美术学类包括绘画、摄影、雕塑等,其中以绘画涉及方向最多,尤其以油画、国画、水彩画、版画等专业方向见长。中国八大美术学院、各地区的艺术学院、众多综合类院校和地方性学院的艺术系多数都开设有美术专业,绘画类毕业生出现过剩现象,且由于缺少和市场实际需求相符的能力,一些学生毕业即失业,毕业即转行。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研究型和应用型缺少区分,特别是涉及应用层面的先进技术、工具较为缺乏,其专业的内核已然不符合市场对于美术人才在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当前,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依存,形成立体的“全媒体”,即融媒体。这让艺术作品有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细分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了解融媒体时代的特征,有助于绘画以及相关艺术作品以数字化形式的传播与推广。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绘画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位板、数位屏等多种媒介实现表达,同时又可以通过融媒体充分利用媒介载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智能手机终端等共同点,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数字艺术(简称CG,即数字化图形图像)融合了传统绘画的特点,同时扩展了传播途径,使作品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作品应用价值,不断吸引更多的传统艺术家加入创作行列。在融媒体大趋势下,绘画通过数字化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绘画的单一实现方式和传播途径,能够彻底释放作者的想象力、创作力。21世纪初,在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数字艺术的教学和专业分类。
二、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
数字化探索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二级学院美术学院的绘画专业(分为油画、水彩、国画方向)为美术学类。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了符合国家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专业一直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致力找到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因此,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创作能力、较高文化素养和审美层次的应用型美术人才。基于这点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把传统的绘画专业与文创结合、与数字化结合,真正符合国家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目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已经开始践行课程改革,开设了数字绘画课程,通过两年的实践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一)探索内容
1.数字绘画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教育改革而言至关重要,教学实践只有在正确、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传统的国画、油画、水彩画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字化教学,往往是以加入数字绘画课程为主。加入数字绘画系列课程,若干课程形成数字绘画专业课程群。绘画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课程设定,再到课时和学分分配都会有一整套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研究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将传统绘画课程内容与数字绘画课程内容结合。
2.数字绘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数字绘画课程往往以教授工具的应用为主,通过案例临摹、掌握工具,使学生能够根据案例举一反三。但是其中忽视了学生绘画思维和设计思维的转换。数字绘画课程是以市场需求和审美为导向的应用型美术教学,其思维是建立在设计思维基础上的;而传统的绘画思维只考虑审美价值,不考虑市场的应用性。本项目通过设计思维在绘画专业上的应用,使学生思维能够在绘画思维和设计思维间得到有效切换,彻底掌握设计思维在实际应用时候的方法。
3.基于实际项目和市场需求的赛事与命题
以实际参赛项目中的企业命题为二年级和三年级数字绘画课程的作业,将实际的项目与课程结合,让绘画专业学生以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式、用掌握的数字绘画知识和技能服务市场。
4.融媒体的应用与绘画课程的结合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了解融媒体时代的特征,有助于绘画以及相关艺术作品的传播性的扩展,对于受众的垂直细分、市场的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结合都有实质性意义。
(二)探索目标
通过对传统绘画课程内容结合数字绘画课程内容的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达到如下目标:
第一,通过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应用探索的研究,找到与之最契合的教学模式,使数字绘画课程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二,通过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应用探索的研究,对原有绘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使之契合“十四五”规划中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
第三,通过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应用探索的研究,引导绘画专业原有的以美协举办的绘画类赛事参赛获奖为主的评判标准,转换为更多地参与艺术设计类、数字艺术类赛事的多元评价机制。
第四,通过对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应用探索的研究,加深学生对融媒体这个现代概念以及对未来绘画艺术作品传播方式的认知。
第五,通过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应用探索的研究,尝试积累相关资源并建立数字绘画课程资源库,通过日后课程的不断积累,让资源库为绘画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探索举措
第一,在应用型本科艺术类高校中将数字绘画课程与传统绘画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形成数字绘画课程体系。二年级上学期绘制矢量卡通,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吉祥物和品牌形象的创作能力;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具象的动物和人物肖像训练,要求学生既掌握传统绘画能力又掌握数字绘画软件,将二者完美结合;三年级上学期开展日式风格插画训练,使学生掌握轻涂技法和创作能力;三年级下学期则是多格漫画和绘本创作综合课程。每门课程开课前都经过了严谨的讨论和市场的调研。
第二,在现有绘画专业的国画、油画、水彩画方向外,实现数字绘画专业方向的准确定位,明确应用型美术人才的培养方案。
第三,传统绘画课程往往以美协举办的画展为主,很难体现参赛对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数字绘画课程与国家数字类艺术设计大赛结合,让课程变成实践,在实践中历练课程所学,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第四,建立数字绘画的教学资源库,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
(四)未来发展要点
通过绘画专业的数字化应用探索的研究,在新文科背景下以应用型为导向的绘画专业数字化教学在未来的发展要点为:
第一,多种媒介的应用促使绘画表现方式的多元化。通过本项目研究让学生能够使用如数位板、数位屏、平板等绘制作品,将其数字化作品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传播,使作品更具有独特性、传播性,能突破传统纸质国画、布面油画、水彩画的材料限制。
第二,调查研究现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绘画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与课程设置,深入一线,了解企业需要的设计人才所具备的能力,从而确定数字绘画课程具体内容的设定,结合现有国画、油画、水彩画的专业课程,重新构建教学体系,精炼教学基本内容。
第三,组织学生参加数字艺术类相关的大赛,把课堂上所掌握的数字绘画技术与知识有效转化为成果,通过参赛有效提高学生数字绘画表达能力、现代设计与绘画关系的理解能力、绘画思维与设计思维的转换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绘画专业数字化应用探索的意义
(一)形成一套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的绘画专业课程体系
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不过7年左右时间,多数院校的美术学类专业尚未有成功转型案例可供学习和模仿。多数院校对于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美术学类绘画专业或者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普遍在尝试和摸索阶段。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美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成立伊始就对绘画专业符合市场化需求、符合应用型的定位有深刻的认识,课程也相对贴近应用。通过几年发展,绘画专业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而本项目的研究将是课程形成一套特色课程群的契机。这不仅仅对于绘画专业,也对于美术学其他专业有示范性作用,对于学校的本科评估建设以及其他高校的课程建设都有促进和借鉴作用。
(二)实现融媒体下的数字艺术发展与传播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来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数字化的绘画艺术在融媒体作用下,打破了原有的画廊和美术馆展览途径,具备了更加多元的传播途径。“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要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态,数字艺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其传播将带来极大的文化影响力。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出的大型电子多媒体版北宋《清明上河图》,其利用现代数字艺术手段让一千年前的绘画艺术作品焕发了活力。深入分析现代技术变革和产业革命在美术学领域是对绘画专业的挑战,在艺术教育方面是数字化应用与现代科技手段方面的融合,在新兴的文创产业领域是人才需求的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的结合。
(三)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互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教育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作为该地域的本科院校,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整合资源,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教学条件,进行优势互补,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有利于为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符合新时代应用型需求的美术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提升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落实率,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绘画专业就业落实率偏低,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就业集中在学校以及美术类培训机构等。绘画专业中增加数字化应用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选择,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焦晓杰.数字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0(8):87-88.
[2]劉振天.学术主导还是取法市场: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的进退与摇摆[J].高等教育研究,2019(10):21-28.
作者简介:
肖玺,硕士,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