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书签
2023-07-12刘春燕
刘春燕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完小文化程度,识字不多,较为复杂或者生僻的字,就成了他读书过程中的“拦路虎”,此时,父亲拿出查字典的本事来,查它个水落石出。后来,父亲年老眼花,看书的时候愈加少了。
就在去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后,第一个赠阅对象便是父母亲。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感恩他们让我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体现出自己活着的价值。所以,我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化成一本书。
没想到,父亲拿着书坐在沙发上,老花镜后面的双眼牢牢地盯着手中的书。母亲心疼他,喊他先吃饭,可略显耳背的父亲纹丝不动,依旧保持老样子,母亲只好走跟前去,再次重复刚才喊父亲的话。
一日,我回娘家,说是把随身包放下,去厨房帮母亲做饭。结果一推卧室门,父亲正在看书,茶几上的水果和饭菜显然是没动过。我诧异的目光停留在书名上——哇,竟然是我的散文集。
我走近父亲,父亲才发现是他的宝贝女儿回来了。他抬头和我交流了几句:是他对我及我的书的看法,我着实吃惊不小——父亲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在细品我的书。
时隔一年,我的第二本散文集面世,我同样给父亲拿回去一本。父亲依旧爱不释手,捧在手心阅读。我回去没见着父亲,我知道他在地里干活还没回家。这时,我瞥见了放在沙发靠墙扶手上的书,对,是我的书。我顺手拿起来翻翻,看看父亲读了没,读了多少,不翻不知道,一翻吃一惊,父亲用红色封面的农事日历书做书签,既不用另外花钱买书签,也不用费时间去做书签,就地取材且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我细察,发现此“书签”的长度、宽度都小于我的书。
父亲巧妙地利用两本书的长宽差,自制书签,合情合理。我不得不再次佩服行走在智慧中的父亲。回眸这些年,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是一个“硬汉”,从不喜欢求人,遇到难题自己设法解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姐弟三人开学学费没着落,父亲就地取材,花上工夫,手工制作竹篾灯笼,各式各款,栩栩如生,惹人喜歡,自然畅销。等到元宵节后,发现我们的学费不仅有了着落,就连家里两个月的开销也有了着落,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莫怨天尤人,启动智慧大门,就一定能找到对策,以此解决问题。父亲不单是这样要求我们,其实,他一直在以行动引领着、践行着用智慧生活的基本原则。
我想了许多往事后,又将思维拉回到眼前的农事日历书签上来,打开“书签”,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像是在慢慢读懂了父亲的那双眼、那颗心!
父亲这些年,地里的收入甚微,可他精神却很富有。他常说:“过去那些耕读世家的后代,哪个不是一边耕地,一边读书的,我为什么不行?”其实,于今天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而言,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一边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深耕,一边在书海里遨游,偶尔还会把自己的心灵感悟流淌在指尖,让一种舒心的温度,温柔着岁月,温暖着时光……
是啊,读书无关年龄、身份,更无关书签的好赖,与我们读书习惯和精神层次有关。倘若人人能拥有与书签相伴的日子,那必会与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