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人大工作上虞样板
2023-07-12林蔚吴诗炀
林蔚 吴诗炀
激情澎湃的钱江大潮奔流向前,在杭州湾南岸形成一片滩涂。经过近25年深耕易耨,这片滩涂早已从寂寂无名摇身一变,成为“国字号”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杭州湾上虞经开区2150亿元经济总量中,有近1700亿元来自制造业,上虞区70%的制造业集聚于此,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俨然成为上虞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
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2021年以来,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在摸索中前行,设立人大经开区工委,支持其建立议政会制度、票选民生实事项目,奋力打造经开区人大工作样板。
填补开发区人大工作空白
2021年10月19日,绍兴市上虞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绍兴市上虞区人大常委会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当年11月5日,上虞区人大常委会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正式挂牌。
自此,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开启了人大工作探索之路。
“开发区不同于乡镇(街道),是拥有大规模经济发展体量的集聚型工业园区,就我们辖区而言,目前拥有1400余家市场主体。人大就重大项目、财政预算、安全生产等领域开展监督工作任重道远。”人大经开区工委主任俞培军说。
人大经开区工委的建立填补了开发区没有人大机构的空白,消除了对开发区的财政预算、重大事项等监督的盲区,丰富了人大监督的法治内涵、实践价值和社会效应。
开发区议政会让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以及其他议政会成员能够参与开发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的讨论决策,并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了开发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打造了基层治理新模式。
如果说票选民生实事项目是开发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人大经开区工委专门成立人大项目建设调研督查组,通过“线上+线下”对票选的重大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则激活了人大代表和议政会成员闭会期间的履职活力。
除了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平台建设,人大经开区工委还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从人大经开区工委议事规则、议政会章程,到民生实事项目票选推荐规程,再到预算监督实施办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办法等,有力推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经开区的生动实践。
念好助推高质量发展“督”字诀
眼下,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正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高质量发展拔节起势。人大如何助推开发区工作交出高分答卷?
“在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很多企业负责人会跟我反映原材料采购不方便、运输成本高等问题。”为此,上虞区人大代表、新和成上虞产业基地总经理周贵阳和其他几位代表一起进行了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园区里的企业间可以实现产品供应微循环,有些企业的产品是其他企业的原料。”于是,他联合其他几位代表提出编制产业链供需关系手册的建议。
为实现园区内部产业循环、推进产业链延链增链,人大经开区工委第一时间将相关建议反馈给上虞区杭州湾综合管理办公室,并协助开展两大产业链104家企业原辅料采购、产品销售大排查。不久,一份内容翔实的《产业链供需关系参考手册》应运而生。
“这本手册发挥了大作用,辖区内部分企业的供需难题得到解决。目前,已建有协同关系企业90家,存在供应关系产品56种,在节省经济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运输安全环保风险。”俞培军笑言。为搭建企业与政府的相关部门的沟通桥梁,人大经开区工委以“局长·代表面对面”为载体,解决了诸如蒸汽供应不足、能耗指标不足、供电不稳等涉及制约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难题。
深耕监督“责任田”,人大经开区工委还着眼于开发区安全环保、经济运行等领域,不断推进园区营商环境优化。如,运用数字化异味评价体系,组织代表对189个异味监测点、64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和特征污染物监测设备、31家环保重点监管企业废气外排口数值进行实时监控督查。
再如,组织代表对经开区中长期经济建设、园区发展和区委关于锻造“五张金名片”等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监督,将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总体规划等纳入人大监督视线,加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监督。
此外,人大经开区工委鼓励代表当好助企“宣传员”,组织代表访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同时将相关情况与综管办掌握的惠企政策相结合,让惠企政策不再“沉睡”于纸间。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大经开区工委的这份监督答卷可圈可点。
不断深化开发区人大工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开发区市场主体多,辖区还有3所学校,如何倾听最基层的声音、掌握最真实的民情?
人大经开区工委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设立科创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浙江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4个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并于每月20日开展人大代表接待工作,收集反映社会建设领域相关信息,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多途径畅通民情反映渠道。
“我们学院能成为社会建设基层联系点,体现了人大经开区工委对在校1.1万师生的关注与关心,也解决了学校没有属地乡镇(街道)、建议反映困难的问题。”上虞区人大代表、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莹说。
“由于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学院出现了学生床位短缺的问题,我第一时间向人大经开区工委反映。如今,3000个床位即将投入使用,这真是太好了!”作为民情“收集员”,王莹见证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学校的生动实践。此外,王莹还提出诸如促进就业、调整校门口班车时间等意见建议,无一例外,每一件意见建议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或处理。
“我在履职中切实感受到人大制度的优越性,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在肩,这让我更有信心成为政产学研交流合作的催化剂。”王莹坚定地说。
此外,人大经开区工委积极探索建立“人大+纪检”联督联促工作体系,通过监督事项贯通、监督资源整合、监督手段衔接、监督成果共享等措施,形成了優势互补、协同发力的“大监督”格局。
当下,全省各级人大积极投身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火热实践,人大经开区工委紧盯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两个中心,筹划“规范化运行、数字化应用、重点监督优化、人大纪检督勤促廉、企业家声音、社情民意直通”六大场景的“1126”工作体系,全面落实人大助推三个“一号工程”行动。
“下一步,人大经开区工委将继续以‘建立健全经开区人大工作基础、履行执行好人大各项监督职责、收集反馈好群众所盼所求为目标,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贡献人大力量。”俞培军说。
相关链接
诸暨:小站架起连心桥
孟吉地 潘何飞
2022年6月20日,诸暨市浣东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东远市场联络点正式挂牌运行,这是人大浣东街道工委延伸履职触角,畅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又一扎实举措。
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人大的履职阵地就在哪里。为了更好地听民声、解民忧、集民智,诸暨市人大常委会出台《诸暨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联络站基本规范》,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指引。近年来,人大浣东街道工委接续发力,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升代表联络站活动质效,不断推进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
创新模式,内涵有加分。在代表“坐诊”、选民来访这一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实施“预约接待”“主题接待”等模式,让选民来访更有针对性。按需设点,布局更优化。将人大代表联络点设到企业、经营主体的家门口,便于全面梳理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公共服务和要素保障。跟踪反馈,民声有回应。建议交办后,联络站实时跟踪,及时反馈相关处置信息;已解决或已反馈的问题,将接待代表、办理时间、办理情况、结果评议等进行公示。数字赋能,运行更智慧。组织开展“e起努力、助力共富”等主题活动,促使代表逐步熟悉、了解浙里人大代表履职应用场景,有序推进数字技术和人大履职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