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2023-07-12曹珠
曹珠
【摘要】红色资源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引入红色资源,不但能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充实教学内容,还有利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文章探索红色资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育人中的价值。
【关键词】红色资源;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07—0015—04
思想政治教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步驟。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强,对小学生而言,要准确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内涵有一定难度,这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红色资源作为一种看得见、可感知的教育素材,不但能够诠释深刻道理,还和思政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有同一性,把红色资源应用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学会利用红色资源,让小学阶段的思政教育变得鲜活、生动,促使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一、红色资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1.红色资源是思政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思政教育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内容上以教材为主。但实践才是加深学生认识的主要途径,只有把教育理论放到实践中,和实践活动融合起来,才能让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1]。只有融入实践活动,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塑造和精神引领的作用,让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根本改变。红色资源是思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体可感,可以成为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完美的落脚点。有了红色资源的辅助,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不但会更丰富,还会更鲜活。融合了思政教育和红色资源的实践活动,有很好的激励和教化作用。
2.红色资源是对小学思政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小学思政教育必须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情况,内容设置要浅显,便于学生理解,但如此一来,一些思想政治理论和精神内涵就很难被阐述清楚。红色资源中大量鲜活的素材和可感的实物,具有课本内容难以企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把它们补充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既可以弥补教材内容上的不足,还可以成为理论阐述的实际支撑,发挥更强的教育效果。
3.红色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形式的选择。红色资源具有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有具体可见的物质形态,有用文字表现的文化形态,有可以感悟的精神形态,有可以口口相传的语言形态[2]。红色资源形式的多样化有助于打破思政教育单一的教育模式,为教师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在利用红色资源时,既可以引导学生实地参观,又可以播放影视资料让学生观看;既可以让学生作为观众去了解革命先烈的事迹,也可以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演绎他们的传奇。红色资源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和利用途径为思政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泉,帮助教师打破传统,向现代化、多样化、新颖化的教学道路迈进,让思政教育的形式更丰富,感染力更强。
4.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要想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就要充分发挥其思想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养逐步提升[3]。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真情能提高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它蕴含的崇高精神能提升人的思想凝聚力,这有利于增进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对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在思想教育中,榜样的树立是很重要很常用的方法,而红色资源中有着大量勇于奉献、敢于牺牲、忧国忧民、无私忘我的先进人物,这些都是鲜活的教育素材,用榜样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指南针,比理论阐述效果要显著得多,其引导作用也更为明显。
二、红色资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红色资源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不深。在思政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学效果,是被很多教育者认可且已付诸实践的策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引用还比较生硬,多半是照搬进课堂,并没有把红色资源和课堂教学恰当融合。比如,有的引入和教学内容无关,有的把红色资源的引入当成一个独立的环节,穿插在教学中。没有合理的融合策略,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真正的教学意图,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红色资源突兀存在,还会给学生割裂感,降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预期,削弱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融合度不足,就不能充分发掘红色资源背后的价值,如此就会导致对红色资源的运用不彻底,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2.对红色资源的利用形式单一。运用红色资源不断完善教育途径,已经成为教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4]。但是从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对红色资源的运用形式单一,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参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课堂引入形式简单。在思政教学中,教师利用红色资源的形式主要是穿插红色故事,让学生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给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等,而新媒体技术并没有被采用。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使红色资源引入的量不足,造成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过于片面,甚至逐渐丧失对红色资源学习的积极性。二是缺少实践活动。现阶段,思政教育中对红色资源的利用主要局限于课堂内,教师讲一讲,学生听一听,教师展示展示,学生看一看,相关的实践活动很少。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实践活动的组织会耗费很多人力物力,仅凭任课教师一人之力很难完成。这就导致对红色资源的利用缺乏实践活动,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就局限于文字、图片和视频,相应的教育作用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出来。
三、红色资源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在教学中的利用并不是简单引入,还必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辅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思政教育中,教师所选择的红色资源应该与课堂内容相适应,避免因盲目使用红色资源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思政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探索红色资源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找到二者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是教育目标。选择的红色资源呈现出的教育意义要和课程内容的教育方向一致,二者结合起来方能完成整体性和明确性的目标设定。比如,在《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中,其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了解家乡,感悟家乡之美,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在引入红色资源时,教师就要结合课本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以是战争年代用生命保护过家乡的革命先烈或从家乡走出去的英雄人物,可以是和平年代为家乡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模范人物,在教学中穿插进他们的典型事迹,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和模范人物在守护家乡和建设家乡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唤起学生保护家乡、热爱家乡人的意识。
2.开发基于本地红色资源的课程。好的课程是推进红色资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5]。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红色资源,必须有适宜的精品课程作为依托。现成的课程都是统一编排的,内容详尽、适宜,没有地域特色。这些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没有问题,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让学生觉得只能敬仰,不可触摸。如果能有结合本地红色资源的课程,学生一打开,都是自己熟悉的地名和人名,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对小学生而言,接受起来会更容易,其情感的迸发会更强烈。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积极开发基于本地红色资源的思政课程,将地方红色资源活化为辅导性的教材读本,实现红色资源和思政教育的统一,完成红色资源和本地文化的融合[6]。特别是本地区知名的红色资源,大都是学生熟知的,选择本地区知名的红色资源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他们对红色资源的理解,对思政教育的兴趣,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开发基于本地红色资源的思政教育课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设定。首先要探索地方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要实现的育人总目标相吻合的部分,然后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主线贯穿其中,以强化优良品德和价值认知为导向,实施红色教育微观设计。地方红色资源大多分布零散,甚至有些隐蔽,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不放过一个可以利用的素材。如查阅地方志,阅览史料、走访亲历者、实地考察等,只有了解得足够详尽,才能编写出实效性强的课程,为育人所用。
3.提高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教师在运用红色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教育的实效性,看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是否发挥出来,看对学生的影响深不深刻。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让红色故事只是一个故事,也不能让红色歌曲只是一首歌曲,更不能把参观红色遗迹当成旅游,应该注重这些红色资源的感染、启发和带动作用,让它们成为塑造学生品德修养的利器,如此才能让红色血液流淌进学生的心里[7]。因此,教师在利用红色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通过对红色资源的了解完成精神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塑造。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崇敬之心。红色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这些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行为和精神值得我们敬仰。有了崇敬之心,学生才愿意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才乐于追随他们的足迹,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要启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祖国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社会的发展进步来之不易,人民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对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牺牲生命、作出贡献的先烈和模范人物心怀感恩之心。有了感恩之心,学生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契合,才能学会珍惜,也才会愿意付出。学生的崇敬之心和感恩之心,是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的门户。有了崇敬和感恩之心,学生才乐于接受红色文化,顺应红色精神的感召,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实效性也才能得以显现。
4.积极打造红色网络课堂。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红色网络课堂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于小学生而言,线上红色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吸引他们去主动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适宜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共享,方便学生随时观看,借助网络教学的动态性、可视化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8]。为实现该目标,教师需要掌握必需的传播学理论、必要的信息技术,像小视频的制作、图片的处理、文字的编排等,以胜任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工作。例如,教师通过网络寻找和长征有关的素材,制作反映长征精神的微课、短视频,为学生充分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提供便利;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并进行整合,同时结合教学进度、教育方针、红色纪念日等,通过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第三方平台发送红色主题推文,使学生能随时通过网络渠道掌握相关内容。
5.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参与是思政教学中推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红色文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切实感受红色基因中涌动的热情、蕴含的力量,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学校要依托红色资源,积极搭建实践平台,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比如,可借助当地博物馆、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相关红色资源场所,邀请志愿者为学生讲解红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可贵和革命历史的厚重;还可以通过辩论会、交流会等方法引导学生针对革命人物和革命事件展开分析,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思政教育效果。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崇高精神转化为行动力量运用到实践中,是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党坚持理论引导人、實践塑造人的优良传统,因此,开展实践活动的本身就是对红色精神的践行。
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全面渗透,增强红色资源对学生的影响力,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小学思政教育效果奠定基础,继而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豆玉红.红色资源在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21(11):87-88.
[2]王圣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61-262.
[3]李淑艳.用红色文化资源滋养小学生的心灵[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62.
[4]范成美.红色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与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4):60-62.
[5]郑国顺.红色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师,2021(08):79-80.
[6]李彦妮.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24):102-102.
[7]薛雷.大别山红色资源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应用研究[J].成长,2019(10):49-50.
[8]夏健君.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开发和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20(21):88-89.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