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联合饮食干预对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3-07-12张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营养状况

张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六) 450000

近年来,随着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退化,在自身心脏传导功能的降低下,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中表明,其中10%以上皆为70岁之多的老年人群〔1〕。心脏起搏器是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肌细胞,使心脏接收信号并产生收缩,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发生与传导,以治疗因心律失常导致的心功能障碍〔2〕。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心脏起搏器以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等优势,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3〕。但由于起搏器的植入,术后常引起患者伤口疼痛、术侧肢体制动等不良因素,导致患者肩关节伴有一定的活动障碍及影响日常生活能力〔4〕。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是促进机体器官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方式〔5〕,护理人员在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在术后早日开展康复训练,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联合饮食干预对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老年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75岁;②符合起搏器植入术患者;③有良好的依从性;④伴有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⑤自愿参加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后伴有严重并发症;②伴有残疾、肢体障碍者;③拒绝配合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60~75岁,平均(56.27±8.1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36例,高中及大学15例;居住地:城镇28例,乡村23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60~75岁,平均(55.09±9.0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35例,高中及大学16例;居住地:城镇27例,乡村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居住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舒适环境、避免剧烈活动、术侧肢体外、健康宣教等以往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联合饮食干预措施,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2.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 由接受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培训的专科主治医师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长1名以及护理人员4名共同组建护理干预小组。主治医师负责分配小组人员协调工作及对护理计划的整体把控,并通过健康讲座、情景模拟、实践操作等培训方式将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教授与组内人员;护士长协助主治医师在培训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与监督。共同查阅并借鉴各研究中有关该康复操应用于各临床的研究效果,结合本院患者个人资料及不同病况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最终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

1.2.2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干预

1.2.2.1制定训练计划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当天,热情接待并带其熟悉院内环境,以及做全方位的相关检查,之后主治医师与患者采取单独式、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如:“您之前有了解过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吗?”、“你觉得你能坚持康复操的功能锻炼吗?”、“你认为会有哪些因素妨碍你康复锻炼?”等相关问题。通过双方沟通,针对患者不同个体情况及负面、消极情绪,采以视频解说、看图式等形式逐一为其解答,让患者树立正确的、积极地治疗态度。

1.2.2.2术后1~2 d ①肘关节、手腕练习:引导患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手腕、手指等各关节的功能锻炼,注意患者肩关节注意自然内收制动。据每位患者个体情况不同,锻炼时可采取卧位姿势,卧位时嘱咐患者拿取软枕将侧上肢高于心脏水平,整个康复过程以3~10 min/次,每天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3~5次。②握拳、前臂练习:以 3~4 次 /d频率为准,患者平躺于床塌,引导其逐渐伸展手术侧上肢平落至体侧,并尽最大力度反复伸张手术侧手指,可控制在10 min以内;指导患者以同样平躺姿势位于床塌,小臂做屈伸运动的同时,以自身侧大臂用力夹紧身体,时间及频率与握拳运动保持一致。

1.2.2.3术后3~5 d ①肩关节练习: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程度的功能康复操锻炼,鼓励患者主动完成肩关节外展内外旋、可通过梳头、洗脸等方式练习将手臂举至90°左右位置,患者若不能独立完成部分动作,医护人员协助患者逐一进行松肩练习,轻提肩部分别向前、向后依次旋转肩膀。②绕头、拉伸练习:患者站立于床边,叮嘱其控制力量让身体避免弯曲,侧手臂经枕骨往同一方向的侧耳向另一侧缓慢抬起至耳后,鼓励患者坚持1~2次/d,每次练习时间为15 min以内;护理人员在一旁指导患者将术侧上肢拉伸至身体横向,慢慢收回之后尝试再一次拉伸,每日进行1~2次,时间维持在10 min左右。

1.2.3饮食干预 ①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营养及病体情况发放相应膳食处方,以确保患者每日摄取足够营养,鼓励患者持以乐观心态。叮嘱患者家属切勿提供牛肉、羊肉、巧克力等高脂肪饮食〔6〕,进餐以清淡口味为主,晚餐要少进食,避免横膈抬高或肠胃过度充盈。②针对部分严重缺失营养的患者,需给予肠外营养支持,随时对患者每日摄入的膳食进行查看询问,与家属多沟通,交流患者每日情况变化。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时,将患者每日摄取的蛋白质与热能控制在30 g以内与600 Kcal,以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待情况好转些可适量增加。

1.3 观察指标

①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7〕,该量表共有包括10个条目选项,分别为0分、5分、10分、15分,4种评分标准,本研究选取其中行走、穿衣、床椅转移、进食这4个维度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对比。<20分:完全需要依赖他人;40~21分:重度功能障碍,明显需要依赖他人;60~41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60分:生活自理良好,具有基本自理生活能力;100分:不需要依赖他人。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越好,反之,分数越低则代表生活能力越差。②肩关节功能〔8〕:通过该量表中的自觉疼痛(P)、ROM(R)、肌力(M)、ADL(A)及关节局部形体(F)这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100为满分制,其中P总分为30分,根据患者自觉疼痛与影响活动评分;R:总分25分,根据患者侧肩关节ROM评分;M:据Lovette分类法,患者徒手肌力检查肩关节5大肌群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A:总分为35分,据7项ADL评分;F:总分为5分,根据患者肩关节有无畸形、有无脱位及假关节形成程度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③微型营养评价表(MNA):该量表分为营养筛检与一般评估,共有18个选项条目,分别从患者的小腿周径、上臂肌围、体质量指数进行评估观察。总分≥24分:营养状况良好;17.0~23.5分:存在发生营养不良危险;<17分:明确为营养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肩关节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肩关节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分,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传导功能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老年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中人数已达到70%~80%〔9〕。心脏起搏器在最初被单纯用于改善患者缓慢心律失常症状,因现代社会科技迅速发展,随后应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患者、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当中〔10〕。心脏起搏器是一种人工泵的医用电子仪器〔11〕,通过植入体内的电路与电池组成脉冲发生器,以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细胞,在心脏接收信号之后产生电活动的治疗目的,因此得到各临床的广泛实践应用〔12〕,并获取良好效果。

目前对于早期功能锻炼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明确定论,据多个有关研究表明,在患者术后的1~5 d之内进行康复训练即视为早期功能锻炼,术后7 d则定为晚期康复训练〔13〕,其多个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术后越早开展康复训练,对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越好。而患者在病程中如身体不能及时补充足量的营养,患者因机体营养缺失可造成压疮、心室收缩等功能障碍〔14〕,对患者身体恢复及生命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联合饮食干预对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对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联合饮食干预,该组人员在接受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训练之后,共同查阅并借鉴各研究中有关该康复操应用于各临床的研究效果,结合本院患者个人资料及不同病况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最终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因患者术后往往需要长期处于卧床休息状态,患者因大小便在床,引起肩背部疼痛、术侧制动等症状,患者在难以忍受的情况常以不科学姿势卧于床位,导致出现肩关节粘连、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在患者术后1~2 d进行肘关节、手腕练习与握拳、前臂练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耐心引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术后3~5 d鼓励患者开展肩关节练习与绕头、拉伸练习,通过肩关节外展内外旋、梳头、洗脸、手臂举至90°左右等练习方法〔15〕,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能力及早日恢复。在饮食干预方面,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营养及病体情况发放相应膳食处方,联合家属让患者严格按照少食多餐形式,避免横膈抬高或肠胃过度充盈情况发生。针对严重缺失营养的患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将蛋白质与热能控制在30 g以内与600 Kcal〔16〕。经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有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针对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采取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联合饮食干预,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肩关节功能,并让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此结果与栾春红等〔17〕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早期功能锻炼康复操联合饮食干预能明显提高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使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提高,该护理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营养状况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心电图检查在鉴别心脏起搏器噪音反转功能启动与感知功能不良中的应用价值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术后随访依从性分析及健康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