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2023-07-12魏晓燕张维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监护幸福感

魏晓燕 张维

1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277500;2滕州市伤骨医院 277500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用来救治病情危急、严重或者存在生命危险患者的重要科室,也是对该类患者做病情监测以及积极治疗的医疗单元〔1-2〕。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环境是封闭式的,加之患者身体疼痛感带来的呻吟声,各种声音的混合就会引起病房内护士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同时严重降低护士的精神幸福感〔3〕。精神幸福感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及努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美好的体验以及对职业和自身能力发展的主观感受,更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能够得到满足时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幸福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4-6〕。本研究选择了350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做问卷调查,从而研究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滕州市三家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350名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①已经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②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③重症监护病房工作时间≥1年。排除标准:①由于病假、产假以及事假等原因不能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护士;②外出进修人员。

1.2 方法

1.2.1调查问卷设计 搜集有关护士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相关资料,尤其是要特别关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方面的高水平期刊。采用整体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经过医院允许,在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积极配合下,采用精神幸福感和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350份问卷,最终收回问卷350份,问卷收回率为100%。

1.2.2职业幸福感量表 采用职业幸福感量表〔7〕,该量表包含5个维度,分别为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价值/能力、经济收入以及工作环境,其中身心健康包括6个条目、社会支持包括5个条目、价值/能力包括6个条目、经济收入包括3个条目、工作环境包括4个条目,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2分代表“比较不符合”,3分代表“不确定”,4分代表“比较符合”,5分代表“完全符合”,正向条目直接计分,逆向条目反向计分,总分24~12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职业幸福感越强。

1.2.3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8〕,该量表包含22个条目,分别为情感耗竭(EE)、去人格化(DP)和低个人成就感(dPA)3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0~6分表示各种状态出现的频率,其中0分代表“从来没有”,6分代表“天天都有”,EE和DP得分越高,dPA得分越低表示倦怠程度越高,其中EE的临界值是27,DP临界值是8,dPA临界值是24。EE≥27或DP≥8或dPA≤24表示轻度倦怠;EE≥27,DP≥8,dPA>24或者EE<27,DP≥8,dPA≤24或者EE≥27,DP<8,dPA>24表示中度倦怠;EE≥27,DP≥8,dPA≤24表示重度倦怠。

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1.3.1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 搜集护士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职务、医院等级、用工性质等。

1.3.2护士职业幸福感量表得分对比分析 根据职业幸福感量表对护士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价值/能力、经济收入以及工作环境的得分做对比分析。

1.3.3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得分对比分析 根据职业幸福感量表对护士的EE、DP和dPA得分做对比分析。

1.3.4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水平比较 结合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职务、医院等级、用工性质以及职业倦怠调查情况,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水平。

1.3.5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以工龄、加班情况、职称以及职业倦怠作为自变量,以职业幸福感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3.6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

见表1。

表1 护士一般情况及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比较(分,

2.2 护士职业幸福感量表得分对比分析

护士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价值/能力、经济收入以及工作环境的得分分别为(15.32±4.93)分、(23.81±5.56)分、(21.99±4.37)分、(8.97±3.12)分和(13.33±3.02)分。

2.3 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得分对比分析

护士的EE、DP和dPA得分分别为(32.19±2.23)分、(8.95±1.20)分和(29.88±2.23)分,分值范围分别为25~37分、8~10分和26~32分,表明护士存在中度倦怠。

2.4 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水平比较

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低于女性护士(P<0.05)。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15年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倦怠水平高于>15年以下的ICU护士(P<0.05)。不同学历、医院等级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在硕士及以上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低于中专、大专和本科护士,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低于三级乙等医院的护士(P<0.05)。不同职称、用工性质和加班情况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高级职称的护士和在编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低于初级、中级以及合同制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不加班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低于加班的护士(P<0.05)。见表1。

2.5 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工龄、加班情况、职称以及职业倦怠均是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幸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护士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2.6 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

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见表3。

表3 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r值)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要求护士的护理技术较高〔9〕。然而,长时间的暴露于疼痛以及死亡的环境中,就会导致护士出现不良情绪以及工作倦怠。精神幸福感是心理学倡导的一个积极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是指护士个体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10〕。随着重症监护病房内需要手术的患者增多,在病情监护以及特殊治疗方面的严格要求下,护士便会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精神幸福感大大降低。加之医疗纠纷以及暴力事件的不断增多,护士承受较大的职业压力,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或释放,极易引起护理人员出现工作倦怠,同时严重影响护士精神幸福感〔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工龄、加班情况、职称以及职业倦怠均会影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幸福感,且精神幸福感与工作倦怠的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工作倦怠会导致护士的职业幸福感下降,因此,应注重调节护士情绪,缓解工作倦怠,增强职业幸福感。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是一种特殊密闭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与外界接触的相对较少,且面临着任务风险性较高,难以把控患者的病情情况,长期的高压力工作状态会导致护士的精神幸福感下降〔14〕。并且,每天都需要关注危重症患者遭受各种各样的病痛以及创伤性的刺激也会让护士对自身的健康产生担心和焦虑。目前,护士对患者的护理主要是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患者的病痛,而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命而耗费医疗资源,但是,与医生相比,护士的地位低下,没有决策权,因此不得不配合医生和家属做维持性的治疗,长期反复面对这些无法改变的状况让护士身体和心理疲惫不堪,在工作中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日积月累,这些消极的情感便会导致护士对工作失去乐趣,精神幸福感指数大大降低〔15-16〕。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精神幸福感水平均处于偏低的水平,亟待提高。这就倡导医院主管部门应提高对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这个特殊群体精神幸福感的重视程度。①从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方面入手,国内外护理专家一致认为,从物质和精神角度提高对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重视,有助于提升护士自身的自尊心以及专业自豪感,鼓励每位护士发挥自身的价值并尊重他们的工作成果,增加护士自身的自主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工作满意度〔17〕。②从国家政策和卫生体制改革角度出发,提高护士的地位,保护护士不被医疗暴力事件伤害,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给护士带来的积极情感〔18〕。③注重工作年限相对较长的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合理为其安排和分配工作任务,制定弹性排班制度,减少上夜班的次数并降低工作量,鼓励工作年限较少的护士向工作年限较多的护士吸取经验和临床技巧,提高工作年限相对较长护士的自身价值。④护士自己也应重视自身的心理建设情况,发展兴趣爱好激发积极情绪,增加自信以缓冲重症监护病房紧张繁重的工作压力,从而提升其精神幸福感水平。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监护幸福感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