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护理计划模式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7-11仲丽媛王婧王双双
仲丽媛 王婧 王双双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风湿免疫科 264000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尿酸生成过多或过少而导致血尿酸异常促进单钠尿酸盐结晶生成后,在周围组织或骨关节及肾脏部位而引起自身炎症反应或关节组织损伤的代谢性疾病〔1〕。该症发病机制多与饮食、精神压力、环境因素或医源性创伤等相关,临床表现为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及功能受限,其疼痛性质为刀割、咬噬样,且具有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愈等特点,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2〕。临床以发作期对症治疗、长期降尿酸治疗、病情反复预防及并发症治疗等为基础性治疗目标,而纠正患者生活行为与疾病管理能力为该症治疗的核心与关键〔3〕。模块式护理计划能够依据患者的切实需求和疾病特点,制定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及系统化的护理模式,有效地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模块式分割,并严格按照护理模块内容执行,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4〕。既往学者将该模式应用于慢性疾病患者中发现,可有效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帮助实现疾病知识-遵医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化,提升临床诊治效果〔5〕。临床对于该模式在慢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较多,但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将模块式护理计划模式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观察对其疼痛、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实现痛风患者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借鉴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50~78岁,平均(64.39±10.39)岁;病程3~8年,平均(6.08±1.28)年。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50~79岁,平均(64.87±10.63)岁;病程3~9年,平均(6.37±1.69)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②病程>1年;③意识清晰且有正常交流认知功能;④病情稳定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②有精神疾病史者;③有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环境护理、饮食调护、心理护理、生活起居护理、病情监护、康复训练及健康宣教等。观察组患者实施模块式护理计划干预,具体如下。
1.2.1模块式护理计划方案〔6〕以文献研究为理论基础,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护理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整合意见与可行性内容,经查阅文献、组内讨论、咨询专家等方式,结合临床实践与患者个体性特征,将痛风患者护理计划进行模块式分割,分别为知识教育模块、饮食管理模块、身心调节模块、疼痛优化模块、康复管理模块与延伸服务模块,针对各模块采取系统化、流程化及步骤化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促进其身心健康。
1.2.2成立模块式护理团队 由具备丰富疾病治疗经验与临床护理经验的主治医生2名、护士长2名、专业护理人员8名、心理咨询师2名、康复师3名共同组建临床护理小组、跟踪随访小组、康复训练小组、信息咨询小组等在内的模块护理团队,强化组员间配合度,明确组内成员护理工作(见表1)。通过科室内学习、讲座、PPT案例分析等方式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加强组内成员专业素养水平与相关服务意识,主要分为理论与技能两方面,涵盖痛风性关节炎特点,患者护理重点、模块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发展和意义;方案的实施流程与注意事项等,同时包含患者沟通技巧、资料收集方法,问卷使用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经临床知识与操作系统考核均为合格方可正式加入该小组。
表1 模块式护理小组护理职责
1.2.3模块1:知识教育模块 患者入院时全面评估其认知程度、家庭背景及文化水平,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一对一疾病知识宣教工作,将痛风相关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包括痛风发病机制、治疗手段、预防措施及并发症处理等;同时可采取视频播放、健康手册等辅助工具,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每次干预后可留取部分时间进行相应问答咨询,对于患者有疑虑或理解不正确的地方,进行及时纠正和补充,直至全部掌握为止。
1.2.4模块2:饮食管理模块 饮食控制是预防和控制中风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采取以低热量食物为主,限制高嘌呤摄入量,如动物内脏、沙丁鱼、火锅、肉类及汤底等含嘌呤较高食物,多食用各种谷类、蔬菜、水果、鸡蛋及牛奶等含嘌呤较少且利于代谢食物;严禁各种酒类摄取,尤其啤酒会导致人体血尿酸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增加中风发作风险;鼓励患者多饮水(苏打水、纯净水、凉白开)促进排尿,以每日不少2 000 ml为准,避免饮用浓茶、含糖饮料,增加肾脏负担。每日进食热量应控制在1 200~1 500 kCal,钠盐控制在2~5 g/d,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40~50 g/d。
1.2.5模块3:身心调节模块 ①音乐放松: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喜好及年龄等可采取音乐放松干预法,可在每日午睡前或晚睡前,选取旋律舒缓、柔和及优美的音乐进行播放,缓解患者紧张、压抑心情,促进睡眠质量。②意念放松:指导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通过护理人员语言诱导进行闭目想象,意念放松过程需保持绝对安静,每次意念放松时间为10~39 min。③肌肉放松:协助患者取平躺位、闭目、双手自然放于两侧,指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头部,用力眨眼或咬紧牙关,然后缓慢放松肌肉,感受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的感觉,每次持续3~5 s,依次从上至下进行包括颈部、肩部、胸部、腹部及下肢等全身肌肉,3次/d。
1.2.6模块4:疼痛优化模块 定期对患者疼痛部位、性质及发作时间进行记录和比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将疼痛等级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个标准,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可采取放松疗法、穴位按摩及音乐干预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对于中度或重度患者,遵医嘱采取合适药物镇痛或多模式联合镇痛方式缓解疼痛。
1.2.7模块5:康复管理模块 可根据患者病情稳定程度进行不同阶段的运动康复锻炼,如第一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握拳运动、悬臂运动、屈髋运动、头部运动、曲膝运动等;第二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旋肩运动、耸肩运动、外展运动、上举运动及背身运动等;第三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摆臂划船运动、高抬腿运动、俯卧撑运动等力量运动,运动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宜,30~45 min/次。
1.2.8模块6:延伸服务模块 采用契约式延伸管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前与其签订延伸服务同意书,并发放院外健康管理手册,内容包含患病因素、疾病知识、关节保护、饮食注意、用药指导、康复管理、生活行为、复查提醒等内容。由护士每周采用电话随访形式对患者院外症状管理与运动康复情况,着重讲解坚持用药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患者分享自我管理薄弱环节与疑难问题,护士提供专业指导与解答,以促进院外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VAS〔7〕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总分为10分,其中0~1分表示为无痛感;2~4分表示为轻微疼痛,不影响睡眠;5~7分为疼痛感明显,影响正常睡眠;8~10分为剧烈疼痛,难以忍耐。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enericQualityLifeInventory-74,GQOL-74)〔8〕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等,共计20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制,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③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0〕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SAS量表共包括20个条目,采取5级评分制,总分为10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量表共包括20个条目,采用与SAS量表相同的评分方法,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7,P=0.84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89,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GQOLI-74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789);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6,P<0.05),见表3。
表3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SAS和SDS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3,P=0.674),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t=7.351,P<0.05);干预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8,P=0.656),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t=8.104,P<0.05),见表4。
表4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病程漫长、难以治愈〔11〕。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痛风发作生化基础,临床将尿酸持续达标当作是预防痛风发作的有效标准。该病好发于青中年,长期反复发作者可累及上肢关节,加上患病后劳动力减退,社会参与度降低等,导致心理与社交功能受到影响,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有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较比常人普遍较低且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其中疾病健康认知、疼痛、关节破坏、病程及躯体功能等为主要影响因素〔12〕。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是长期综合管理的过程,加强痛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认知能力及掌握水平,方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及减少痛风发作〔13〕。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缺乏针对性管理目标与延伸评价机制,多数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掌握不足,导致遵医行为低下,整体治疗效果欠佳甚至加重病情。
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慢性疾病管理,大量研究表明,在循证基础上强化基础护理服务,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实施有效且延续的健康教育与护理,促进患者疾病知信行与自护能力的提高,可对其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正面影响〔14〕。模块式护理计划是集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护理模式,是指将护理问题划分为若干模块进行逐一解决的护理过程,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护理技能的知晓率,提升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改变遵医观念,提升治疗配合依从性,同时能够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序,减少或避免不必要护理差错发生,提升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15〕。本研究模块式护理干预是将各个护理环节进行任意组合,以患者切实需求为基础,帮助患者更快适应治疗和护理要求,显著缓解痛风患者疼痛程度,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提升其对疾病管理水平,促进良好预后。
痛风发作与内源性和外源性两部分原因造成,内源性尿酸上升通常与人体内分泌紊乱有着密切关系,如过度沮丧、悲伤、恐惧及紧张等精神压力有关,外源性是指外界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有关〔16〕。本研究将模块式护理计划干预措施应用于痛风患者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咨询专家建议,将痛风患者的护理干预计划进行模块式分割,并成立相应护理分小组,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护理策略,为患者带来持续、全面、针对且个体的全程专业护理服务。通过知识教育模块根据个体需求实施医疗知识的传播,使患者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掌握和避免;通过饮食管理模块制定科学膳食计划,可有效减少和控制体内尿酸含量水平,防治疾病复发;通过身心调节模块的放松训练可帮助患者缓解身心应激,降低心理精神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平衡;同时疼痛优化模块的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不适感,促进患者积极对抗疾病的信心与自我管理,有利于加速病情康复;康复管理模块中各阶段的康复训练可有利于改善关节畸形、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炎症程度、预防病情复发或加重;此外延伸服务模块的实施可为院外患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健康服务,提供科学合理的健康指导、用药指导以及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患者生理、心理职能的提升,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式护理计划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疾病疼痛程度,缓解或消除心理应激与不良负性情绪,加快康复进程和提高生活质量,此结果与余桃园和郑国华〔16〕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将模块式护理计划模式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感,增加患者疾病治疗和应对信心,有效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