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建设国际湿地城市经验分享
2023-07-11黄燕
黄燕
自2016年海口市正式启动国际湿地城市建设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持续深入推进海口国际湿地城市建设。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南时指出,要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持续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海口市作为海南省会城市,坚决扛起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责任担当,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口样板。
一、海口湿地资源现状
海口自古就有水城之称。海口湿地面积29093.09公顷,湿地率达12.7%。海口现有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2个,海南海口三江红树林、响水河、潭丰洋、三十六曲溪、铁炉溪5个省级湿地公园以及45个湿地保护小区。海口主要有红树林湿地和火山熔岩湿地两大特色。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湿地,红树植物共有36种,占全国的97%。海口羊山湿地是全国唯一的热带火山熔岩湿地,堪称“湿地博物馆”,有火山淡水泉湿地、火山熔岩沼泽湿地、湖泊湿地和灌丛沼泽湿地等。
二、国际湿地城市建设经验
(一)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在全国率先构建湿地保护管理三级网络体系。2019年7月,海口湿地保护管理三级网络体系获批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10项社会治理类制度创新案例之一。印发实施的《关于成立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等三个文件获得原国家林草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向全国推广。将湿地面积和保护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制度体系。同时,编制实施《海口市湿地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5)》。成立以国内知名湿地专家为委员的海口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成立了海南省首个湿地保护协会。
(二)科学规划,层层推动。创新建立了“湿地+”保护修复模式,全力建设国际湿地城市。以湿地+水体治理模式建设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水利工程+海岸带保护模式建设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土地整治模式拯救性保护海口潭丰洋万亩湿地。以湿地+红树林保护模式推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以湿地入城+生态修复模式系统整治东西湖、鸭尾溪、红城湖、金牛湖等。以湿地+退塘还林(湿)+滨海湿地保护模式修复海口迈雅河、道孟河、芙蓉河,打造滨海湿地修复样板工程。预计到2025年海口市湿地保护率达到65.76%。
(三)加强宣传,全民参与。我们不断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成功创建11所湿地学校。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湿地保护“七进”活动。打造海口五源河湿地教育中心,在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蚂蚁森林公益保护地项目,并在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正式上线发布,持续掀起湿地保护宣传新热潮。
三、主要工作成效
2018年10月,海口市获评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全球首批十八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先后荣获首届“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第八届SEE生态奖、2020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自然守护奖。栗喉蜂虎宣传片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中国馆线上展进行网上展播,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项目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和2022年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近年来,通过监测发现海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黑脸琵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回东寨港,超200只极危物种黄胸鹀在海口出现。在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到褐冠鹃隼、仙八色鸫、乌灰鸫、树鹨、虎斑地鸫、铜蓝鹟、丘鹬、灰燕鵙等8种鸟类新纪录,海南麂、豹猫、花鳗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回归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保护永远在路上。海口市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海口湿地保护修复,让湿地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为助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活力椰城、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