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议论文中凸显观点

2023-07-10黄卿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7期
关键词:电子游戏论据事例

黄卿

文章是写给人看、说给人听的,尤其是议论文,人们针对某一问题、现象或者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张,一定想要得到读者或者听众的理解和认同。那么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凸显自己的观点,快速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这就需要“辨证施治”。

笔者根据多年的中考阅卷经验,总结出历届考生有关议论文观点的四种常见“病症”,展示在下文,以便同学们自我把脉,对“症”下药。

1.题目笼统。比如写作关于“誠信”的话题作文,很多考生直接以“谈诚信”为题,太笼统,没有直接表明观点。

2.行文散漫。由于考场作文时间紧,很多考生下笔前缺少整体构思布局,想到哪写到哪,东拉西扯,这样的作文如一盘散沙,不能鲜明地突出观点。

3.论证空洞。全篇从头到尾自说自话,只有不成熟、不深刻的个人想法,没有充实有力的论据做支撑,观点自然不够鲜明、突出。

4.语言啰唆。无论表达观点还是引述事例,啰里啰唆,废话一堆,无法紧扣观点,一针见血,导致观点淹没在文字中,难以识别。

以上四种病症,暴露出考生在议论文拟题、结构、内容、语言四个方面的缺陷。下面是笔者针对上述“病症”开出的几个“处方”。

一、巧拟题目,亮明观点。

用观点做标题,表述一定要简明扼要,短句、对称句、比喻句均可。比如针对“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电子游戏”这个话题,可以这样拟题:“青少年应该远离电子游戏”“远离游戏,重获新生”“适度娱乐,切莫沉迷”“跳出游戏之坑”等,观点明确,一目了然。

二、合理布局,凸显观点。

条理清晰的布局能使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内容,明确中心观点。这里推荐两种议论文常用结构模型:

分论点并列式:开篇提出观点+中间多角度设置分论点,论证(至少三个角度)+篇末总结强调观点。仍以“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电子游戏”这一话题为例:开篇点题“青少年应该远离电子游戏”,然后从三个方面提出理由:电子游戏使青少年玩物丧志,荒废学业;电子游戏使青少年沉迷网络,损害视力;电子游戏良莠不齐,荼毒青少年思想。结尾重申观点“电子游戏危害甚多,青少年应当远离。”这种结构模型的特点是:首尾点题,分论点位于段首,十分醒目,且句式相同,构成排比,富有气势。

逐层深入分析式:开篇提出观点+中间由浅入深逐步论证+篇末强调观点。比如:开篇亮明观点“青少年应当远离电子游戏”,然后分三个层次分析论证:为何远离,远离的好处,如何远离。最后得出结论,“沉迷游戏危害大,早日摆脱好处多。”这种结构,层与层之间可以用设问句过渡,独句成段,既简单自然,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

以上两种模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容易掌握。备考时经常用这两种模型尝试多角度构思立意,写作时必会熟能生巧,文思泉涌。

特别提示:观点要放在显眼位置,比如开篇、段首、结尾。这样的点题方式就像在道路上设置了指向标,既能有效防止考生偏离主题,又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三、丰富材料,支撑观点。

写议论文要想说服别人,不能一味地说“我觉得怎么样”,而是要旁征博引,拿出充足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这些证据在议论文中叫做论据,主要分为两大类: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数据、个人经历等;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科学原理、定律公式等。所引论据必须真实可信,有针对性。如《敬业与乐业》中,既列举了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就一日不吃饭、佝偻丈人承蜩、木匠做桌子、挑粪工刷马桶等众多事例,也引用了孔子、朱子、曾国藩等古代名人的言论。有丰富多样的材料做支撑,观点才能言之有据,令人信服。

丰富的材料需要平时多积累,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口袋素材本,随时随地把看到、听到、读到的素材简单概括,按照不同主题分门别类收纳,随用随取。

四、掌握方法,论证观点。

拥有丰富的论据,就好比打仗拥有千军万马,但是没有巧妙的排兵布阵,仍然打不了胜仗。掌握方法,才能更好地凸显观点。论据的使用有以下几种常用模型:

1.单事例分析型:观点+单个事例(紧扣观点,三两句话概括)+分析+结论。例如写作关于“机遇”的话题作文,某考生这样论证:

人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本来”,这些“本来”都是机遇。(观点)我想,项羽乌江自刎时一定会悲叹,“我本来可以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却错失良机,自取灭亡。我恨自己爱慕虚荣,叔叔的一番花言巧语使我对刘邦放松戒备;我恨自己狂妄自大,不听亚父之言,放虎归山。”(事例)其实,打败项羽的不是刘邦,而是他自己。自负蒙蔽了他的眼睛,使他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分析总结)

(节选自刘张议《我本来可以》)

这种论证模型观点、事例、结论分明,能够清晰地展现论证思路,有力地凸显观点。

2.多事例铺陈型:观点+多个事例+结论。比如某考生关于“信念”的作文片段:

心怀所向,才能迎来光明。(观点)如果不是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怎能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为今天已经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的最大执政党?如果不是坚信一定能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怎能迅速崛起于世界东方?如果不是秉着“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坚定信念,我国怎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事例)有信念才会有奇迹,这就是信念的力量。(结论)

(节选自宋佳怡《心怀所向,素履以往》)

这种模型采用相似句式铺陈多个事例,构成排比,彰显文采,极有气势,使观点得到强有力的支撑。常用句式有因果型、条件型、假设型、反问型、陈述型等,可以根据观点灵活变换。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事例要按照从古到今、先中后外、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这样能显得思维顺畅,逻辑严密。

3.正反事例对比型:观点+正面事例+过渡句+反面事例+结论。事例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正反事例可以根据情况安排先后。看一个范例:

纵观历史,因错过机遇而悔不当初的例子不在少数。大意失荆州的关羽,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跑的司马懿,把新元素当作“氯化碘”的李比希,等等。骄傲自大、胆小怯懦、粗心大意、犹豫不决……这些都是阻挠人们抓住机遇的因素。上天很公平,它把机遇赐予每一个人,但是只有那些勇于挑战、充满自信、细心观察、行事果断的人才能善加利用,获得成功。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过渡句,承上启下)毛遂自荐,不仅帮平原君完成任务,也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让众人刮目相看;屠呦呦执著于科研创新,抓住机遇,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节选自刘张议《我本来可以》)

这种模型列举不同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能使观点更鲜明。

4.理论分析型:引用理论+分析讨论+结论。如邓拓《不求甚解》中的一段论述: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文段先引用权威理论,再紧扣观点进行分析讨论,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五、锤炼语言,表述观点。

在表述观点时,语言要简洁、凝练、准确、一针见血,要用最少的语言表明自己的态度。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就用简明的语言提出观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做到这一点,需要同学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时力求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学会自查,掌握方法,勤加练习,熟能生巧。”掌握这十六字口诀,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观点鲜明的议论文。

猜你喜欢

电子游戏论据事例
数学电子游戏
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从玩具到电子游戏“乐高”为何能如此“笼络人心” ?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