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造校园“微景观”中的教育观

2023-07-10陌上青

科教新报 2023年26期
关键词:草图景观校园

陌上青

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内有一块空地,如何合理利用这块空地,学校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的意见是将其打造成校园“微景观”,学校采纳了学生的建议,并将设计施工草图、确定施工方案以及如何施工都交给学生完成,经过两个月的敲敲打打,这处校园“微景观”已经完工,成了学生每天必去的打卡地。

(6月23日 《现代金报》)

从现场来看,该“微景观”并不微小,也不简单,从点缀其间的假山流水、木质桥梁和梅花桩,以及在池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金鱼中可知,该项目设计花了心思,施工也非常用心,集科学性、艺术性、工程性于一体。当得知从设计到施工都是由学生完成后,不由人刮目相看。       我们不妨跳出实物从教育角度看其中的内涵。

毫无疑义,学生在建造这一项目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过去从未接触过的工程思维第一次得到了训练,其意义不可小觑。我国2017年曾出台《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将工程思维定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在劳动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的当下,对中小学生加强工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今中小學很多项目式课程,承担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任务,也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回到“微景观”本身,参与项目设计制造的40多位学生,他们完全当得起“小设计师”“小工程师”的称号,他们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将多学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他们通过组间讨论或者询问老师,不断完善设计草图和施工方案,对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绘制设计图时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点也不逊色于大人。

现如今,小学阶段有关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话题常被提及,但具体一点的工程思维则少有人提及。古林镇中心小学由学生建成的“微景观”不由人想到,如何结合小学STEM课程、由学生参与打造校园景观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应引起各方重视。

猜你喜欢

草图景观校园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画好草图,寻找球心
草图
一波三折
基于Inventor概念草图仿真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