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轮上的腐败”新问题也要管得住

2023-07-10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27期
关键词:私车私家车公车

近年来,随着规章制度的完善和监督的加强,“公车私用”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车轮上的腐败”新问题仍不时出现。云南省纪委监委于日前通报5起违规配备和使用公务用车典型问题时,也特别提到,违规改装“豪华车”、超编使用“编外车”等违规行为反映出“车轮上的腐败”隐形变异新表现。

相较于此前,这些“车轮上的腐败”新问题,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更隐蔽了。比如,“连枪”加油就是指让私家车跟在公车后面,用同一支油枪加油以实现私车“免费”加油。这种“揩油”方式增加了后续监督排查的难度。

二是,未必都是长期违规占用公车,而是带有打擦边球、贪小便宜的倾向。如公电私充就是把私家车开到电动公车充电位上充电,谋求“蹭电”。但不管是哪种操作,本质上都违反了八项规定精神和公车使用管理规定。

新問题需要新应对。“车轮腐败”新现象,实际是对继续完善公车管理监督机制的一种现实提醒。这里面,有些属于外部客观形势发生了变化,需要相应的管理与时俱进。

如“私车充公电”,就是电车逐步普及后出现的一种新现象。这就需要加强公车充电装置的管理,如对充电位进行规范化标识,实行专车专用停放管理。

再比如,一些公车执行公务的过程中“顺路”接订单,这也是过去没有的。对此,近年来一些地方给公车加装GPS定位系统,或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规制措施。

不过,对于“车轮上的腐败”隐形变异新表现,虽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但在根本上还是要抓住公车管理的关键问题、重点环节持续发力。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都在强调“过紧日子”,但部分地方的公车经费支出并没有真正降下来。相关部门不妨实施“倒查”,根据总经费的审计情况去追溯可能存在的公车“乱用”行为。

此外,要管住这些“车轮上的腐败”新问题,还是要继续织密并执行好最基本的公车管理使用制度。要警惕社会关注度降低后,一些新的“车轮上的腐败”潜滋暗长。这些问题看似新现象,其背后所对应的病灶却未必是新的,没有理由管不住。(摘自《新京报》7.2)

猜你喜欢

私车私家车公车
乘坐私家车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图说
私家车将逐渐消失
医生私车公用撞伤人 医院担责
“公车上书”不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
2015年上海私车额度投放约10万张
第二批公车拍卖总成交902万元
WARS
“私车公用”打错“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