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坚果在低热岩溶石漠化山区的栽培试验
2023-07-10伍婷婷冷远康王帮汉范建新李青青龙帮宁王维凤
伍婷婷,冷远康,付 燕,王帮汉,王 凯,范建新,李青青,龙帮宁,王维凤
(1.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贵州关岭,561300;2.凯里学院大健康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澳洲坚果(Macadamiaspp.)又名夏威夷果、澳洲胡桃等,是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植物[1]。澳洲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同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2]和氨基酸,是广大消费者优选的健康食品之一[3]。据统计,2021 年全球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约470 万亩(1 亩≈667 m2),选育品种已经超过540 个。我国最早于1910 年开始成功引种澳洲坚果,目前,种植面积约360 万亩,引种品种已超过200个[4]。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澳洲坚果种植发展迅速,多个省份都有大面积种植[5]。
贵州省安顺市岩溶区较为广泛,石漠化面积占比大,石漠化类型丰富,程度深,给该区域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不便[6-7]。在石漠化地区试点玉米种植亩产值不到300 元;而种植澳洲坚果,第三年投产,亩产鲜果200 kg,亩产值达到6 000 元[8]。由此看出,澳洲坚果种植在石漠化地区表现较优,具备可持续发展优势[9]。澳洲坚果耐受-4.0 ℃低温和46.0 ℃高温,年平均气温10.0 ℃以上地区均可种植[10],而安顺市关岭县低热岩溶石漠化区域正好在适温范围内。因此,研究澳洲坚果在安顺市关岭县北盘江、打帮河的低热岩溶石漠化山区种植适应性对改善地区石漠化,发展澳洲坚果特色产业,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在贵州省关岭县新铺镇岩溶石漠化山区开展试验,东经105°25′19.68″,北纬25°51′57.87″,海拔600~650 m。该地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年平均气温18.4 ℃,年降水量1 205.1~1 656.8 mm,约80%的降雨集中在4—9 月,全年无霜期310 d[11]。
1.2 试材 O.C、A16、A4 等3 个澳洲坚果品种按照8∶1∶1 搭配,每株根部带土备用种植[12]。
1.3 试验设计 2019 年,设置重度石漠化(岩石大面积裸露地区种植)、中度石漠化(岩石裸露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种植)、轻度石漠化(岩石裸露较明显,不宜发展地区种植)和非石漠化种植为对照等4 个处理,每处理面积667 m2,采用高大于1.2 m、干径大于1.0 cm 大苗,定植穴40 cm×40 cm×40 cm,株行距4 m×5 m,“端午”前后雨水比较集中时定植,每株施有基肥5~10 kg,将有机肥和细土搅拌均匀,回填于种植穴中,回填高度高出地面20 cm 为宜。定植成活后1 个月每株追施尿素50 g;以后幼苗期每年施肥4~5 次,主要为有机肥5 kg,低磷高钾复合肥0.5~1 kg,宜少量多次施用;结果期分别于3 月、6 月追施低磷高钾复合肥0.5~1 kg,10 月追施有机肥10~15 kg。
1.4 相关指标测定 2019—2021 年测定不同处理种植的澳洲坚果相关指标,每年5 月15 日测量株高、茎粗、冠幅,用钢卷尺测量地面到植株最高点的长度为株高,用游标卡尺测量植株地径为茎粗,用钢卷尺测量植株南北宽度及东西宽度为冠幅,树体覆盖面积比树体占地面积为覆盖率;澳洲坚果定植第2 年开始挂果,随机选择15 株测定产量,10 月中旬果实采摘收获后,用电子天平称量带皮鲜果、去皮青果和果仁重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试验观察发现,澳洲坚果第一次生理落果4 月中旬,第二次生理落果为花后第3至第8 周,为每年4 月下旬至5 月下旬,第三次生理落果为7 月初;4 月至7 月初为澳洲坚果果实迅速膨大期,7 月初果实成形。
2.2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1 可以看出,随着树龄增长,石漠化越严重,澳洲坚果株高、茎粗、冠幅、覆盖率都会下降。定植第3 年,即2021年重度石漠化种植处理的株高1.53 m,茎粗26.6 mm;中度石漠化种植处理的株高1.86 m,茎粗35 mm;轻度石漠化种植处理的株高2.14 m,茎粗37.2 mm。对照(非石漠化)的株高、茎粗、冠幅与轻度石漠化处理差异不明显,与中度石漠化处理存在较明显差异,与重度石漠化处理差异较大。从轻度石漠化处理到重度石漠化处理,冠幅呈增加趋势,覆盖率也逐年增加,对生态修复能起到一定作用。
表1 不同年份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块种植的澳洲坚果生长情况比较
2.3 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 可以看出,对照(非石漠化)鲜果重19.8 g,轻度石漠化处理的鲜果重19.7 g,两者鲜果重无明显差别;中度石漠化处理的鲜果重16.8 g,与对照存在一定程度差异;重度石漠化处理的鲜果重16.6 g,与轻度石漠化处理和对照存在较大差异,与中度石漠化处理差异不大。澳洲坚果从定植第2 年开始初步形成产量,对照(非石漠化)3 年亩产最高,为12 kg;轻度石漠化处理3 年亩产次之,为10.6 kg;中度石漠化处理3 年亩产6.8 kg;重度石漠化处理3 年亩产最低,为3.2 kg。
表2 2019—2021 年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块种植的澳洲坚果产量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石漠化地区土地贫瘠,土壤中营养成分含量较少,降雨量也少,且种植高产粮食作物易受天气影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而澳洲坚果80%的根系分布在0~30 cm 深土层,20 %的根系分布在30~50 cm 深土层[10];能在东经105°25′19.68″、北纬25°51′57.87″,年平均总积温5 000℃,年平均温度18.7 ℃的岩溶石漠化山区正常开花结果。
本研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对澳洲坚果在岩溶石漠化山区栽培的物候期、生长发育、产量进行比较,研究澳洲坚果适应性和推广可行性。澳洲坚果种植5 年后进入盛产期,以每亩种植27 株,平均株产20 kg,青皮果售价12元/kg 计算,收益为6 480 元/亩;澳洲坚果生命周期60~80 年[13],长期效益显著。试验结果表明,非石漠化与重度石漠化地区种植的澳洲坚果生长情况及产量差异较明显,而重度石漠化地区种植玉米经济效益不高,改种澳洲坚果后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因此,在贵州低热溶岩石漠化山区种植澳洲坚果具有可行性,可作为当地优选果树之一,以助推当地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