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集团化办学的“共富”密码
2023-07-10董欢欢
董欢欢
当前,集团化办学成为破解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聚焦人文荟萃之地杭州市,一场关于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改革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02年12月8日,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以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化为目标的公办基础教育集团。20多年来,求是教育集团先是采用名校带新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集团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管理互通、品牌共建;再是在合作模式上敢于求新,通过入驻“名校广场”、建立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培育推出集团化新母体学校等方式,为集团化办学提供新思路。如今,求是教育集团迈入跨区域合作办学新阶段,通过输出管理模式、骨干教师团队,凝练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求是”之道,走出一条多模共存、协同共生、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之路。
基础教育发展的速度,深刻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度。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出“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如今,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名校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管理模式的一大抓手,同时,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有名无实、同质化发展、“集而不团”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回顾20多年的集团化办学之路,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江萍感叹道:“无论在哪个阶段、无论用怎样的模式进行集团化办学,求是教育集团的目标都是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
在集团化办学如火如荼的今天,求是教育集团的探索与实践,又将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哪些启发?
办一所优一所,
为教育共富提供“求是”样本
纵观求是教育集团的办学历程,可以用“名校带新校、名校办新校、名校联弱校、名校孵名校”来概括。
求是教育集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的杭州市求是小学。作为浙江大学附属小学,杭州市求是小学是杭州市老牌名校之一,办学初衷是为了解决浙大教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源的增多,为让更多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学校先后开办了求是小学竞舟路校区(1999年)、求是小学华立星洲校区(2001年),开启名校连锁办学之路。2002年,经西湖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在三个校区的基础上,成立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开名校集团化办学之先河。
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求是教育集团的成立不仅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一次创新之举,也是杭州市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之困的“试验田”。2004年,求是教育集团参与了杭州市钱塘外语学校的组建,以在该校设立“求是教学点”的方式,探索“名校广场”办学模式。
此后,求是教育集团于2012年开办求是(和家园)小学,同年又和杭州市西溪实验学校小学部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校际的教育合作是教育集团缩小各校发展差距、扩大区域影响力的应有之义,集团各成员校的可持续发展则是教育集团以点带面的标志性成果。2013年2月,求是教育集团下属求是(竞舟)小学、求是(星洲)小学以设立独立法人的方式,实施相对独立管理,成为求是教育集团勇敢尝试培育集团化办学新母体学校的“求是”案例。2019年,竞舟小学、星洲小学作为新母体学校,分别开办了杭州市竞舟第二小学、杭州市星洲第二小学,“名校孵名校”效果初显。
2021年,求是教育集团在富阳区新办集团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富春第九小学,开启“跨区域合作办学”新篇章。“其实,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集团化办学,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进义务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发展。”江萍说。
从管理走向治理,
以“求是”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当集团发展到拥有多所学校时,可能会出现管理信息失真、思想传达不到位、流程异化等问题,因此,求是教育集团不断创新管理方式,通过精简管理机构、下移管理重心、“条块结合”等方式,形成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架构;通过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实施移动式办公管理,建立数字化的教师管理体系;通过统一各校管理制度、质量标准、明确岗位目标管理要求,破解集团化办学“集而不团”的难题。
在扁平化的管理架构中,集团总校长负责顶层设计、提出管理思想,各副总校长在“条”上各自统筹管理一条集团管理工作的业务线,在“块”上兼管一个下属学校。“条块结合”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以“条”的统筹统一了集团下属学校的管理标准、实现资源共享,以“块”的管理统筹单个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厘清了集团的管理边界,为处理好集团整体发展和下属学校特色发展的“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求是”方案。
“当然,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每一所新校并不是老校的简单复制品,求是教育集团鼓励新校开展特色创生,以达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标。”江萍介绍,浙大附小依托浙江大学资源优势,聘请中科院院士担任学校“求是少年创新科学院”名誉院长、聘请浙大教授担任导师;2020年,集团下属求是(之江)二小设立“求是少年创新科学院分院”,利用其地域优势,建成“铠甲卫士”校园螃蟹馆,逐步彰显学校特色。
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转向现代学校治理模式,求是教育集团将母体学校的办学思想作为推进下属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源头活水”,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改革的目标。“学校的办学思想是求是教育集团的文化优势。引导教师对集团文化产生认同感,是集团化办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江萍表示,基于这种认识,求是教育集团横向上以母体学校办学文化为基础,为新校输送凝聚“求是”文化精髓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与师资队伍;纵向上,通过榜样引领、人文孵化以及开设求是学堂、求是论坛、求是讲坛等方式,凝聚教师行动共识,激发学校内生动力。目前,集团培育了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与优秀管理者,组建了各种教师学习群及互助团队,有效发挥骨干教師示范引领作用,破解“人才稀释”难题。
“集团化办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名校+新校办学模式成功的关键。”江萍介绍,近年来,集团通过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开展研讨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不少物化成果。不过,在她看来,物化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集团的办学目标是让更多的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所以,学生喜爱度、家长满意度、社会认可度,是‘求是非常看重的三组数据。”江萍说。
围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求是教育集团做了不少“微创新”,“校长信箱”是其中代表。“2022年3月,集团各校开设了校长信箱。有的学生在信中点赞老师,有的学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一年多来,孩子们写的300多封信,我都一一回复了。”江萍说,“校长信箱”不仅让她了解到孩子们的心声,也让她认识到“学生立场”的重要性。一封封信件就像一辆辆“学情直通车”,为学校问需于生、服务于生提供了现实可能。
如今,求是教育集团下属各校成为当地的热点学校,求是“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成功入选“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典型事例100例”,成为集团化办学的“杭州样本”。“2022年,学校集团化办学课题成功立项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推进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用集团化办学的‘求是之道助力教育共富真正落地,为教育公平贡献‘求是智慧与力量。”面对未来,江萍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