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中稻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23-07-10李树平
摘要 本研究开展了75%肟菌·戊唑醇WG、240 g/L噻呋酰胺SC、430 g/L戊唑醇SC、 25%吡唑醚菌酯EC、30%苯甲·丙环唑EC、325 g/L苯甲·嘧菌酯SC、6%井冈·嘧苷素AS、20%井冈霉素AS等药剂对中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25 g/L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240 g/L噻呋酰胺SC、30%苯甲·丙环唑EC、430 g/L戊唑醇SC 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另外,在药剂防治筛选试验过程中进行了稻曲病0~5级的产量损失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发病程度越重,产量的损失影响越大,5级产量损失率可达52.61%。
关键词 稻曲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稻曲病分级;产量损失率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号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8-0123-04
水稻稻曲病(Rice false smut)是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ke.)Tak]侵染水稻稻穗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全世界水稻主产区分布广泛[1]。稻曲病菌主要侵染水稻穗部,水稻产量损失随着病粒数增多、千粒重下降而增大[2]。该病害在造成水稻产量损失的同时,病原菌产生的稻曲病菌毒素会污染稻谷、降低稻米品质、产生毒素,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3]。近年来,兴国县中稻上種植粳稻及两系杂交水稻的占比大,加之异常气候频繁,稻曲病呈间歇性偏重以上发生。为此,笔者根据粳稻穗大粒多、易感稻曲病的生育特性,在一季中稻上开展了稻曲病药剂防治试验,筛选理想的防治药剂,并在试验过程中测定了稻曲病分级标准0~5级中各级的产量损失率,为防治水稻稻曲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条件及供试材料
试验地点为兴国县高兴镇老圩村周平承包的水稻田,稻田为中稻稻曲病常发区,试验地面积1 667.5 m2,稻田土壤类型为黏壤,肥力水平中等,耕作水平一般。禾苗、肥水管理等情况:2021年5月6日播种,2021年6月3日移栽,栽插方式为抛秧,栽插密度为33 万蔸/hm2,8月16日破口抽穗,9月24 日成熟;共施肥3次,第1次6月3日,施尿素90 kg/hm2,复合肥465 kg/hm2,第2次6月13日,施尿素135 kg/hm2,复合肥705 kg/hm2,第3次7月20日施氯化钾187.5 kg/hm2、尿素45 kg/hm2;其他虫害、稻瘟病按常规防治。试验对象为水稻稻曲病。试验作物为一季中稻,品种为甬优15。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其中药剂处理8个,1个喷施清水空白对照。药剂处理:75%肟菌·戊唑醇WG(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225 g/hm2、240 g/L噻呋酰胺S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200 g/hm2、430 g/L戊唑醇SC(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0 g/hm2、25%吡唑醚菌酯EC(巴斯夫公司)600 g/hm2、30%苯甲·丙环唑E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25 g/hm2、325 g/L苯甲·嘧菌酯SC(美国默赛技术公司)675 g/hm2、6%井冈·嘧苷素AS(浙江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 000 g/hm2、20%井冈霉素AS(浙江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 000 g/hm2。每处理3次重复,共计27个小区,小区采用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28 m2,每处理面积为84 m2,小区间筑小埂分隔,周边设保护行,各药剂处理均在水稻主穗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基本齐平的植株比例大约为15%时(主穗幼穗分化7~8期)用1次药,同时空白对照采用清水喷施。
1.3 施药时间、方法和次数
2021年8月9日施药,本试验只用药一次,喷药工具为常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各小区均按药液675 kg/hm2喷施,每小区2 kg药液均匀喷雾。施药当天未下雨。
1.4 调查时间和方法
1.4.1 为害情况调查时间。2021年9月17日(在中稻黄熟期稻曲病病情定局后)调查1次。调查方法: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查5丛,调查记录总穗数和病穗数,计算病穗率;每小区从中随机取10个病穗,根据稻曲病分级标准记录病穗数,并计算病情指数。根据病穗率和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对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性显著分析。穗防效、病指防效计算按如下公式计算:
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穗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穗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穗防效(%)=[(对照区病穗率-处理区病穗率)/对照区病穗率]×100;
病指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稻曲病分级标准:0级,未发病;1级,每穗1个病粒;2级,每穗2个病粒;3级,每穗3~5个病粒;4级,每穗6~9个病粒;5级,每穗10个以上病粒
1.4.2 各小区实测产量以及稻曲病各级发病程度秕谷率、损失率调查时间和方法。2021年9月23日(中稻成熟期)分小区收割,收割前每小区选取0~5级病穗各10个穗,带回室内进行考种,然后分小区收割,单打单收,实测各小区产量,并采用0.8的折干系数统计各小区实际产量,并折算成每hm2产量。考种时间在采集病穗后室内摊开自然晾干15 d后进行。考种时,对0~5级病穗按每级采取的10个穗,记录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病粒数,计算各级病穗的千粒重,计算各级病穗10个穗的平均总粒数、平均实粒数、平均每穗秕谷率、平均每穗实粒重量,计算稻曲病分级(0~5级)的各级发病程度产量损失率。秕谷率和稻曲病各级产量损失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秕谷率(%)=(实粒数/调查总粒数)×100;
某级产量损失率(%)=[(0级平均每穗实粒重量-某级平均每穗实粒重量)/0级平均每穗重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试验期间未见各处理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水稻生长安全产生影响,也未观察到对其他生物有明显的影响。
2.2 穗防效评价
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的8种杀菌剂对水稻稻曲病均有一定的防效,穗防效在54.08%~89.02%。325 g/L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240 g/L噻呋酰胺SC的穗防效分别为89.02%、88.61%、87.65%,这3种药剂的穗防效较好,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他药剂处理有显著差异;30%苯甲·丙环唑EC、430 g/L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EC的穗防效分别为82.20%、80.64%、77.50%,这3种药剂的穗防效没有显著差异,但与其他药剂处理有显著差异;6%井冈·密苷素AS穗防效较差,为72.51%,与其他药剂处理有显著差异;20%井冈霉素AS的穗防效最差,仅为54.08%,与其他药剂处理有显著差异。
2.3 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空白对照水稻产量8 837.25 kg/hm2,施药处理与之比较水稻产量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325 g/L苯甲·嘧菌酯SC 675 kg/hm2處理的产量最高,达到11 477.40 kg/hm2。综合考量不同杀菌剂品种对水稻产量提高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325 g/L苯甲·嘧菌酯SC 675 kg/hm2>75%肟菌·戊唑醇WG 225 g/hm2>240 g/L噻呋酰胺SC 375 g/hm2>30%苯甲·丙环唑EC 225 g/hm2>430 g/L戊唑醇SC 300 g/hm2>25%吡唑醚菌酯EC 600 g/hm2>6%井冈·嘧苷素AS 3 000 g/hm2>20%井冈霉素AS 3 000 g/hm2。
从表2可以看出,稻曲病0~5级的秕谷率随着级数的增加而上升,千粒重随着级数的增加而下降,0级的千粒重最大,5级的千粒重最小。由此看出,稻曲病发病严重影响产量,最主要是影响了千粒重和结实率。
2.4 稻曲病各级发病程度产量损失率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稻曲病各级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呈正相关,随着发病程度的加重对产量的损失影响越大,1~5级的产量损失率依次为2.69%、9.48%、15.64%、30.81%、52.61%。
3 小结与讨论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综合穗防效、病指防效,325 g/L苯甲·嘧菌酯SC 675 g/hm2、75%肟菌·戊唑醇WG 225 g/hm2、240 g/L噻呋酰胺SC 375 g/hm2、30%苯甲·丙环唑EC 225 g/hm2、430 g/L戊唑醇SC 300 g/hm2对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可以用来防治稻曲病。经考种数据统计结果分析,稻曲病各级发病程度与产量损失呈正相关,随着发病程度的加重,产量的损失影响越大,5级产量损失率达52.61%,4级产量损失率达30.81%。
4 参考文献
[1] 陆明红,刘万才,朱凤.稻曲病近年流行规律及治理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5):44-47.
[2] 施辰子,郭玉人,陆保理,等.水稻稻曲病分级标准及导致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3,21(2):152-155.
[3] 孙春来,王晓芹,张和兰,等.水稻稻曲病不同发病模式对水稻产量影响观察[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11):35-36.
(责编:张宏民)
作者简介 李树平(1971—),女,江西兴国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植保植检工作。
收稿日期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