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2023-07-07李玉华
李玉华
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育时代新人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引导青年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用好课堂“主渠道”,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全领域”。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要加强思政课建设,积极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将伟大建党精神写入教案,融入思政必修课范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专题课或选修课,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进入思政课堂。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实践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的强大生命力,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元素,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所富含的教育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真正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搭好课外“大舞台”,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校育人的“全方位”。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充分挖掘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育人”体系中的红色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还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等;开展社会调研,深入企业、农村和科研机构,了解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等,通过沉浸式教学,引导学生将百年大党精神谱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成长发展紧密结合。
架设育人“立交橋”,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伟大建党精神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纵向上,应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全时段、全学段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养成教育,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生入学教育、日常教育、毕业教育等各个重要时段,坚持大中小“一体化”推进、本硕博“一站式”贯通,切实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横向上,要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凝聚校内外联动协同育人合力,积极探索推动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充分挖掘校外红色育人资源,发挥博物馆馆藏育人功能和党史馆、档案馆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举办党史档案展览,持续推出党史档案精品力作,组织开展党史档案文化宣讲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悟百年大党的思想伟力,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密钥,引导广大青年培育大理想、树立大情怀、明辨大是非,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