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及现代启示

2023-07-07杨海军熊春艳

决策与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

杨海军 熊春艳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革命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哲学的高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论、物质变换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引领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积极落实促进物质变换裂缝弥合的生态实践,并通过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合理调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当代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 A81;X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3)07-0062-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1]。在党和国家的持续努力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并从中汲取养分,以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在哲学、政治、经济乃至生态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要的今天,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有关生态的论述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革命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哲学的高度,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深入批判与合理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在工业革命不断推进,同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60年代,欧洲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从手工业向工业机械化的飞跃,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自然资源的无节制使用、生产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城乡分离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并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对此,恩格斯指出:“关于这种惊人的经济变化必然带来的一些现象……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过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淤浅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2] 365恩格斯的论述让我们看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不仅不能增加自身的福祉,反而造成诸多的生态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这在工人的生活环境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城市中心的工人聚居区中,“一切能污染空气的东西都聚集在那里……一切腐烂的肉类和蔬菜都散发着对健康绝对有害的臭气”[3] 410。理应温馨的家园却变成了“百病丛生的根源”,肺结核、热病、猩红热等传染病不断影响着工人的健康甚至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对此,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4] 714。在这一“绝对规律”的主导下,资本主义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对自然界进行了无节制的索取,必然会引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极度的紧张和对立。在此背景下,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开始逐渐形成。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在批判性继承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黑格尔将自然界看作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过程,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必然是从另一个阶段产生的,是得出它的另一阶段的最切近的真理”[5] 28。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人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在此,黑格尔充分肯定了实践对人以及自然的重要作用,巧妙地将人和自然界结合在一起。然而,黑格尔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他将“绝对精神”看作统摄一切事物的本原和内在本质。如此一来,人和自然界就必将沦为“绝对精神”的产物,二者之间的关系也终将走向抽象化、神秘化。对此,马克思指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3] 220費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绝对精神”思想的束缚,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认识自然界。他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以及人的精神而存在的“客观实在”“人依于自然界而存在”[6] 579,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马克思认为,“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7] 50,这一局限性使得费尔巴哈只看到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社会实践性。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入批判,充分肯定了实践活动对人类的重要意义,指出应当把事物“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3] 503。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深入批判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同时,汲取其中的合理养分,最终形成了丰富、深刻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著作中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物质变换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质理论,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论

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的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所在。

首先,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8] 374。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一个物质世界,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早在有意识的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就自然存在着,它一直遵循着自身特有的生成和发展规律,不依赖于物质之外的任何东西而存在。人不过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 161。换言之,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9] 58。整个有机界从最初的动物形成到进一步分化出各个纲目科属种,从低等动物的产生到脊柱动物的发展,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人也是由分化而产生的”[10] 421。这表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位于本原地位,具有先在性。

其次,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人靠自然界生活”[3] 16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产物,同时也依靠自然界生活。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肉体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的肉体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生活资料,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来自自然界。一旦离开了自然界,人类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延续和发展。同时,自然界还为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所需的能源、土地、水资源等各种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界。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生命就无法维系,人类社会也将无法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精神食粮的来源,自然界的动植物,乃至石头、空气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3] 161。毋庸置疑,人类进行精神财富创造所必需的物质基础都来自自然界,甚至连人类进行精神财富创造的能力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如果想获得精神丰盈的畅意生活,人类就必须用心呵护自然、保护自然。总的来说,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精神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界,任何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都是在损害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共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界,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一方面,人作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能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自然,给自然打上“人化”的烙印。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化自然”的范围和深度被空前扩大。另一方面,人作为受动的自然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受到自然界的制约。一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制约着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一旦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程度,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这意味着人类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10] 560,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10] 560,而是应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物质变换理论

“‘物质变换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用语,指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的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为基本内容的有机联系”[11]。马克思恩格斯将这一术语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之中,用以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物质变换裂缝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必须依靠劳动才能实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2] 201-202。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起着基础性作用。如果没有人类劳动,只有自然本身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无从谈起。同时,作为物质变换其中一方的自然界,反过来又为劳动提供条件。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等生产资料,一旦失去这些,劳动就失去了加工对象,劳动本身就不能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劳动本身就是在自然规律的约束下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一种活动,受自然规律的限制。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物质变换过程既存在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又涉及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情况下,这种物质变换会周而复始地持续下去,大自然也能够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乡分离的产生,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也出现了“裂缝”。

对于资本主义的物质变换裂缝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行了全面阐释,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13] 579言下之意,资本主义社会的城乡发展模式导致了人口的不合理流动,造成了部分生产废弃物由原来的厩肥来源变成了城市下水道污染物。于是,“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14] 919。这一“裂缝”打破了正常的物质变换规律,给自然界酿成了无法弥补的后果:其一,土壤肥力被不断抽走而不能回到土壤中,阻断了植物的养分供应,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其二,为了保持土壤肥力而大量施用化肥,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其三,由于城市人口消费的产品无法溶解到土壤中,他们的排泄物又污染了城市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自然界的自我调节难以恢复正常的生态平衡,这需要人类主动担当起生态系统调节者的责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调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实现物质变换的良性循环。

(三)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质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高度,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层面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本质所在,指明了解决危机的社会发展方向。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批判了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4] 269这意味着,资本一旦失去利润或失去获取利润这一目标,其本身也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作为“人格化资本”的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将不断地增加生产,剥削压迫自然。在资本家眼里,地球上的资源和资金一样,“是可以转变为利润来源的资产配置。树木、野生动物、矿产、水和土地都被視为商品,可以出售或者是进一步加工。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价格仅仅是榨取这些资源,把它们转化为市场性商品的花费而已”[15] 175。增值资本成为凌驾一切的绝对规律,资本家在这一绝对规律的驱使下只在乎经济利益。在他们看来整个自然界都可以成为商品,都能够转化为利润,如此一来就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16] 393。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然界不再具有以往的神秘和威力,人也从“自然界的奴隶”变成了“自然界的征服者”。在这一时期,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顾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盲目地开发自然资源、践踏自然生态,使得全人类陷入危机之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资本主义是一种积累制度,它依靠剥削自然财富得以维持,资本主义越发展,对自然的剥削压榨就越多,人与自然的矛盾就越尖锐。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解决生态危机的社会发展方向。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这意味着只要趋利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依然存在,只要反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仍未被革除,人与自然的矛盾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7] 385,即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到那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将会被彻底推翻,生产资料不再专属于某一特权阶级,而是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整个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为利润而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将会“销声匿迹”,物质生产也将不再受资本逻辑的驱使,而是依据人们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和制度的保障下,人们不再妄图“征服自然”,而是努力地实现与自然和谐,不再是盲目地开发自然,而是运用合乎自然规律的方式去改造和利用自然。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现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问题的深刻思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引领我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积极落实促进物质变换裂缝弥合的生态实践,通过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合理调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视域中,自然界的先在性和本原地位决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及精神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界。因此,人类应该对自然界心存感恩、敬畏之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尊重自然,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尊重自然界的本原地位,明确人在自然界的地位。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充分发展使得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藐视自然,甚至一度以主宰者的姿态面对自然,对大自然疯狂掠夺,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终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告诫我们: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时所应秉承的首要态度。我们应当尊重自然界的本原地位,承认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看清人类永远无法离开自然界的事实。同时,要始终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尊重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对自然界心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绝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

顺应自然,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性维持着自身的生态平衡,一旦人类的实践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超出生态平衡的阈值,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埃及阿斯旺水坝所引起的生态恶化事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不断提高认识自然的能力和水平,尽可能做到顺规律而为。

保护自然,就是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待自然、呵护自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尽管国际社会已经为此做出了极大努力,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仍屡禁不止,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并不是很明显。目前,我國同样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阻碍了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对此,我们应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划发展,切实推进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8] 39。

(二)积极落实促进物质变换裂缝弥合的生态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逐渐演化成为“自然—人”的单向度过程,产生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这一“裂缝”加剧了城市和农村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对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促进物质变换裂缝的有效弥合,实现物质在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循环[19]。

首先,要开展土地修复恢复土地的持久肥力。土地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载体,土地状况——土壤健康或衰退——直接决定社会发展的好坏。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人类的兴衰与土地状况的优劣紧密相连,社会发展的命运与人们对待土地资源的态度密切相关。从依靠狩猎与采集为生的原始社会到刀耕火种的农耕社会,再到在固定田地上从事农业活动的封建社会,人类一直与土地保持着密切且友好的关系。直到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与土地之间的良性关系才被打破,由此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我国而言,也面临着严峻的土地资源问题,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我国耕地的平均质量等级为4.76,农业用地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73万平方千米,土地荒漠化面积则为261.16万平方千米[20]。土地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我们必须担负起“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的责任,切实开展土地修复,恢复土地的持久肥力。

其次,要优化生态空间建设美丽城乡。资本主义社会城市与乡村的分离乃至对立,是物质无法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良性循环的社会原因。这意味着,只有真正消除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分离和对立才能实现物质变换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也曾长期实行城乡分离的发展模式,由此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与融合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们还需要认识到,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努力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融合发展,“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21] 321,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也才能实现良性循环的“复归”。立足我国实际,要重点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绿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进而促进城乡之间的平衡、协同发展。

(三)将“合理调节”社会生产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基本实践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奉行“利润至上”原则,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充分正视这一生产方式的弊端,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合理调节”推动绿色发展。

首先,必须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扩大。而生产的扩大必然加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引发生产与消费之间循环增长走向恶性膨胀,最终引发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期待的同时,也要警惕虚假消费、异化消费等不良现象,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需要我们在保障和发展民生的过程中坚决反对虚假消费和异化消费,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节制不合理消费实现对资源浪费的有效控制。

其次,必须摒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快绿色发展方式转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英国伦敦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的教训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缺陷。我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尽管有着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但在发展历史上也出现过生态环境的破坏事件。改革开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奉行赶超型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上基本走的是一条“粗放型”道路,这种发展道路虽然使我国在短短几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却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和巨大的资源消耗。沉重的发展教训告诫我们:必须摒弃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通过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从中汲取科学养分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反思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历史,从中吸取教训有助于推动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黑格尔.自然哲学[M].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振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刘希刚,隋灵灵.马克思恩格斯物质变换理论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理论学刊,2014,(3).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M].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9]  王海晶,王亚萍.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抗辩效力[J].决策与信息,2023,(4).

[20]  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网,2022-05-28.https://www.mee.gov.cn/ywdt/xwfb/202205/t20220526_983540.shtml.

[2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责任编辑:李利林]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
河南民俗体育“狮子爬天桥”的当代价值初探
让长征精神照亮“新长征”征程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