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昙华林的岁月画卷
2023-07-06于洋
于洋
“昙华林”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其“华”通“花”,昙花寓涵吉祥,与“林”合为一词实有人杰地灵的深意。这里是百余年来武汉近代文化的缩影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更映射出武汉开埠以来的文化历程。作为历史文化名区的昙华林,这里的每一处西洋建筑、名人别墅、古老街巷与革命遗迹,既呈现了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对武汉的影响渗透,也留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的卓绝历程。与此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家群体的栖居地,这里是湖北省美术院所在地,也是几代湖北美术名家创作与生活的汇聚地。
一个以“讴歌时代”为主题,以“昙华林”和“现实主义主题创作”作为关键词的展览于2022年底在这里拉开帷幕。主办单位湖北省美术院以“群体研究”的视角,用作品展示和文本梳理相结合的方式,旨在系统发掘湖北地区现当代美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人物与作品,以一个群体面貌的呈现,展现这一地区艺术家群体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与心得。通过长时间的精心策划和周密准备,展览汇聚呈现了汤文选、王福臻、廖连贵、蓝玉田、伍振权、蔡迪安、陈立言、查世铭、程犁、李宗海、陈育村、李三汉、郭雪、谢晓虹等14位扎根于湖北大地、影响力辐射全国的美术家群体的70余件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作品门类覆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主要类型,画家年龄跨度近半个世纪,共同展现了湖北武昌昙华林地区的美术创作群体在艺术探研上的传承与创新。
在这14位参展艺术家中,很多名家早已超越了地域局限,而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和中国美术界中具有广泛影响:汤文选以表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代精神塑新人的主题蜚声画坛,其名作《婆媳上冬学》早已烙刻在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发展印迹中;与其同一时代名扬画坛的陈天然、王福臻、廖连贵、蓝玉田、韦江琼、伍振权、陈立言、查世铭以展现新中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见长,以《打铜锣》《我们的医生喊得应》《高粱红》《地下长城》《秋忙》《小鹿》等作品铭载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美术史册,展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画卷;程犁与唐小禾合作的三联画《葛洲坝人》,蔡迪安与李宗海合作的《南下》等作品更以历史视角和人性关怀的视角,呈现了以绘画图像表现史诗图景的智慧;陈育村、李三汉、郭雪、谢晓虹等画家则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主题性创作的多元探索,关注个体与家国的关系,也显现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审美特征。
尤其在新时代以来,以艺术作品表达现实、反映生活,成为美术家们重要的时代使命。作为一种艺术表现风格,现实主义手法一直以来是用美术创作呈现历史与现实,反映社会与生活,关注人与自然的表达方式。如何在今天以造型艺术的方式展现与映射现实?如何在跨学科语境和多元化价值观下,与时俱进地理解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内涵?如何通过美术作品的呈现,将思考与感受“艺术地”与现实生活相连?这些都成为当下美术创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当美术创作面对现实主题,坚持葆有积极正面的历史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开拓创作眼界与思维空间,更好地吸纳历史研究和艺术创造的新鲜成果,提高对历史的发现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也成为美术家们需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
高水准的现实主题美术创作,应力求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形成一种“召唤结构”和“激励效应”,使观者受众面对作品时能感同身受地产生审美共鸣与延展思考,表现社会生活主题的美术创作尤其如此。为此,美术创作也要应和新的时代诉求,起到记录时代、鼓舞民心的作用,使作品既能在美术专业领域“立得住”,也能在大众传播领域让普通观众“看得懂”,除了在美术专业领域的意识层面追求上乘之外,更要致力于满足广大民众的审美期待,既要“叫好”又要“叫座”。在美术创作本体层面,如何拓展新的艺术语言,如油画的表现性语言、中国画的写意风格、版画的观念延展;如何在叙事方式上进一步实现家国叙事与个人生命体验的有机融合;如何处理好艺术表现与历史现实的对应与契合关系,选择与特定主题相适应的表现手法等,这些课题看似宏大实则具体,需要美术创作者结合自身的艺术语言风格,找到个体思考、审美趣味面向历史与现实的切入点。
在2022年10月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以美术创作推动湖北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薪火相传、持续发展,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新时代的优秀美术创作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优秀作品介入现实、观照现实、反映现实,继而歌颂时代与生活,以丹青画卷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新一代美术家的责任与使命。正是在这一语境下,“讴歌时代——昙华林现实主义主题创作群体研究展”显现出更为重要的建设性意义与未来价值。
(作者系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