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与前瞻: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述评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023-07-06蒋旭
蒋 旭
农村数字经济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还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历史性难题,促进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已然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1],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系统把握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研究现状与前沿趋势,不仅有利于丰富相关理论体系建设,也有利于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展开。近年来,有关“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学术研究一直持续不断。但是,相应的文献梳理与定量分析还相对欠缺。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研究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一、研究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内数据库中关于主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经济建设的学术期刊进行梳理,以“农村”和“数字经济”为主题,搜索时间范围为2012年10月16日-2023年5月9日。索引时间为2023年5月9日。共索引到1274篇相关文献。
(二)研究方法
利用CiteSpace(6.1R版本)软件以及知网文献计量作为本文分析工具,通过图表以及可视化图谱的方式展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研究主旨与发展趋势,从而更好的展现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发展脉络以及演化进程。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回眸
(一)相关文献数据分析
1.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作者发文分析
作者共现图谱中((图1)共生成节点228个,连线125条,网络密度0.0048。学者王小兵发文最多,为7篇。发文排名前十的作者还有唐红涛(6篇)、欧阳日辉(4篇)、霍鹏(4篇)、康春鹏(4篇)、张鸿(4篇)、赵春江(4篇)、彭艳玲(3篇)、罗千峰(3篇)、王兴国(3篇)。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发文作者共现图谱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作者之间合作网络密度较低(低于0.1的有效中介性),并未形成明显合作网络。
图1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作者发文分析
表1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作者发文分析
表2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机构发文分析
2.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机构发文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机构共现图谱(见图2),机构共现图谱党的生成节点219个,连线81条,网络密度0.0034。安徽财经大学发文最多,为22篇。其他发文排名前十的机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20篇)、西南财经大学(20篇)、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15篇)、四川大学(14篇)、贵州大学(14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3篇)、西南大学(13篇)、中国农业大学(12篇)、吉林大学(11篇)。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机构发文共现图谱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机构之间合作网络密度较低(低于0.1的有效中介性),并未形成明显合作网络,跨机构合作相对不足。
图2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机构发文分析
图3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4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
3.高被引文献分析
文章的引用率频次高,说明此文章在某特定研究领域具有较高地位,获得了一定的学术认可。通过对高被引文献的分析,“也能探索其知识结构和核心领域”。[3]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共引分析,见(表3),共列出被引最高的10篇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改革》等期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数字经济建设研究方面的影响力。
表3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高被引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就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出现频次较多且有相关联系的一组论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4]如(图5、表4)所示,共生成389个节点,1136个连线,关联中心性为0.0151。排序前十的关键词依次为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共同富裕、农村电商、数字农业、数字技术、数字金融、农村经济、电子商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分析,并结合1274篇具体文献的梳理,发现当前学术界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
表4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分析
图5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关键词突现分析
1.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乡村振兴
当前学术界围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研究有以下一些观点。首先,农村数字经济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如学者李国英(2022)探讨了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及推进策略。学者李国英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5]学者李从玉(2020)从山东省信阳县的“信阳探索”出发入手,认为“数字经济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产业升级,实现了乡村振兴”。[6]其次,农村数字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拓展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促进了乡村振兴。再次,农村数字经济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最后,数字经济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和服务水平,改善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
2.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
当前学术界关于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王胜、余娜、付锐(2021)发表的《数字乡村建设: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施策略》[7]以及殷浩栋、霍鹏、汪三贵(2020)发表的《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现实表征、影响机理与推进策略》[8]和曾亿武、宋逸香、林夏珍、傅昌銮(2021)发表的《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若干问题刍议》[9]。通过对Cnki相关文献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观点。首先,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现代信息手段,乡村振兴战略在数字化农业、数字化服务以及数字化乡村旅游等方面,都需要农村数字经济给予支持。其次,数字乡村又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农村数字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契合于数字乡村发展的整体轨迹。再次,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的融合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进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后,数字乡村的建设也为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技术得以更新和升级,从而推动了农村数字经济的建设。综上所述,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何优化其整体的资源互动对于未来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3.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共同富裕
当前学术界围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共同富裕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共同富裕是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目标。学者蒋永穆、何媛(2021)提出“农村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0]其次,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是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学者祝嘉良、纪洋等(2022)认为“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契合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农村数字经济的资源可以更好的实现共同富裕”。[11]最后,农村数字经济的建设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不仅丰富了农村社会文化,也拓展了乡村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4.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农业建设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农业建设密不可分。作为农村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农业建设是农村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具体体现之一。学者刘海启(2017)认为“数字农业建设,作为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12]具体分析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农业建设的逻辑层次,结合相关具体文献,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观点。一方面,数字农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学者谢康、易法敏、古飞婷(2022)认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数据重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形成农业数字化生产运营的根本性变革”[13],其不仅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也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可控性,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另一方面,数字农业建设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学者梁琳(2022)认为“数字技术作为全新的投入要求,使农产品过程更加标准化和精细化”[14],不仅实现了全程监测和追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提高相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的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我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4)。本研究绘制的聚类图谱Q=0.4577,S=0.7843具有较高的可信水平。表5列出了聚类规模前八的详细信息,分别是#0数字金融、#1数字经济、#2数字乡村、#3共同富裕、#4农村电商、#5全产业链、#6重点地区、#7双循环。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图谱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一些结论。首先,数字金融为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数字金融为农村居民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途径。数字金融利用互联网以及移动支付等方式,促进了农村居民创业和企业的融资。数字金融也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支付手段,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流通。同时数字金融也为农村保险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因此,加强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与数字金融发展协同性的研究,已成为未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次,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数字经济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以及服务保障,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因而未来研究应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加深两者逻辑性协同发展的理性思考。同时,我们应看到不同数字乡村建设因地域、基础设施水平以及人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差别,在研究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实现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再次,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促进了相关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相关品牌打造。作为农村数字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农村电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了现实的地域限制,为农产品销售流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网络化服务。同时农村电商也带动了相关农村居民就业,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就业率和收入,增进了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最后,双循环是新时代中国提出的新发展格局,旨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5]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作为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双循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村数字经济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广大农村地区和偏远山村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发展。同时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引进了国际先进技术,也拓展了相关农产品的出口途径,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不仅促进了双循环的有序运转,也为缩小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制结构差异提供了有效方案。
表5 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
(四)关键词突现图谱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进行关键词突现分析,共生成“淘宝村、digital economy、阿里巴巴、大数据、重点地区、人工智能、同比增长、云计算、互联网+、保卫战、数字农业、推进路径、数字中国、全产业链、农产品、物联网、数据共享、条块结合、数字乡村、智能制造、发展、浙江省、乡村治理、双循环、精准扶贫”这25个关键词突现词。通过对关键词突现强度、关键词突现时间以及关键词突现持续时间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关键词突现强度研究。“数字农业”的突现值以6.72为最高,说明数字农业是2017年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2)关键词突现时间研究。从2014年的淘宝村到2017年的数字农业,再到2018年的数字乡村和2021年的乡村治理,每个阶段的主题词的演变都明显体现出鲜明的政策导向以及研究领域的实践变化。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互联网”“数字农业”“乡村治理”“双循环”“精准扶贫”依然是当前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3)关键词突现持续时间研究。从持续时间来分析,“淘宝村”“digital economy”“互联网”影响周期为最长,持续时间为6年,同时“互联网”依然是现阶段的研究热点。
三、研究展望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当前学术界已从多学科角度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数字经济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也产生了一大批丰富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扩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研究奠定了强大的学理基础。未来研究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化。
(一)加强学者与研究机构之间合作
加强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研究之间学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共享和转化,提高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推动农村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加强学术交流。学者和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方式进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促进研究的深入和创新。其次,学者和机构之间可以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共同解决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高研究的时效性和应用性。再次,学者和机构之间可以建立合作平台,共享研究资源和数据,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后,学者和机构之间可以相互引进优秀的研究人才,搭建人才交流和合作平台,提高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
(二)丰富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内涵意义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多侧重于结构分析、特征归纳以及表层式的学理探究,但对其内涵界定以及外延式的扩展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笔者认为应扩展其内涵设定,延伸其内涵范围,应从多方面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在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经济发展。首先,应将数字经济与农村建设有机融合,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发展数字化农业,以信息技术优化农村生产效率,增加广大农民收入,进而科学认识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价值归旨。其次,应推动数字化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质量水平,推动数字化农村建设、促进数字化农村金融、提升数字化农村医疗、普及数字化农村教育,进而科学认知农村数字化建设的实行路径。最后,应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研发,大力培育农业农村方面的数字化员工,持续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数字意识和数字技能,最终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进而科学理解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
(三)拓展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路径研究
根据不同类型农村地区的特点,探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异,从而探寻不同背景视阈下实现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现实路径。基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发达地区可以基于数字化基础设施以及多元化农村数字经济主体的支撑,更有力地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建设。而部分农村欠发达地区,则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以及人才储备发展的现实性制约问题,因而不同类型农村地区也应立足于当地实际,研究侧重点进而也不尽相同。又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交叉性与异质性,以果蔬种植为主发展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附加值,发展数字农业;而以畜牧业为主发展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养殖等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不同类型的农村地区,需要根据其自身定位来制定数字经济建设路径,研究方向以及立足点也应立足于当代农村数字经济建设可利用资源的实际范围。
(四)强化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研究
“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指的是由政府、企业、人才等多要素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16]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农村数字经济的整体建设。进而强化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认识,进而更好的指导各地实践的展开。首先,政府在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数字经济建设中的担当和责任,强化政府在资源配置以及政策制定方面的作用发挥。同时,还应研究如何健全政府协调机制,从而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内部的协同性发展。其次,企业也是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职责和义务,合理规划企业的整体战略和发展方向,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创新性发展。最后,要研究如何健全农村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以何种方式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人才储备和流动?因而,加深农村数字经济生态系统的研究,应合理调配政府、企业、人才等多要素之间的多向互动,优化不同的资源整合,进而推动农村数字经济的协同性发展。
(五)探讨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
首先,应深入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详细分析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趋势和挑战,为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其次,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将新思想、新技术应用到农村数字经济的建设中,进而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和有效竞争力。再次,在制定农村数字经济政策时,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多元化、灵活性强的政策,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最后,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监测,以便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相关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政策实施后,我们还需对相关政策对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通过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优劣进而及时调整政策的进行,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六)落实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监督体系研究
鉴于当前学术界关于农村数字经济建设的监督体系研究相对缺乏的现实困境,未来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应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随着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数据和个人信息进入农村数字经济平台,如何维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成为未来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管理和个人隐私的重点保护,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从而维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另一方面,也应规范相关数据平台的管理。农村数字经济平台是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政府和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农村数字经济平台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数字经济平台的监管,规范相关农村数字经济平台的服务,从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利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