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中国环境故事:从生物多样性大会的媒介呈现出发

2023-07-06胡湉湉

关键词:议题气候变化框架

纪 莉 胡湉湉

[提要]媒体是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讲好中国环境故事,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本研究以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期间的媒体报道为例,发现中国主流媒体高度重视国际环境治理,报道客观,没有陷入“虚假的平衡”,但由于呈现出以政府为报道主体的特征,未能充分重视环境问题作为科学问题的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环境报道的接受。本研究呼吁媒体工作者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讲述有深度、人性化、有创新性和丰富内涵的中国环境故事,以赢得海内外民心,同时为世界贡献包含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新的知识生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体现大国担当的神圣使命。在国家治理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在全球治理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重要倡议,“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2]国际社会见证了中国在国际环境治理事务中的积极表现。随着国情和世情的变化,在近期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十七次气候变化大会、《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中,中国已完成了“追随者-参与者-贡献者”的角色转变,展现出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3]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从聚焦“人类”到环视“万物生灵”,我们的生态文明视野在不断扩大,生态文明境界日益提高。[4]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应当成为包容性多边主义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环境故事可以作为国家形象中规范性维度的精准发力点[5],打造“中国性”与“世界性”相融的全球共识。

一、问题的提出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国作为本次COP15的主办方,既是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就、与国际社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契机①,也是唤起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与行动的良机。同时,大众媒体既是中国与世界进行环境对话、向世界展示中国环境成就的窗口,也是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主要渠道。大众媒体不仅对公众形成环境意识的初期有显著影响,而且对影响其环保态度和行为也有重要功能。[6]

由于环境问题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大众难以自行深度理解环境话题并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当中。正如著名环境传播学者罗伯特·考克斯所说:“我们很难不过分强调新闻媒介在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方面造成的影响”。[7](P.35)因为新闻媒体不仅可以选择报道的内容,而且还是科学家、企业、环境主义者和市民组织的发声渠道。其次,媒体还可以进行议程设置,或是通过公众对环境议题的感知来影响公众。不仅如此,传播媒介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政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正在成为社会组织和协调动员的核心力量。[8]当然,关于环境问题,媒介的角色也理应如此。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主流媒体对生物多样性议题的报道,一方面可以点带面,在剖析生物多样性报道之时思考如何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的传播效能;另一方面,是为如何在规范性层面的环境议题、科学议题上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以期能与世界一道共建生命共同体提供现实案例。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从环境报道中研究成果最丰富的气候变化报道研究入手,发现生物多样性报道可能的研究问题。郭小平[6]和李鲤等[9]的研究均发现,西方主流媒体作为“他者”的立场在气候变化的报道中忽略或淡化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环保形象,而有意突出污染严重但治理乏力的发展中国家形象。这与中国政府与大众传媒一直致力于实践塑造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环境形象背道而驰。同时,他们指出,国际舆论场严重缺乏我国自己的生态文明话语。有鉴于此,研究者提出中国媒体既要坦诚面对质疑,又要充分表达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与中国观点的建议。西方主流媒体越来越关注中国环境议题,这体现出世界对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期待。而中国媒体怎样讲述中国环境故事,如何得到世界的关注与理解,如何与世界对话并成为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声音?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议题。据此,我们提出研究问题1:

研究问题1:我国主流媒体如何呈现生物多样性议题?

不同媒体之间存在相似或不同的立场和定位,所采用的报道策略和手段也应当各具特点和针对性。党媒、专业性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之间的定位也不尽相同。曾繁旭等发现《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科技日报》的PM2.5议题报道框架之间不尽相同,并且存在争夺、共鸣与扩散现象。[10]赵士林、周仲洋对《人民日报》和《中国环境报》突发环境事件报道进行分析,梳理了报道由片面强调“为政治维稳服务”到作为环境的监测者,再到“深绿色”的公众讨论平台的观念变革。[11]那么,我国不同性质和不同定位的媒体如何报道生物多样性议题,是延续了其他环境报道的框架还是有所不同?据此,提出研究问题2:

研究问题2:党媒、专业媒体和市场化媒体的生物多样性报道是否存在差异?

(二)研究方法

面对几十万字的新闻文本,从总体研究设计的层面看,本研究以框架分析作为主要研究路径,从态度倾向(Tone)、体裁(Genre)、消息来源(Source)和主题(Theme)四个维度展开。从实际操作来看,使用内容分析法编码,最后结合上述结果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1.数据收集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时间段选取COP15第一阶段会议召开前两周至结束后两周(2021年9月27日至2021年10月29日),媒体选取党媒代表《人民日报》、专业媒体《中国环境报》和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市场化媒体《南方周末》。在各媒体的官方网站以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惠益分享等关键词搜索后,筛选出《人民日报》113篇、《中国环境报》179篇和《南方周末》14篇报道。

2.研究假设

出于统计需要,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和《南方周末》的生物多样性报道的态度倾向不同。

H2:《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和《南方周末》的生物多样性报道体裁不同。

H3:《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和《南方周末》的生物多样性报道所引信源不同。

H4:《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和《南方周末》的生物多样性报道的主题不同。

3.类目建构

(1)消息来源。报道有多个消息来源时,根据标题、导语和主题的最主要消息来源算作报道的消息来源。本研究分为本国政府机构和官员、国外政府机构和官员、联合国等其他国际组织、民间组织NGO、企业、专家学者、普通民众、记者观察和其他。

(2)态度倾向。本研究将态度倾向分为相对积极、相对中立和相对消极三个维度。若报道整体冷静、客观,几乎没有使用感情色彩明显的描述,则判定为相对中立;报道态度积极、昂扬,明显表达鼓励、充满希望、美好向往的判定为相对积极;报道态度消极并存在明显否定意味的,则判定为相对消极。

(3)报道体裁。根据新闻常见体裁分为一般新闻、记者特稿、评论、图片新闻、读者来信和其他。

(4)报道主题。首先是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框架;除此以外,根据塞梅特科(Semetko)和法尔肯堡(Valkenburg)提出的欧美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冲突框架、人道主义框架、道德框架、归因框架和经济框架[12];结合环境报道研究,国内外研究者们通常使用的正义框架、环境后果框架、科技框架、不确定性框架②;再考虑到中国的环境报道常出现的政策传导框架和对策建议框架[13],共计13类主题框架。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进行交叉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一)报道量与态度倾向

三家媒体在COP 15期间报道数量明显增加。《南方周末》在会议之前和之后没有生物多样性报道。《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有明显议程设置。专业媒体《中国环境报》在会议前后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多于另外两家媒体(见图1)。

图1 新闻报道数量趋势图 (单位:篇)

如表1所示,三家媒体的态度倾向没有明显区别,H1不成立。具体而言,三家媒体均没有相对消极的报道,总体报道是相对中立的。态度积极的报道有明显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景充满期待的态度,如《南方周末》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开幕在即:给世界一个中国的解决方案》,报道提及“我们期望在下一个十年扭转这一趋势……作为东道国,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并且取得了明显效果。”[14]也有肯定取得的成就,比如《中国环境报》的《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全文描述了云南作为天然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在保护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③。报道倾向相对中立的报道有《南方周末》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昆明宣言>》④、《人民日报》的《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屏障》⑤等。

表1 媒体报道生物多样性议题的态度倾向列联表 (单位:百分比)

(二)报道体裁与消息来源

三家媒体最常用的体裁是一般新闻,记者特稿和评论次之(见表2),H2不成立。从表3的消息来源看,中国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是最主要的发声者,但三家媒体的信源依然存在差异,H3成立。结合二者来看,报道体裁不够丰富,信源也较为固定。COP15是国际性大会,国内主流媒体需要提升国际化视野,多关注全球议题,多接收来自社会各界的信息。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都多个主体联动方有可能完成。大众媒体具有迅速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特征,媒体不仅扮演着“配合”行政动员、政治动员的角色,而且还应独立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弥补部分失效的行政动员、政治动员。[15]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物多样性报道主要是政府行为、传达政策的自上而下模式,这一特征在气候变化报道中也有强烈体现。

表2 媒体报道生物多样性议题的体裁列联表 (单位:百分比)

表3 媒体报道生物多样性议题的消息来源列联表 (单位:百分比)

有研究比较了中国与德国[16]、中国与日本[17]的气候变化新闻框架,据此发现,中媒以国家和政府为主要行为主体,德媒和日媒的报道主体较为多样、呈现上下并行的态势。从气候变化报道到生物多样性报道,《南方周末》的信源较为丰富,党媒代表《人民日报》和专业性媒体《中国环境报》的报道主体依然较为单一(见表3),尚未搭建好环境保护过程中各个主体、各种权力角逐的舞台,没有建立起科学家、工业界、政策制定者、NGO组织和公众的对话空间。

(三)报道主题

在编码过程中,由于有的报道不止有一个主题,因此首先考虑标题和导语的主题,其次考虑主题优先出现顺序,每篇报道只选取一个最主要主题编码。结果显示,三家媒体的主题存在区别,H4成立。三家媒体均没有道德框架、归因框架和不确定性框架,事实框架和政策框架最普遍(见表4)。事实框架中相当部分是会议报道、信息发布,比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开放》⑥《云南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⑦。政策框架与事实框架中会议内容和成果报道的区别在于,政策框架着重政策解读与分析,而事实框架仅描述事件。《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在发布政策的同时,大篇幅解读政策和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必要性,属于政策框架⑧。《云南多措并举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详细解读云南省近年来为监管自然保护地所实施的举措的依据和有效性,也属于政策框架⑨。人道主义框架主要是被访者从个人角度叙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自身、对家园、对全球的意义。《中国环境报》有一定数量的正义框架,涉及生态补偿、生态移民及脱贫攻坚问题。《中国环境报》《南方周末》比较关注经济框架,报道内容主要是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当地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

表4 媒体报道生物多样性议题的主题列联表 (单位:百分比)

(四)我国主流媒体生物多样性报道特点

1.中立而客观的报道

中国媒体没有陷入极端或绝对平衡困境,没有因为运用所谓的“虚假的平衡”报道手段反而使得具有争议性的科学话题更加扑朔迷离。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媒体在气候变化报道中偏好强调戏剧性元素[18],展现政治家与科学家、气候怀疑论者之间的冲突。尽管西方媒体比较多地采用不确定性框架展现出了科学具有争议的一面,但有美国学者认为,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界已达成意见一致性的程度要大于媒体的报道[19],气候变化是否可以从科学报道的层面澄清这些误解,还有待考察[20]。

当然,科学问题的不确定性导致各方对气候变化问题争论不休,而大众媒体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话语协商空间。[21]生物多样性问题包含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存在国家利益冲突、人类生存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之间的冲突。本研究显示三家媒体几乎没有表达冲突和争议,这不利于受众获取广泛而丰富的知识。

2.对生物多样性的报道不足且缺乏全局性

(1)相对于环境报道中最受关注的气候变化而言,生物多样性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在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导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诸多问题均没有受到该有的关注。[22]这一点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得到体现。尽管研究中的三家媒体都在COP15期间有明显的议程设置,但长期而言,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不高。以中国面临的几大环境问题为例,在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搜索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空气污染近三年间(2019年-2021年)全网数据,气候变化的报道530万余篇、生物多样性9万余篇和空气污染18万余篇,以此可以粗略看出三者的媒体曝光量的差异。

(2)生物多样性问题本是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但绝大部分报道都只涉及生物多样性本身,没有提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关联,与气候变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较少阐释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3.政策先行,科学性内涵不足

(1)政府主导,政策先行。与其他所有环境问题一样,比如气候变化、转基因食品、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议题也是一项公共议题,经历着从公众的、社会的、非政治的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的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然进入全球环境治理视野并蓬勃发展,这意味着其进入到公共政策层面,需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推动议题从非政治化走向政治化。[23]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其他环境保护利益相关方都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尽管国家作为公共政策层面的主导主体理应受到关注,但是媒体在生物多样性的报道中弱化了其他主体,这不利于全社会合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有调查显示,参与意愿及信心、环保参与度是影响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维度。[24]大众媒体在报道中应当注重唤起多元主体的参与意识,通过报道来调动各方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弱化了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科学性。尽管跨领域、跨学科,生物多样性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对于公众而言本身具有知识理解上的难度,同时也具有争议性和冲突性的特点。本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环境报》作为专业性媒体的代表是三家媒体中最重视科学内容的,但也仅有14.5%的科学框架(见表4)。受众覆盖面最广的《人民日报》鲜有科学主题报道,信源也较少来自专家学者。而相比国外气候变化的报道而言,国内对科学工作者在气候变化科研方面的报道较少,主题相对单一。日本的报道的主题更丰富,包含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的深度报道、日本科学界对气候变化进行最新研究成果、国外(主要是欧美)对气候变化进行的科学研究,以及研究具体数据资料等。[17]

(3)科学信息的传播瓶颈也是影响生物多样性议题报道框架单一的重要原因。尽管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议题对于全球生态系统意义至关重要,但是科学内容的复杂性、传播的有效性、知识理解的有限性都严重制约了这一类议题在公共舆论空间的建构过程。[23]讲述环境故事对记者的新闻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都很高。在美国,超过10%的环境新闻记者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教育背景,而中国同行该比例不足5%。[25]中国媒体应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记者,遵循科学报道的一般原则,与国际接轨,在科学、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多层面与世界沟通。

四、研究结论

(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环境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其严重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6](P.39)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主权国家政府为单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达成的《人类环境宣言》首次确定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中国秉持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保护环境上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果有目共睹。在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进行了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定主体功能区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举措,从优化国土空间、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等方面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在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前,周恩来总理提出并审定了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27]从彼时起,就奠定了我国环境保护要依靠全民参与的基调。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家话语体系中不断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8]环境治理应当是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构筑“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19]媒体作为其中的重要因素,媒体是否报道、如何报道环境问题,将环境问题的产生、解决的责任归结于哪一方,都影响着多元主体的判断。

然而,中国媒体的生物多样性报道有明显的精英化、强调政府主体责任的特征,这与气候变化报道的特征一致。郑保卫等指出,媒体作为沟通的桥梁,是绝佳的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理念、号召环境保护行动的场所。[19]发挥好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帮助树立先进、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全社会认识到“我”是环境保护的主体,也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对于我国多元主体积极融入全球环境治理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二)讲好中国环境故事,携手共建生命共同体

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角来看,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界限正在消融[29],国内的媒体报道已经不单是具有国内传播的功效,也是需要融入世界潮流的重要部分。因此,我国媒体讲述的环境故事不仅是面向国内受众,也是面向全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30]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直面本国问题和全球热点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建设是突破抽象国家形象塑造,给出自主性的“中国方案”,向世界提供新的知识生产的重要突破口。[31]中国向全球号召共建生命共同体,既沿袭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也符合当今中国发展规律和世界发展潮流。生命共同体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全面的过程,媒体作为向全球展示中国形象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一环,其环境报道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言之,讲好中国环境故事,媒体仍有诸多提升空间。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叠性、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还是关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媒体的报道要体现人文情怀,要具有国际视野,恪守中国立场。同时,媒体工作者应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准确地展现科学信息,把握科学研究最新进程,用更为人性化的方式,向受众提供更有深度、更具创新性、更为丰富多彩的内容,以赢得海内外民心。

注释:

①参见:《中国获得《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办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0/content_5146242.htm,2016年12月10日。

②参见:郭小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2009)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曾繁旭、戴佳、郑婕《框架争夺、共鸣与扩散:PM2.5议题的媒介报道分析》,《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8期。

③参见:蒋朝晖《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中国环境报》,2021年10月12日。

④参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昆明宣言>》,《南方周末》,2021年10月13日。

⑤参见:孙秀艳《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治屏障》,《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2日。

⑥参见:《<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开放》,《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0日。

⑦参见:陈克瑶《云南严打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中国环境报》,2021年9月29日。

⑧参见:《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中国环境报》,2021年9月30日。

⑨参见:蒋朝晖《云南多措并举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中国环境报》,2021年9月29日。

猜你喜欢

议题气候变化框架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