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森林生态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3-07-06解婷婷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森林知识点教学模式

解婷婷

(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面对面单向传输式现场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当前,融合传统课堂现场学习与网络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1].它借助于各种教学平台的支持,运用在线课程、慕课等一系列网上教学资源,以学生课程学习效果提升为教学目的.同时,混合式教学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成果数据化,这不仅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目前,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多数集中于单一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在线教学App的使用或者是慕课的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混合[3-5],这些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优越性,却不能充分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广的有效性,也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雨课堂作为一种集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智慧工具,将现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PPT与微信公众号相融合,增强了师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认同,也促进了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6].目前,在智慧课堂建设的背景下,雨课堂既能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各环节的密切衔接,丰富线下课堂教学的单一性,也使得线上教学模块呈现多样性,具有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景等一系列的功能[7].因此,近年来,雨课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杨芳等[8]采用雨课堂与慕课应用相结合的模式,对“生活英语听说”课程进行了实践教学;石媛[9]基于雨课堂的平台,构建了大学英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发现这一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达到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目标.然而,这些研究仅限于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方面,雨课堂目前也只是在线上教学中进行了简单的实践,如霍倩等[10]采用了雨课堂直播的方式,对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付勇军等[11]采用雨课堂直播与其他教学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功能材料”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发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目前针对雨课堂在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中的应用还较少.

近几年,随着线上教学的广泛开展,雨课堂既能实现在线直播的教学功能,也能在在线教学过程中及时检查每个学生的听课效果,更便于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视频进行回放收看.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对同步教学幻灯片提出“不懂”反馈和参与弹幕式课堂讨论[12-14],教师针对学生不懂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解答.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雨课堂在课前或课后发布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课后测验等,学生随时都能登录雨课堂进行预习和测验.雨课堂会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下来,对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课后完成作业、课堂参与等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教师由此可以得到客观的分析结果.因此,基于雨课堂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都能在线学习的简便快捷特点,本文采用雨课堂进行森林生态学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为高校教师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1 基于雨课堂的森林生态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图1 森林生态学课件学生预习情况

1.1 课前

教师根据当节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教学PPT.搜集相关的视频、图片还有文献等资料,通过雨课堂将相关的学习资料及时推送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内容,对有疑问的内容在该张幻灯片下面点击“不懂”按钮.教师通过雨课堂微信小程序及时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见图1).

1.2 课中

在无法进行线下课堂教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雨课堂的在线直播(语音直播或视频直播)功能进行教学.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雨课堂针对学生课前不懂的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可以对某一个知识点展开讨论.在在线直播或线下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利用雨课堂中的随机点名、限时作答和投稿等功能加强课堂的互动性,也可以利用雨课堂中的腾讯会议链接与学生进行逐个互动,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在在线教学过程中,对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利用雨课堂中的板书功能进行书写,从而达到与线下课堂教学板书一样的效果.

1.3 课后

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将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手机完成并提交,雨课堂根据学生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学生也可以通过雨课堂的在线直播功能回放视频或相应的其他视频、课件等资料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最后,教师通过雨课堂的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

2 基于雨课堂的森林生态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秋季学期,分别对森林保护专业的2019级76名学生、2020级92名学生和2021级142名学生开展了森林生态学雨课堂的教学实践.如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这一章节,教师在授课前将制作的“预习课件”推送给学生.

学生通过手机微信中雨课堂公众号对相关课件、视频和发布的任务等内容进行学习,及时了解该章节所要讲解的内容.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预习资料中有针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测试习题,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雨课堂后台反馈的预习结果能够反映出学生预习时的难点部分,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课上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也便于学生对预习时的不解之处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学习.图2为森林生态学雨课堂课前预习发布及反馈图.

在线上直播教学中,学生通过雨课堂的二维码或者课堂暗号进入课堂签到,这可以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本次课堂的出勤情况,及时查看未到学生名单,如图3所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功能在课间休息时对学生进行随机点名,避免了传统教学通过点名册点名费时的弊端.在线上直播教学或线下课堂教学时,教师和学生的手机终端不仅会同步显示PPT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在所讲PPT中插入相应的测试题目,在讲完一定的教学内容时及时向学生发起限时作答,学生则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在线解答.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普遍掌握较差的内容随堂进行再次讲解,而且通过雨课堂限时作答功能避免了过去提问式回答只能针对某一个学生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在每次课程结束后,雨课堂会通过微信发布课堂总结报告,方便教师查看学生到课详情、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名单、习题作答数据、不懂反馈情况和互动情况等,准确了解本次课程的相关情况(见图3),并根据这些反馈结果对预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通过在线直播教学,雨课堂能将每节课的讲课视频自动录制下来,学生可以利用课后闲暇时间对相关教学视频进行回放,对不懂的内容可以多次听讲与消化.图4为在线直播教学数据图.

图2 森林生态学雨课堂课前预习发布及反馈图

图3 森林生态学雨课堂课后总结数据图

在课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对前期所学重点知识进行阶段性测试,学生可以在课后时间作答.通过阶段性测试(结果见图5),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对掌握较差的知识点进行再次讲解.学生在测试结束后,可以及时查看测试成绩,并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与回顾;也可以随时查阅答案解析,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纠正,这就避免了传统教学通过纸质试卷进行课堂测试费时费力的问题.

图4 森林生态学雨课堂在线直播教学数据图

当课程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批量导出本课程的相关学习数据,包括学生的签到情况、课件预习情况、答题情况等数据(见表1).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初始时设置的过程性评价考核指标,依据雨课堂中导出的相关学习数据,真实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相关数据丢失或主观判断有误等弊端.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对不同年份同一课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雨课堂教学的利与弊,而且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

图5 森林生态学阶段性测试结果图

3 基于雨课堂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优点分析

3.1 缓解了课时少、内容多的压力

对于森林保护专业的学生来说,森林生态学的总学时只有32学时,其中包括8学时实验,但教材共有14章,有限的学时使得课堂教学举步维艰,教师很难完成全部相关教学内容的讲授.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无法讲授的知识点,通过推送“微课”“慕课”等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采取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通过雨课堂的讨论区进行发布,学生在线参与讨论,教师适时进行总结与解答.通过对森林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雨课堂开展线上讨论,既缓解了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面对教师产生的紧张感与羞涩感,也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10];同时,学生在线上讨论环节中也可以各抒己见,而不会出现课堂讨论中因为各种原因不发言的尴尬局面.总之,这种教学方式既缓解了课时少、内容多的压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2 解决了森林生态学部分教学内容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

森林生态学部分章节中存在大量数学公式,如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的种群增长率以及数量动态存在大量的数学公式,这使得课堂教学中,即使教师对数学公式中每一个参数进行了解释,通过板书在黑板上对公式进行了逐步推导与计算,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些公式很难被及时地消化与吸收.相对于次,雨课堂的线上直播教学可以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讲解内容逐字逐句地录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公式也可以通过雨课堂的板书功能进行逐步的推导,即使学生在线上教学中不能及时消化,课程结束后也可以通过视频回放和下载推导板书等方式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再一次的消化吸收,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消化[15].对于比较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大多数学生会在课程结束后对此次课程的授课视频和板书进行再次回看,考核也发现学生对存在数学公式的教学内容普遍掌握得较好.因此,雨课堂的视频回放和板书功能与课堂教学的优点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使学生的课后自主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3.3 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

森林生态学是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大一学习阶段基本没有接触专业课程,因此,在刚学习专业课程时,课堂表现比较沉闷,即使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也不会主动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在利用雨课堂进行线上直播教学时,学生使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课程的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发送弹幕、讨论、不懂标记等功能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调整线上教学的内容.教师在线上教学时可以通过连麦或者雨课堂中腾讯会议的方式,随时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线上听课的专注度;在线下课堂教学时,同样也可以采用雨课堂的相关功能,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定时答题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通过雨课堂发送红包的功能给予一定的鼓励.

通过2020—2022年三届学生的森林生态学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发现雨课堂的众多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比较活跃,课堂教学形式也更多样化.同时,通过3年学生期末成绩的对比来看,学生的平均成绩从2020年的78.1分到2022年的80.8分,提高了3.5%,这说明利用雨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

4 结语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目前已经被业内逐渐接受与采用.通过雨课堂在森林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其课前推送预习任务、课上签到、课堂互动和随机测试等功能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雨课堂能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基于雨课堂的森林生态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森林生态学课程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为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森林知识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