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国初期景德镇瓷雕艺术题材的革新
2023-07-06侯雪鹤
侯雪鹤
(山西工商学院,太原 03000)
1 前言
陶瓷雕塑是中国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之一。景德镇瓷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清代《南窑笔记》记载:“新平之景德镇,在昌江之南,其冶陶始于季汉……而至隋大业中,始作狮象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1]可见早在隋代,景德镇瓷雕就以供御的形式受到了皇室的关注。到了宋元时期,景德镇逐渐成为天下瓷业的中心,随着影青釉、青花、釉里红等装饰的采用,瓷雕艺术逐渐朝多样化发展。及至明清,彩绘艺术与瓷雕逐渐融合,景德镇瓷雕艺术攀至巅峰,题材上以神佛居多。据《饮流斋说瓷》载:“瓷制佛像,有立者,有坐者,半手袒褐,持宝塔诸法具,各有意态,亦颇足参禅悦。”[2]在清末至民国的社会大变局中,景德镇产出了不少瓷雕精品,但难以阻挡瓷业整体衰落的趋势,瓷雕艺术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寒冬。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瓷雕艺术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重新焕发生机,获得了跨时代的发展。在1957 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国家正式提出了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提高”的六字方针,并厘定了以“适用、经济、美观”为基本原则的设计诉求。在此基础上,景德镇瓷雕艺术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革新,然纵观学界,相关研究却暂付阙如,这一缺憾促成了本研究的缘起。
2 封建题材的禁用
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凋敝,瓷雕行业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去迎合当时官僚、买办、资本家的喜好。在瓷雕题材选择上,“极大部分是反映封建迷信的神佛与鬼怪,或反映资本主义色情狂的淫荡春宫,在日用装饰等雕塑上也都表现了腐朽丑恶的资产阶级低级趣味,如灯台、花插、烟灰缸等,都配上了庸俗的裸体女人像,甚至连挂钩也塑上了半截裸体女人等充满了色情的东西。”[3]该段对彼时瓷雕业态的描述虽在字里行间受意识形态影响较深,但仍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雕塑行业的市场面貌。与此同时,建国前的瓷雕艺术并未受到中央与各级政府的支持与扶助,许多艺人在创作思想上受到统治阶级观念的压迫与排斥,他们的生活也常常受到威胁,甚至被迫放弃创作生活去从事糊口的生涯,例如“瓷雕艺术家徐顺元就因此精神失常,长期流浪乞食,杨海生曾流落到农村种菜”[3]。虽说该时期出现过一些优秀的瓷雕艺术作品,但题材的单一化、同质化较为严重,在题材的选取上仍未跳脱出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世俗享乐的向往,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丫鬟小姐、神仙活佛的题材意象较多,诸如“马上发财”、“马上封猴”、“长命富贵”、“五子登科”、“官上加官”等带有封建色彩的题材在市场中广泛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政府曾多次对各瓷厂、合作社提出禁止创作封建题材产品的明确要求。1953 年1月,由中央文化部拨出专款,建立了景德镇市陶瓷馆,展出了景德镇历代和建国初期的优秀瓷器与瓷雕,在展出的瓷雕作品中,封建迷信的内容与形象被彻底杜绝,题材多为歌颂革命领袖、民族英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劳动人民的形象。1955 年,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贯彻推行,中共景德镇市委向陶瓷工业战线上的职工发出了“陶瓷质量迅速登上世界高峰”的号召。在这一号召的鼓舞下,景德镇瓷器雕塑行业打破了仿古、临摹的风气,与此同时,新政府亦成立了专门针对雕塑题材选取的审核小组。在多方努力下,景德镇在1955 年下半年基本“澄清了封建迷信的画面、雕塑形象……许多新的作品不但设色调和、形象生动,而且表现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题材非常广泛”[4],自此,带有封建色彩的瓷雕题材被正式取缔。
3 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
如前所述,顺应时代的需求,带有封建色彩的瓷雕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反映现实题材的瓷雕艺术则取而代之成为了新的主流。1958 年,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在美术家座谈会上称:“所有艺术形式,只要它能把时代的精神面貌反映出来,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5]他呼吁艺术界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敢于求变,敢于在艺术上打破常规,勇于革新,在“似古”的基础上寻求变革,指出任何一位艺术家都应以超越前人为奋斗目标,而以下三个典型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则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
3.1 政治军事题材
随着现实题材瓷雕的逐渐兴起,瓷雕在满足人们日常陈设、实用的基础上,还扮演着对政治政策进行宣传的重要媒介。瓷雕界有关“如何更好的为政治服务”的讨论不绝于耳,在纵观诸多观点之后,笔者发现彼时的艺术家似乎更认同于从侧面去表现瓷雕的教育意义,他们认为过分强调“当前重大事件”的题材是“片面的、狭隘的”,采用多种风格、题材、形式来表现党和国家的政策才是最为合适的宣传教育方式。[6]如图1 所示,以曾山东大师所作《边防战士》瓷雕为例,该作品刻画了人民解放军骑马注视边疆的瞬间神态,从侧面展现了战士忠心耿耿保卫祖国的崇高形象。与之类似题材的瓷雕作品还有《工农联盟》、《光荣参军》、《军民一家》、《长征途中的宣传员》等等,它们均通过展现军人、工人、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场景达到了宣传普及国家政策的作用。
图1 边防战士(曾山东作)
3.2 工人农民题材
1952 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我国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好转,工、农业建设工作开始全面展开,反映工人、农民热切开展生产工作的雕塑题材逐渐兴起。如图2所示,周国桢大师的作品《流浪者》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了城市化建设的高效率,该作品主体为两只用紫金釉彩饰的狗熊,描绘的是大熊刚坐定在一个锯断的树桩上,正抓起一个旅行用的水瓶准备喝水,却又张开嘴把头朝向另一个方向,小熊则抓住一个小袋子,畏缩的伏在大熊的腿上。当时的人们将该雕塑解读为:“两只熊望向的地方,是一大片森林,升着缕缕炊烟,开发区的劳动者正在如火如荼地砍伐树木建立新城,他们砍、锯树木的声音惊住了这两只熊,大熊所坐的树桩代表着昨天工人们的劳动,大熊的水瓶和小熊的布袋正是昨天伐木工人忘我劳动后的遗留物件,深刻反映了山区建设的劳动生活和建设风貌。”[7]
图2 流浪者(周国桢作)
3.3 群众日常生活题材
建国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瓷雕艺术不再为社会中上层人士所独享,随着艺术品受众群体的日益广泛,反应人们日常生活的雕塑题材层出不穷。如图3所示,《庆丰收》瓷雕作品刻画了三个演奏鼓乐庆祝丰收的村童,反映出农村孩童的快乐生活。“田头学习”、“读报”、“打麻雀”、“小孩放炮”等以人们日常生活为蓝本的雕塑主题亦非常丰富,反映出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图3 庆丰收(王雪如作)
4 传统艺术题材的创新诠释
中国传统的人物画,尤其是工笔重彩人物画,对人物的体态、形象、表情、衣纹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一规律也直接影响到了瓷雕中传统题材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一成不变的定式。例如塑造美女形象,大都是鹅蛋脸型,“柳叶眉丹凤眼,希腊鼻子樱桃唇”,在女性人物的刻画上往往追求“纤弱”、“秀丽”,而武将则需通过缩短其颈部以塑造出其“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的形象,诸如此类的“定式”不一而足。到了建国初期,景德镇陶瓷艺术焕然一新,专注于传统题材瓷雕艺术的艺术家们逐渐抛开了前人对人物塑像的固化理解,开始有意识地去改变传统题材的表现方式。如图4 所示,以曾龙升大师所作《天女散花》瓷雕为例,“天女散花”是我国绘画、工艺品中的常见题材,其形象一般都是双手捧花篮、足踏祥云,几乎成为了不变的模板,像苏州博物馆所藏清顺治款青花天女散花碗便是该题材的传统体现。而曾龙升大师却突破了千百年来的传统,采用了新的构思来诠释这一传统题材,一改天女“手捧花篮”的造型,将天女本身也装进花篮中,以此来“象征天女是花的化身、幸福的化身”[8],为传统题材开辟了新的道路。又以图5 所示《花木兰》为例,作者打破了花木兰以往“鞍马戎衣”的陈旧形象,创造性地将衣纹组织提炼,融汇为一体,抓住了木兰“西阁更衣”的新装一瞬,通过新颖的故事情节与精湛的轮廓线条处理重新塑造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形象。诸如此类对传统民间故事进行重新塑造与创新的作品还有《打狼》、《武松打虎》、《盗仙草》、《牧童吹笛》、《三岔口》等等。
图4 天女散花(曾龙升作)
图5 花木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雕塑艺术作品无法同绘画艺术一般通过层层纵深的人物与景致来戏剧性地表现故事情节,展现连续的动作,该特点使得雕塑艺术必须在创作过程中把握人物的瞬间姿态,来完成情感的表达。建国以前,瓷雕艺术往往以单体人物(“观音”、“达摩”、“太上老君”等)或以单体人物组合(“三星”、“八仙”、“十八罗汉”等)的形式来表现题材,而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或鸟兽)有机组合的复合式瓷雕却少之又少,仅见一些如“刘海戏蟾”、“站凤观音”、“嫦娥思凡”等以神话故事为蓝本的定式题材。建国后,雕塑艺术家们开始更加注重瓷雕人物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通过多个“人物”的呼应关系来展现故事情节,为传统瓷雕艺术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剧烈的变革使得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意趣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得景德镇瓷雕艺术在题材与风格的选择上出现了全新的时代特征,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反映现实生活的瓷雕题材逐渐取代带有封建色彩的瓷雕,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与此同时,传统题材亦在众多瓷雕工匠的努力下得到了新的诠释,为景德镇瓷雕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