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数学区域的应用

2023-07-06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兰埔幼儿园赖翠琴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题教研生活化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兰埔幼儿园 赖翠琴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成人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感性经验提升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投放数学区域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真实的生活情境,将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并结合幼儿所熟知的、每天都会遇到的数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生活情境的数学区域材料。教师发现幼儿非常乐于操作、摆弄、探究这些材料,并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获取了数学关键经验。同时,教师通过对生活化材料和数学区域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生活化教育意识。

生活化材料在数学区域的应用意义

1.创设园本化、生活化的数学区域操作活动

区域活动是我园园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设丰富的区域材料并为幼儿提供更优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在课程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将生活化材料与数学区域活动有机融合,开发出了一套具有系统性的园本化、生活化数学区域操作活动,以期从新的角度丰富我园区域活动的内容。

2.提升教师生活化数学教育的意识和策略

生活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一种新趋势。通过对生活化材料和数学区域活动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参与课题教师的生活化教育理念、数学教育生活化意识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课程的开展有效增强了其在一日生活以及其他主题和游戏活动中的生活化教育意识,并习得生活化区域材料的制作策略。

3.有助于幼儿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深度学习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生活化材料,亲身感受、操作体验,从而直观地获得数学方面的关键经验——这有助于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数学区域的应用策略

一、理论学习,转变观念

研究初期,课题组召开课题启动会议,主持人为全体课题组成员详细解读课题,使其了解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重难点、实施步骤等。为了深入了解数学领域的理论知识,教师们仔细研读相关文献论文、书籍,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霍力岩主编的《数学: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幼儿园领域课程指导丛书《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等,并细心地为每一章节做上标识,以便后期查阅。

二、规划实施,有序推进

1.课题小组长由副班老师担任

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课题小组长由副班老师担任,一来可以减轻班主任的事务工作,二来可以有效调动副班老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实现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制定课题行事历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我们结合每学期教研计划制定课题行事历,让教师们对课题研究时间节点成竹在胸,进而使课题有序开展、按时推进(见表1.课题研究行事历)。

表1.“生活化材料在幼儿数学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行事历

三、问题导向,研修并进

1.基于问题开展多元化的教研活动

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针对性教研活动。小组教研、级组教研与全园大教研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迅速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⑴建立生活化数学材料柜,投放低结构和高结构材料,鹰架幼儿区域自主活动。在级组教研“如何建立生活化材料柜”中,教师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数学关键经验研讨投放的生活化材料内容,以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例如,日历、钟表、车牌、商品价签、数字拼图、快递纸箱、食谱、统计表、电影票、高铁票、大米、骰子……都是幼儿开展探究活动极好的材料。根据研讨出来的结果,教师们不断完善班级的生活材料柜,为幼儿开展区域自主游戏提供材料支持(见表2~3.各年龄段幼儿的数学关键经验及材料投放清单)。

表2.小班幼儿数学关键经验及材料投放清单

表3.中班幼儿数学关键经验及材料投放清单

⑵以“世界咖啡”教研模式探究开展生活化材料主题课程实施的路径,构建幼儿的数学核心经验。在大教研“生活化材料创造性地运用在数学区域活动中的问题解决”中,我们利用“世界咖啡”教研模式,以探究主题“我的电影院”为例,让全体教师了解课程实施的路径,共同学习各年龄段幼儿的数学核心经验,进而制定生活化材料应用于幼儿数学区域活动的实施方案。各级组派代表点评其他级组成员的分享内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总结出生活化材料在幼儿数学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策略:第一,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为幼儿探究做好准备;第二,改变活动方式,以园本课程探究建构式课程为主,充分调动幼儿的探究欲望;第三家园配合,发动家长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素材,实现家园共育。

⑶基于问题解决、区域联动的方式引发幼儿自主游戏。幼儿主要通过和材料、同伴、教师的互动来进行游戏,而如何充分运用环境中最重要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投放、使用、观察、引导则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大教研“生活化低结构材料在数学区域活动中的应用问题解决”中,教师们通过各班主任分享的生活化材料探究实录和配套家庭观察记录,研讨生活化材料如何和其他区域融合进而开展探究活动,以帮助教师寻找目前区域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支持性策略。

⑷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化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在大教研“生活化材料理解和运用中的问题解决中”,教师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只有生活化材料柜中才有生活化材料吗?怎样有效利用这些生活化材料?第二,生活化材料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都有哪些?怎样以材料为引子运用关键经验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怎样挖掘材料的更多价值,进而从“面”到“线”进行深度探究?

通过教研,教师们充分挖掘身边的生活化材料资源,如利用幼儿园的座机,整合幼儿园的电话资源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教师鼓励幼儿调查用10元钱可以为好朋友买什么礼物,引导幼儿以这个活动为契机学习简单的统计、计算等,从而促进幼儿深入探究与学习。

2.自制高结构玩教具,以丰富幼儿的探究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自制玩教具,幼儿对这些玩教具非常感兴趣。但如何把教师的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智慧?为此,园内组织开展了利用生活材料自制数学玩教具的比赛,大家对自制的玩教具进行互评,并提出修改意见,充分发挥玩教具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幼儿在数学区域中的学习和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3.及时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为其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依据和经验

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各项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充分利用生活化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关键经验,并将其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及时记录幼儿在操作材料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及时给予支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案例1:在生活化材料柜中,幼儿对收集回来的扑克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名幼儿被扑克牌背面的图案所吸引,并告诉老师他发现扑克牌背面藏有秘密,问老师有没有发现。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自己的发现,而是鼓励幼儿介绍他发现的秘密。幼儿一边操作一边得意地说:“老师,你看我的扑克牌上有很多图形呀,把它们拼在一起就会有更多图形。竖着拼在一起,两个半圆就变成了一个圆形;横着拼在一起,两个三角形就变成了一个菱形。”老师又问:“那都有什么图形呢?”幼儿再次认真地观察并回答:“有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老师追问:“你能告诉我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吗?”幼儿回答道:“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一个菱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分两半变成两个半圆。”

案例2:在区域活动中,菲菲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身高和垒起来的泡沫砖一样高,并开心地喊来老师和同伴们一起看。

老师:“哇,真的是一样高呢!那你有几块泡沫砖那么高呢?”

怡霖:“我来数一数……我有18块泡沫砖那么高。”

老师:“你们用泡沫砖测量完身高以后,怎么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呢?”

图1.幼儿探究照片

图2.家长为幼儿拍摄的观察照片

怡霖:“我们可以说菲菲有18块泡沫砖(单位数量)那么高。”

豆豆:“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式把大家的身高记录下来。”

怡霖:“我们再去找点小朋友来测量身高吧!”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当幼儿发现问题后,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操作生活材料直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关键经验,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为其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依据和经验。教师从实际生活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记录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在教研过程中,教师及时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同时通过分享个案记录挖掘记录的闪光点,并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再针对具体问题调整完善,这有助于促进教师观察、反思、调整等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家园共建,开发资源

1.提高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教育活动得以延伸

家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有效补充,同时可以多元化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请家长根据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的关键经验,在家进行家庭观察记录。如,中班桥桥爸爸带桥桥外出游玩时看到地上有很多落花,有黄花风铃、紫荆、木棉花和小菊花,桥桥对地上的落花很感兴趣,就捡起来玩,还把它们分别装进篮子里收集起来。桥桥爸爸则利用收集起来的花让桥桥数一数、算一算,进行5以内的分解与组合,引导桥桥感受数与量的关系。家庭记录可以促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方面的活动——让家长共同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丰富了课题研究的资源。

2.制定表格模板,引导家长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录

课题组设计了统一的家长记录表模板,方便家长记录,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依据。(见表4.家低结构材料庭观察记录表)

表4.低结构材料家庭观察记录表

应用生活化材料的收获

1.教师方面

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转变,能更加主动地把“要我做”转化成“我要做”。教师熟练掌握各年龄段幼儿的数学发展目标,善于把目标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使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更强、思路更清晰。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对幼儿操作材料的表现进行观察、反思,进而调整策略,并以个案记录表的方式进行记录、总结、归纳分析,使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利于观察儿童、读懂儿童、支持儿童。通过开展园内分享及姐妹园所的课题经验分享交流会,各级组、各班级的教师取长补短,让园内的典型案例在级组、全园乃至姐妹园所中得到推广。

2.幼儿方面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幼儿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敢于尝试,与同伴积极探讨交流,发展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操作材料,幼儿学会了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感受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其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增强,良好的学习品质逐步养成。

幼儿在操作生活化材料时,都是在区域活动中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的,这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更加直观地感知身边的“数学”,习得更多的数学关键经验。

3.家长方面

课题实施有效促进了家园间的沟通、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家长在育儿方面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育,捕捉幼儿的学习点并加以引导,巩固孩子的数学关键经验——在家里,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晾晒衣服时,让孩子根据衣服的数量准备相应数量的衣架;根据家人的数量准备进餐时相应数量的碗筷;去超市购物时,让孩子参与计算价格、统计商品……这些家庭教育活动都是幼儿园教育的补充,也是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之,在数学区域中投放生活化材料时,教师可以提供个别化支持与引导,这样更容易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猜你喜欢

课题教研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