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欧美黑杨
2023-07-06
我生长在洞庭湖区,从小便听父辈们说起这里的故事,知道这片充满诗意的水土经历过无數变迁。而在我成为记者的几年里,也在这里亲眼见证了很多的故事。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跟一场声势浩大的砍树行动有关。
从2018年的11月1日到12月初,短短一个月,洞庭湖核心保护区内的9.5万亩欧美黑杨全部砍伐完毕。曾经繁茂的欧美黑杨林,一棵不剩。我们看到的是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中,一场速战速决的胜利,但你们不一定知道这背后有多少幡然醒悟、决绝割舍和日夜坚守。
彭正军,沅江市莲花岛村的村主任。村里曾有2000多亩欧美黑杨,是村集体主要的经济来源,每年有30多万元的收入。砍掉它们,无疑给村里留下经济上的“伤口”。从欧美黑杨的业主,到普通的村民都是一片反对声。
50多岁的彭正军,当时刚刚入党一年,曾经亲口承诺要带着乡亲们发展产业过上更好的生活,却在上任没两年时,就要号召村民们亲手端掉村里的经济支柱,这对他来说真是无异于挖掉心尖儿上的一块肉啊!
一开始他不甘心,去咨询林业局的专家,种树能有什么污染呢?欧美黑杨成材快,3到4年就能用作造纸原料,5到8年就能用作家具建材。林业局的专家回复他,树是好树,可是种错了地方。杨树种植,采用的是耕种方式:开沟、抬垄、除草、治虫。湿地逐渐变成林地,水鸟变成林鸟,化学药剂的使用更是会让湿地水质承受不能承受之重。过去的10年间,因为种植黑杨等行为,洞庭湖湿地面积减少了24万亩。湿地作为地球之肾,能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维持自然生态健康平衡。它的减少,又何尝不是养育我们的这颗星球的剜心之痛呢!这场砍树行动,看似是给当地经济增添伤口,其实是为我们曾经犯下的错误贴上一张张创可贴。听完这话,彭正军恍然大悟!“经济上的损失,我们还可以想办法。但是环境的损失,我们很难弥补,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他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劝说。
一个响应彭正军的,是一名叫作张移发的黑杨业主。他有6000多亩黑杨树,总投资上千万,原本计划第二年回本,往后每年能有可观的收入,却不想遭遇了这场砍树潮。张移发说他不懂大道理,他只知道小时候常见的成群的黑天鹅、白琵鹭,他的儿子却没有见过。张移发主动请来油锯师傅,亲手放倒自己的第一棵杨树。油锯一拉,从一侧锯出楔形,再从另一侧贯穿锯下,20多米高的杨树随之倒下。他说:“你看这树长得多爱人啊,但是洞庭湖治理是为了下一代,我必须砍掉它。”为了加大砍树的进度,张移发四处协调工人和运输的船只;村民们看在眼里,也纷纷自愿前来帮忙,多的时候,40多号人同时开工,每天就在船上吃住。最终,欧美黑杨的清理行动,提前20多天宣告结束。
如果不是亲历整个过程,我也许永远不会理解,为什么把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称为一场战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我们曾经对大自然索取无度,然而一次次的教训告诉我们,自然生态资源其实是“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的。
砍完黑杨后,我问他们,你们没了生活来源,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他们说:“只要是对环境有害的,我们都不会再做了。我们不再种什么了,把湿地好好养起来,开发生态旅游。明年你再来这看看,这里美着呢!”
我相信这句话,也期待这句话。以后每年春天,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这片宝贵的湿地静静待着,就十分美好。
(文/任婕)
任婕,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记者、编导,在新闻一线坚守8年,尤其擅长聚焦扶贫、生态、文化、历史等领域中青年个体的理想光芒和光辉时刻,记录个体行为背后的时代大命题。作为核心创作人员,参与制作了《不负青春不负村》《我的青春在丝路》《时光的旋律》《燃烧》等重点项目,多次获湖南广播电视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