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机制探讨
2023-07-06吕凯白曙光张一飞王晓欢
吕凯 白曙光 张一飞 王晓欢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分析导师和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现状,围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和协同机制,分别对校院层面、导师层面及辅导员层面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
在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不断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是高校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在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导师与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工作现状
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还存在着部分环节未完全打通,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而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教育主体是谁这一核心问题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亟待得到解决。
1、导师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意识不足
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中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按照固有的研究生培养思路,不少从事研究生培养的高校工作者认为“第一责任”仅仅局限于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培养,甚至存在“导师学术负责制”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负责制”等狭隘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师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意识,就会导致导师权威性的优势在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辅导员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时则显得权限不足。归根结底,就是导师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工作协同意识不足所造成的。[1-5]
2、导师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制度不健全
首先,从高校管理来看,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的制度和政策还不够完善,对于此项工作的职责划分,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培养没有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其次,部分高校存在“大学工”的工作模式,将本科生、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归为一体,并未设置专门的研究生辅导员岗位。按照教育部不低于1∶200的设置要求,辅导员在管理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工作量较大,很难区别对待研究生,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针对辅导员和导师考核与激励相对独立,例如对导师的考核针对学业和科研水平进行评价,对辅导员的考核则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展开。这从目标导向和激励效果体现上导致了各管一摊的情况。
3、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不足
当今时代,信息数据来源渠道更加直接化、碎片化和多元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情况在研究生群体中更为突出。很多大学生习惯用视频、语音、图片、文字等方式表达自我。这增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数据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应该深度融合研究生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局限于面对面、点对点的交流和教育。相比较而言,导师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预测大学生思想动态并适时干预与引导的能力,相对要弱于辅导员。这就要求导师和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各种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处理、统计、分析数据,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形成正确的认知,全方位建立预警机制。
导师及辅导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
1、校院层面
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所提出的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及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高校校院两级要有完善的全员育人体制机制。针对当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现实情况,为了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为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从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方面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三全育人”体系,明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与导师的职责。明确要求导师和辅导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长效机制。这一过程中,导师和辅导员更要提高站位,以知促行,切实增强做好“三全育人”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要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奖惩体系。对于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和导师,在评奖评优、岗位聘任、职称晋升、待遇發放等环节给予足够重视。要定期开展对导师和辅导员的师德师风教育,学术不端行为警示教育等活动,对于出现相关问题的导师和辅导员,要严肃问责,追究责任。
第三,要开展和搭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平台。组织学术活动和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专题教育,让辅导员参与到学生课题组的组会当中,导师参与到学生的党团活动中,真正了解和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要开展针对辅导员和导师的专题培训、座谈交流,做到取长补短。
2、导师层面
导师是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的教育者,有别于本科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具有更频繁和直接的特点。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导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师德师风作为导师遴选时的首要条件。[6]导师的师德水平,是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有利于导师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品德。能够不断激励研究生向导师看齐,并将这种意识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从而全面推动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最终实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第二,导师要转变只关注研究生科研进展的固有观念和研究生的学业才是“导师负责制”的固化思想,做到思政政治教育和学业教育并重。在学业指导过程中,导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要善于从学术指导中捕捉并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契机、开发教育元素。专业课的教学和指导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到专业知识的传授中。牢固树立研究生群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三,导师要具有必要的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辅导员技能。面对当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导师还要适应和掌握必要的研究生所惯用的学习手段。[7]导师能够从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和及时化解思想矛盾、排解心理压力,对异常情况及时干预。要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规划,激发他们生活与学习的热情。对于临近毕业的研究生,导师能够开展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遵守职业操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辅导员层面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要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负责协调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完成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实施等具体工作。面对研究生群体时,辅导员更是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群体,但是,研究生在读期间,与其接触更多的则是其导师。所以,这就要求面对这一情况时,辅导员要更多地参与到研究生管理过程中,[8]才能发挥其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第一,辅导员要了解研究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形式上与本科生的区别,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研究生群体在面对心理问题、学业问题、职业规划时,其思考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行为方式与本科生会有较大不同。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提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尤其是要细致对比和区分本科生与研究生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研究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便于开展工作时更有针对性。
第二,面对辅导员队伍中人员不足的现实问题和辅导员对研究生专业不了解的现状,需要补充完善辅导员队伍。设置兼具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助教、助管岗位,抽调选拔热爱辅导员工作的本专业的高学历博、硕士青年教师从事专兼职辅导员工作。这就要求这部分青年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这部分导师完成研究生向教师身份的转变时间较短,更熟悉和了解研究生群体的行为方式,同时具备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后,能够事半功倍地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第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第二课堂中的育人职能。[9]第二课堂在研究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可以通过实践的形式对研究生开展思政教育,在增强实践水平与能力的同时增强研究生的道德品质,把思政教育渗透进实践之中。从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方面考虑,第二课堂可以提升和锻炼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这一职能在辅导员身上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开展课题工作。同时,导师也应参与到这一环节中,提高工作成效。
结 语
党和国家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已经明确,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要落实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要求高校通过不断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做好改革,肩负起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托。
参考文献
[1]王湘云:《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逻辑及实效性研究》,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9-45页。
[2]穆城利:《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原则》,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1):19-24页。
[3]蔺伟、王军政、纪惠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论析》,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1):48-53页。
[4]吴广良、陈文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导师——辅导员协同育人体系探究》,载《中国冶金教育》,2021(3):96-97页。
[5]蒋晓倩、胡晓梅:《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载《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9):30-35页。
[6]刘嘉敏:《新时代完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重维度》,载《教育理論与实践》,2021(3):9-13页。
[7]刘丁畅、郝桂:《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框架——基于高校党委研工部门视角的考查》,载《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1):5-8页。
[8]任丽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有效机制的探索》,载《教育教学论坛》,2018(40):57-58页。
[9]袁志平、朱丹:《第二课堂实践育人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载《知识经济》,2021(2):72-73页。
作者简介
吕 凯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熔模精密铸造
白曙光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政教育
张一飞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研究生管理
王晓欢 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