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宫校外少先队建设路径探究
2023-07-06白岩
白岩
在青少年官、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场所建立少工委是促进少先队组织建设的改革创新,是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第一家成立校外少工委的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探索校外教育活动育人的融合路径。
一、筑牢活力根基,建立校外少工委工作制度
活动中心自成立校外少工委以来,扎根校外教育传统,遵循少先队组织建设要求,制订了《少先队北京市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工作规程》以及《少先队北京市石景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工委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建立校外少工委工作制度,溯本求源,夯实基础。
在工作规程中,牢牢把握少先队政治社会化方向。聚焦主责主业,突出政治要求,将少先队育人目标与校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打造校内外互为补充、有机联动的少先队工作体系,提升少先队员在校外少先队组织里的归属感和光荣感。
在实施方案中,建设少先队育人格局。以挖掘校外教育潜能、激发组织活力为工作思路,于校外少先队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四个维度落地实行,全过程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二、盘活社团资源,完善校外少先队组织队伍建设
从组织建设上,结合各类社团学科特点、队员人数等因素,建立小队、中队和大队。小队由5至13人组成,设正副小队长;中队由两个以上的小队组成,设正副中队长;大队由两个以上的中队组成,成立大队委员会,由7至13人组成。截至目前,朗诵团、合唱团、舞蹈社团、现代乐团、民乐团、武术团等成立8个中队,近30个小队,完成校外少先队组织基础建设。
从队伍建设上,建立以校外社团中队辅导员为主体,以家长、优秀退役军人、“五老”等社会各界力量为重要支撑的校外辅导员队伍。活动中心少工委成立以来,先后举办了“少先队队会培训交流会”“少先队活动课培训交流会”“调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等活动近十场,加强社会工作管理,大力提升校外少先队辅导员水平。
三、创新活动样态,打造多维实践教育活动空间
以基础硬件为立足点,开展校外少先队阵地打卡活动。活动中心建成区校外少先队队室、少先队活动室、少先队队角、少先队文化廊等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实施的阵地打卡行动充满趣味,“红领巾奖章”打卡报到机制为少先队员争章提供更专业、更多元的平台。
从社团资源找创新点,开展红领巾新闻媒体实践活动。活动中心引入北京电台媒体主持人担任媒体辅导员,打造一批红领巾小主播、红领巾小记者,服务全区各中小学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建设发展。“党史云广播”线上发布音频“青春之声学党史”和“红领巾电台学党史”音频。近万名队员参与其中,制作近200份党史宣讲作品,引导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创意展演”同样在舞台上高质量呈现。活动中心遴选各具特色的作品,完成长征精神宣讲、京西模式口抗战广播剧、疫苗接种宣讲、少先队知识科普、五四精神广播剧等8个题材的精品节目展演,体现着当代青少年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擔当。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点,大力提高队员综合素养。活动中心校外少工委广泛组织社会调查,动员全区128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关爱他人,关注社会。2022年,评选出金质98份、银质78份优质选题。内容涵盖保护环境、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后冬奥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等诸多方面,调动了广大青少年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活动中心加强同社会的联络,积极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做好准备,如人工智能社团举办“科技智慧改变生活”项目训练、声乐舞蹈队成员参加全球音乐联盟展演等。在2022年北京市校外少先队活动课征集展示活动中荣获优质课程的荣誉,是对活动中心少先队社会化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四、发挥组织活力,促进校内外与家庭协同育人
活动中心校外少工委由党政领导、大中队辅导员、志愿辅导员和家长代表等共同组成。家长和社会教育人士参与到校外少工委建设中来,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需求带到校外少先队组织。在少代会、少工委等组织制度中,各方共同商议、建言献策,打造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同时,少工委对接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体验课程,增强校内外与家庭的互动;对接社会实践资源,成立志愿服务队,扩大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空间。在校外少工委的协同作用下,校外少先队组织活动被激发,少先队员积极为社区和社会奉献力量,热情高涨且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