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2023-07-06何旭
何旭
区域化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领域、新模式。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既是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直接体现,同时对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国企自身的改革发展也大有裨益。针对当前区域化党建开展过程中面临的特色不够明显、引领作用不强、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结合党建实践提出了塑造区域化党建品牌、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丰富区域化党建模式,以及打造高素质党建队伍等解决对策,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在区域化党建中彰显作为提供了一定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目的之一就是将国企的党建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优势,更好地履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职能作用。相比于以往的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区域化党建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开放性、网络性等特点,可以将相对松散的党组织结合成为党建“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党建质量。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将丰富的党建经验、新颖的党建模式、优秀的党建人才,作为推动区域化党建高质量开展的核心动力,最终实现区域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存在的问题
1、区域化党建的特色不够明显
区域化党建面向的对象是驻区的基层党员职工,这部分人群以“90后”为主,他们对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党建活动有着更高的参与度。国有企业在助推区域化党建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定期开展特色鲜明、主题丰富的党建活动,可以吸引党员职工积极配合、踊跃参与,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建育人价值。从调查情况来看,区域化党建缺少明显的特色,没有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其开展效果也会大打折扣。[1]例如,驻区党组织直接照搬国有企业的党建模式,而没有充分考虑驻区的实际情况,也没有整合、利用驻区的一些特色党建资源。这就导致驻区的党建内容、党建模式高度同质化,成为制约区域化党建高质量开展的主要障碍。
2、区域化党建的引领作用不够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对于驻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党员职工思想觉悟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2]目前来看,区域化党建对驻区中心工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还有待加强,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阻力。分析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驻区党组织对中心业务和市场形势的了解不够深入,片面关注党建,而忽视了业务。由于党建与业务相互割裂,导致党员职工忙于生产任务而很少参与党建活动,成为制约区域化党建高质量开展的主要原因。其二是缺乏便捷、高效的区域化党建平台,导致驻区党组织与基层党员职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区域化党建只关注表面形式,而未能融入业务实践,造成区域化党建引领作用的弱化。
3、区域化党建的模式相对单一
国企党建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党建模式,才能对党员职工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在党员职工积极配合的过程中,让国企党建得以高质量开展。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也要将这一成功经验推而广之,才能保证区域化党建取得预期成效。从调查情况来看,区域化党建仍然存在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党建内容以学习教育为主,许多党员职工的积极性并不高。当然,也有一些区域党组织尝试借鉴其他地区的党建模式,但是忽视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导致新的党建模式并未取得预期成效,难以在驻区推而广之。
4、区域化党建的人才质量不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领导班子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将成为决定党建成效的重要因素。从整体上来看,国有企业在助推区域化党建的过程中,虽然也会从党委班子中选派一些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到区域党组织指导工作、分享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问题。例如,领导干部的流动性较强,缺乏归属感,对驻区党建情况、业务情况等缺乏深入的了解。这种情况下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各项计划不能推行,党建模式缺乏创新,不利于区域化党建质量的提升。
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的优化路径
1、突出特色,塑造区域化党建品牌
国有企业要想开展好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和优势党建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党建模式,塑造区域化党建品牌,才能减轻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中的各项阻力,保证党建取得实效。总结来说,区域化党建品牌的塑造离不开以下两个要素:
一是整合利用区域内的党建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都可以为党建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必要的素材和无尽的灵感。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要在深入调研、多方走访的基础上,熟悉该区域有哪些优势、特色的文化,并围绕党建工作的开展需要,让文化传承与党建教育相统一。为了实现党建教育的常态化,国企区域党组织也要投入时间、精力建设好党建基地,使基层党员能够就近参加学习、接受教育,实现政治觉悟、职业素养、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区域党建基地应实行“1+N”共享运行模式,通过实现党建资源共建共享,为区域内党员群众提供各项配套服务。[3]这种1个基地、N种服务的模式也成为区域化党建的特色之一。
二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交流、借鉴的基础上将优秀的区域化党建经验和模式推而广之。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优秀党组织示范带动区域化党建的活动,从多个区域挑选出优秀党建活动案例,号召区域党组织成员集中观看、深入讨论、交流经验,并对照自身寻找不足,制定改进方案,确保在今后的党建活动中可以补齐短板,实现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的渐进式提升。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区域化党建模式,组织开展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区域化党建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將党建活动品牌树立起来。
2、强化引领,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国有企业在助推区域化党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好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以党建为载体,将党的新理论、新政策及时传递到基层;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党的建设与中心业务相结合,发挥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让区域化党建与区域性业务有机融合,要求国有企业要扮演好两个角色:
其一是当好“先锋官”。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区域的投资方,经过前期开展区域市场调研,以及后期进行区域项目运营管理,对驻区单位的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基于这一前提,在助推区域化党建开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要发挥自己的先导优势,肩负起“先锋官”的角色任务,主动寻求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的着力点。例如,国有企业的驻区党组织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展开走访调查,了解党员群众在日常工作、业务开展中面临哪些困難、遇到哪些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区域化党建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其二是当好“排头兵”。国企党组织应当树立成为区域内党组织“排头兵”的决心和觉悟,将自身在党建方面的经验优势,转化为区域化党建活动的开展优势。在切实提高区域化党建成效的同时,更好发挥党建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为了承担好“排头兵”的责任,国有企业的党委和区域党委要加强联系,共同构筑“开放式”党建工作平台,打破双方之间的信息屏障,在经验交流、资源共享中不断提升区域化党建效果。[4]在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大力帮扶下,区域化党建力量也会持续壮大,进而在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3、注重创新,丰富区域化党建模式
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质量,要求区域党组织必须树立创新思维和发展眼光,不断丰富区域化党建模式,这样才能吸引年轻的基层党员踊跃参与党建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以党建促发展的效果。新时期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实现党建模式的创新:
其一是线上与线下融合。针对以往区域化党建多以线下的理论学习、思政教育为主的情况,区域党组织要培养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的线上模式,充分利用党建云、党建APP、党员微信群等多种线上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组织开展各类党建教育活动,真正实现党建常态化。例如,区域党组织以党员微信群作为开展党建工作的载体,交流工作经验,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热点问题。这种线上党建工作模式,一方面减少了对党员群众的工作或业余时间的占用,随时随地即可开展,客观上提升了党员群众配合党建、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虚拟环境下每一名党员群众都可以畅所欲言,更有利于深入交流。
其二是理论与实践融合。如上文所述,区域化党建最终是要服务于国有企业中心业务开展的,这就决定了区域化党建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宣讲的层面,而是要落到实处,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成果。例如,在每年11月9日“119消防日”这天,组织开展消防知识竞赛、消防实战演练等一系列党建活动,让党员群众能够熟悉各类消防知识,掌握消防技能,养成安全生产的意识和习惯。[5]
4、培养人才,打造高素质党建队伍
新时期的区域化党建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到党建与业务两不误。区域党组织应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建人才队伍:
第一,严格党员选拔标准,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围绕国有企业的中心工作分解制定考核指标,以定性分析、定量考核的方式,综合评价基层青年群众的工作表现。同时,还要观察青年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以及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等。在多方考量的基础上,选拔优秀的青年人才入党。这些来自于基层的年轻党员,既有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同时又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根据区域党组织的安排履行好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使命,成为联系群众和区域党组织的“桥梁”,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开展以及国有企业的区域性业务发展提供了积极帮助。
第二,培优配强党建领导班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质量,必须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决策水平,做好统筹协调,为区域化党建的开展提供宏观层面上的大力支持。例如,区域党组织在开展党建活动时,经常会因为时间上发生冲突,进而党建让位于业务的情况。有时候生产任务紧,既定的党建工作计划被推迟,导致党建实效大打折扣。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做好统筹调配,让党建工作能够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结 语
区域化党建的开展水平,不仅决定了国有企业区域性业务的开展成效,影响了国有企业整体的经营发展,而且也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国企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区域党组织应按照国企党委的统一安排,同时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下区域化党建客观存在的问题,采取增强区域化党建特色、培养区域化党建人才、丰富区域化党建模式等一系列解决对策。在开展高质量区域化党建的过程中,让党员群众的思想觉悟得到提升、职业素养得以加强,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为国企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彭欣、马志宜:《学区制改革背景下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策略的实践研究》,载《中国教育学刊》,2021(1):34-36页。
[2]徐勇、刘喜发:《区域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载《三晋基层治理》,2021(3):62-65页。
[3]贾珊:《济南市长清区以区域化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探索与启示》,载《区域治理》,2022(41):41-42页。
[4]阮兰:《“三位一体”区域化党建:社会治理转型下基层党建的新模式》,载《区域治理》,2022(37):44-46页。
[5]薛小荣、杨云元:《区域化党建视阈下营商环境的政治优化与生态治理》,载《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3):116-117页。
作者简介
何 旭 陕西建工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国企党建和领导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