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023-07-06王景华

新西部 2023年6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中华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基础形成和建构起来的唯物主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落地生根并获得丰富和发展。这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既是对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为我们不断在实践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发展,才能落地扎根并且根深叶茂。为此,我们就需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基础形成和建构起来的唯物主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落地生根并获得丰富和发展。这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而且,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曾言,“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社会主义的现代中国虽是旧邦新命,但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同样需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国既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各方面条件和资源,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这其中也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是中国的共产党,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植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的国家,当然应该重视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重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儒释道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因素对于中国社会结构、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这也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具有高度契合性,是二者相结合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现实地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可能,根本还在于二者都蕴含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实践要求的思想要素和成分,并且这些不同要素和成分之间具有契合性而使它们能够相互融合贯通,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

历史地看,中国自鸦片战争起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面对我国民族危亡,在各种主义、各种思想、各种道路和各种现代化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的条件下,适应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和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的需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作为现代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作为反思和批判西方各种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建构起来的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仅揭示和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而且为寻求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点亮了前进的灯塔。这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提供了可能性条件。

从特征看,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包容性,这根本上决定了中华优秀文化也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包容性。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在道德伦理生活中的生命安顿而极为看重“践履”,注重“知行合一”,有经世致用、看重“效验”和“明证”的悠久传统。这与马克思主义主张从经验出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确证理论的客观真理性等思想有契合性。这使得这两种异质性文化能够在实践活动的开放性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相互吸收,促进彼此融合贯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智慧结晶,也的确蕴含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实践要求的思想要素和成分。例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思想观念就蕴含着人人平等、以人为本等的相关适应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想要素和成分,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建构起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等观念的重要体现,同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思想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现实性条件。

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党带领人民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不断生成和发展,积累了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经验,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验启示。

第一,坚持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实际需要和实践要求,以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历史任务为导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适应中国现代化的实际需要和实践要求,以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历史任务为导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目标,是我们党在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性总结出来的首要重要宝贵经验。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

从创立毛泽东思想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到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证明了我们党在此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选择。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再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可以看到,正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才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现代化实践,从胜利走向胜利。

第二,坚持在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基础上,基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契合性,促进二者相结合。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我们应当用“扬弃”的辩证法批判地总结和承继从孔子到孙中山的珍贵遗产。这是我们学习历史遗产的任务。①为此,我们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完全割裂中国历史的文化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简单地尊孔读经及相应地纯粹全面复兴儒学的文化保守主义,而是要在审察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及其局限而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知之明”的高度自觉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实际和具体的社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解读和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历史事实也是如此。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鉴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主张的历史地具体地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与《汉书·河间献王传》主张的“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思想方法有契合性,我们党以前者为指导,对后者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丰富深化了它的内涵,更强调人们要遵循事物的规律性、客观性来对待一切事物的方法和态度,并由此形成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鉴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主张处理相互矛盾事物之间的一般与个别或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要秉持平衡协调的适度原则的思想方法同朱熹主张在“性即理”基础上把握、协调和遵循五伦五德的“中庸”的思想方法有契合性,我们党以前者为指导,对后者进行了创造性改造,重新诠释和解读了它的内涵,更强调人们对于一切事物发展规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地全面把握和坚定遵循,以及对一切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及各个事物之间关系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全面把握和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进入新时代,鉴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人民主体论同老子在《道德经》中主张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的道德教化思想②有契合性,我们党以前者为指导,对后者进行了重新诠释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更强调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回应人民期盼,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三,坚持把创新理论成果纳入我们党的思想理论体系中,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

坚持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并以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创造形成的当代“实事求是”思想纳入到毛泽东思想中,使其成为了毛泽东思想实践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此后,它也逐漸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形成和建构的适度原则的思想与其他相关思想,一起运用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分析和考察中,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把形成和建构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到诠释和解读同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当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的内涵,促进了我们党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注释

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12-13页。

②《老子道德经注》,[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134-138页。

作者简介

王景华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认识研究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中华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