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镌刻在纪念碑上的故事

2023-07-06陈小玮

新西部 2023年6期
关键词:照金游击队边区

陈小玮

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在当时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立红色政权、组织武装群众、开展根据地建设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坚强的革命骨干,为此后进一步开展陕甘边革命斗争创造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物质基础。

照金纪念馆背面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座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纪念碑。碑高33米,寓意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33年;碑体采用简洁的柱式结构,寓意照金是西北革命的源头与支柱。纪念碑基座四面的浮雕以“建党”“建政”“建军”和“军民的鱼水深情”为主题,展现了陕甘边照金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历史功绩。

红二十六军的创建为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是西北地区最早的一支由党中央授予正式番号的正规红军队伍。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此后,西北地区先后爆发了清涧、渭华、旬邑等数十次武装起义,尽管都失败了,却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培养并锻炼了一大批武装斗争的骨干,积累了斗争经验,为后来创建红军和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刘志丹、谢子长总结了兵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搞革命武装,依靠在旧军队里的合法地位招兵买马是不行的……还是要走井冈山的道路”。

1931年9月,刘志丹偕马锡五等来到南梁地区,将分散活动在合水、庆阳山区的赵连璧、杨培胜、贾生财三支武装集合起来,在合水太白附近的倒水湾进行了整编,建立起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陕甘边境游击队(亦称南梁游击队)。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由于中国工农红军冲破第二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向陕西等八省提出了“在某些武装斗争已经成熟的农民区域,集中力量发动农民斗争,一直到游击战争”的任务。11月20日,中共中央又指示中共陕西省委加紧组织农民运动。12月5日,中共陕西省委依据中央精神,作出了《关于目前陕西党的中心工作的决议》,指出各级党组织集中力量领导农民斗争,积极准备开展游击战争。

1931年10月下旬,晋西游击队渡黄河转战至南梁地区与南梁游击队会合。不久,部队改称为“西北反帝同盟军”。1932年2月12日,在正宁县三嘉塬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这一年的元宵节之夜,谢子长率领陕甘游击队秘密抵达照金,趁反动民团喝酒猜拳、狂欢作乐之际,迅速收缴了他们的枪支,向群众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红军为穷人办事”的革命道理,拉开了创建照金苏区的序幕。

1932年3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报告中共中央,申请陕西组建正式紅军的番号。4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陕甘边游击队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决议指出:建立完全有战斗力的政治上坚定的红军及陕甘边苏区,在当前中国的特殊条件下,是第一等的任务,并批准陕西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四十一师。

1932年6月1日,《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创建陕甘边新苏区与游击队的工作决议》指出:该部番号暂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独立团,再扩充成四十一师,并提出了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新的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的三大任务。

6月10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北方六省委代表会议。26日,通过了《开展游击运动与创造北方新苏区的决议》,强调北方党的基本任务是创造与发展陕甘边新苏区,将红二十六军锻炼成强有力的红军。

12月上旬,中共陕西省委派省委常委杜衡来到游击队组建红二十六军。20日,杜衡在宜君杨家店子(今属旬邑)召开党员会议,他指责刘志丹、谢子长等执行了“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并宣布将谢子长、阎红彦、刘志丹、杨重远“开除出部队”,并给谢子长留党察看三个月、阎红彦严重警告的处分,并严命谢、阎速赴中央“受训”。后来在谢子长、阎红彦和广大干部、战士的要求下,刘志丹和杨重远才得以继续留在部队工作。

22日,在转角镇(今属旬邑)召开的军人大会上,选举王世泰为红二团团长。24日,举行授旗仪式,宣布红军陕甘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杜衡任军政委兼红二团团政委,郑毅任参谋长,刘志丹任政治处处长,杨重远任参谋处处长,刘约三任经理处处长,杨琪任管理处处长,史克寿为共青团书记。红二团下辖骑兵连、步兵连和少年先锋队,共200余人。红二团成立后,确定在陕甘边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红二十六军成立之初,就特别重视红军部队的政治教育,指令党员担任政治委员或政治指导员,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央精神,用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官兵头脑,保证了党对红军部队的领导。

为解决政治、军事和技术干部奇缺的困难,1933年春,红二团在照金创办了随营学校,校长由李杰夫担任,汪锋任政委。随营学校一方面教给学员文化知识、讲授革命道理,另一方面还对学员进行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迅速成长,为红军培养了后备骨干力量。

1932年12月27日,红二团攻占焦家坪,消灭反动民团60余人。之后,红二团进军香山寺一带,打土豪,组织农民分粮。没收分配寺庙粮食二三千石,用于赈济灾民。在此基础上,红二团发动群众,组织贫农会和群众武装赤卫军,开辟了香山和九保两个游击区。接着,红二团直入旬邑、淳化边界,歼灭了数处反动民团,使红色区域扩大到照金、薛家寨地区。1933年1月中旬,红二团向西发展,帮助地方党组织先后建立了旬邑、照金、香山、宜君、芋园五支游击队,为照金苏区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陕甘边区特委、边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1933年2月2日,金理科在给中共陕西省委的报告中建议省委马上派干部到边区建立特委,派一批政治和军事人才到游击队工作,并派得力的同志担任特委的军委负责人。

尽管没有看到中共陕西省委对这个建议的答复文件,但据张秀山回忆,为了加强党的领导,适应苏区迅速巩固发展的需要,中共陕西省委提出了设立苏区各级党政军组织的紧迫任务,并先后派金理科、习仲勋到照金具体筹备。

3月8日,在红二十六军的帮助下,中共陕甘边区特别委员会在照金兔儿梁成立,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书记金理科(李逵),习仲勋为特委军委书记兼共青团特委书记,李妙斋、史可寿等为委员。

3月上旬,中共陕西省委就陕甘边游击队指挥问题给红二十六军发出指示信。这封信根据陕甘边区已有5支游击队的情况,指示红二十六军成立指挥部,指挥边区耀县宜君一带的游击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在指挥部之下应有一中心部队,作为生成正式红军的骨干。

中共陕甘边特委和红二十六军根据省委的这个指示,于3月中旬在兔儿梁成立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李妙斋任总指挥,习仲勋任政治委员。总指挥部下辖照金、耀县、旬邑、淳化、宜君等21支游击队。

为提高边区游击队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特委对各县游击队进行了整编:对于不遵守纪律,匪性难改的人员,予以遣散;淘汰了个别成分严重不纯,纪律松弛的游击队;开展政治教育和纪律教育,建立政治工作制度。经过整顿,虽然陕甘边游击队的数量下降了,但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在配合红二十六军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理科在主持特委全盘工作的同时,在特委和红二十六军支持下,前往照金附近的高尔塬、小池一带开展活动,逐步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和贫农团等群众组织,建立起游击队第六支队。他还到淳化县北部的十里原、马家山、城前头、铁王等地建立、恢复党组织,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民联合会、贫农团,组建起淳化游击队,在领导特委一班人为创建和发展照金苏区工作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

面对此前因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就“马上平分土地,结果使中农恐慌,富农逃跑”的问题,习仲勋带领人一个村一个村地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地宣传革命道理,启发群众的觉悟。在群众觉悟提高的基础上,组织农会、贫农团等群众组织和赤卫队、游击队等地方武装。

1933年初,照金地区各村普遍建立了农会组织。农会一般设主任一名、委员若干,均由有革命觉悟的贫苦农民担任。如芋园村农会主任王文强,房上村农会主任马长贵,陈家坡农会主任王满堂,韩家山农会主任李三少,黑田峪农会主任杨玉财,碌碡坪农会主任李龙发,大崖子农会主任张老五,老爷岭农会主任潘克军、朱贵,金盆村农会主任潘克顺、丁月良,北梁农会主任陈开榜、白明礼等,都是贫苦农民出身。

群众发动起来后,建立红色政权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3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给红二十六军的指示信中指出,边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经过了红二十六军的争取和带动,有了不同的发展,群众斗争更广泛地开展起来,斗争更深入了,群众自发联合起来消灭豪绅地主的统治,已达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阶段。边区革命委员会,在现时条件之下,立刻由農联、游击队、共产党、红二十六军代表共同组成,革命委员会必须执行一切政权的任务。

4月5日,中共陕甘边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照金兔儿梁召开,大会由陕甘边特委主持,红二团参加。在这次大会上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选举雇农周冬至为主席,习仲勋为副主席兼党团书记。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下设经济委员、粮食委员、文化教育委员、内务委员、土地委员、肃反委员及赤卫军总指挥部等人员和机构,工作机构驻在薛家寨。王满堂任土地委员,姬守祥任粮食委员,杨在泉任经济委员,王万亮任肃反委员。

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的中心任务是“开展游击运动,扩大苏区”,并颁布了各种法令,实行分土地、分粮食、分牛羊、戒烟、戒赌、放足等政策。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领导农民横扫反动的保甲民团系统,摧毁国民党的基层政权机关,破除一切反动制度。在桃渠原、香山、芋园、老爷岭、马栏川、七界石一带相继建立了24个公开或秘密的基层革命委员会,选举了一大批有觉悟、有威望的群众骨干担任红色政权的领导职务,颁布革命法令,建立革命新秩序。

乡村革命委员会一般由乡主席和文书组成,下辖各行政村革命委员会及各自然村,行政系统比较完备。以金盆乡为例,乡革命委员会设在金盆村,主席为崔金有,文书隋得浪。乡革命委员会下辖三个行政村革命委员会,胡巷村主席为南吉祥,窑沟村主席为白栋章,房上村主席为马长贵。

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根据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各区乡普遍建立群众性武装组织,如农民赤卫军和少年先锋队。农民赤卫军和少年先锋队经常站岗放哨,保卫红色革命政权,肃清潜藏的敌特分子,维护革命秩序,配合红二十六军和游击队开展游击战,向红二十六军和游击队不断输送优秀分子。

金盆乡赤卫军曾在苏区边缘的胡家巷、高山槐一带设置哨卡,盘查过往的可疑行人,先后捕获数名敌密探,多次击退了前来骚扰的反动民团,维护了苏区的革命秩序。

1929年,旬邑、耀县一带发生大旱,群众一直缺粮,生活非常困难,分粮斗争非常符合群众的要求。照金地区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大地主和寺院手中,失地农民和灾民以租种土地为生,收成微薄,佃租繁重,生活艰辛。1929年后,连年灾荒,山东、河南、四川、山西以及关中大量灾民涌入,照金地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更加强烈。1933年春,陕甘边区党政领导机关和照金地区各乡村党、政机构以及群众团体,根据中华苏维埃政府《土地法》,组织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陕甘边区党、政、军负责人习仲勋、李妙斋、周冬至、王满堂等亲自带领干部深入乡村,和基层干部一起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土地分配的意义和政策。宣布没收一切地主、反动富农、寺院祠堂的土地,各村根据具体情况分配给农户。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还根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法令,宣布废除了地主阶级强加于农民身上的佃租、欠债和反动政府的一切苛捐杂税。

土地革命运动极大地调动了照金苏区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如照金群众中掀起了参军热潮,先后有30多名优秀子弟参加了主力红军,有百余名热血男子、青年妇女参加了地方游击队,其中很多人在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献出了生命。

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积极推行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实行生产互助互帮自救,鼓励群众努力增产增收、改善生活。1933年春夏之际,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薛家寨山下的享子沟建立起集贸市场,不仅方便了周围群众,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红军的生活和其他必需品,从而打破了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活跃了苏区经济。

随着照金苏区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红军、游击队除开展武装斗争,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领导群众分粮、分地,组建地方武装外,也非常重视苏区文化建设。除了前文提到的红二十六军的随营学校外,为活跃战士们的生活,红二十六军在战斗的间隙和休整期间,经常开展一些小型文艺活动。在对广大农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时,以顺口溜、快板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建立政权和土地分配运动,照金苏区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其大体范围以薛家寨为中心,东到胡家巷、高山槐,西至黄花山、七界石、马栏川,北迄断头川、伍房川,南到桃渠原、高尔原、老牛坡,方圆数十里,横跨耀县、旬邑、淳化等县边界。

薛家寨是照金苏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薛家寨距照金镇约5公里,海拔1600余米,山体巨大,绝壁拔地而起,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相传古时薛刚反唐曾在此屯兵练武,故而得名为薛家寨。

接近山体顶部依次横贯着四个自然天成的岩洞。从山下仰望,5个寨子壁立千仞。站在四五号寨子山梁前端,向下鸟瞰,山下秀房沟、黑田峪过往行人则一目了然。薛家寨大洞能容上百人、小洞能容几十人。一号寨子设有哨卡, 由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守。二号寨子设立了红军医院和被服厂,主要由妇女游击队员照料伤病员和缝制棉被军衣。三号寨子作为兵工厂,为红军修造枪械,配制炸药,并自制研發了一种威力极强的土炸弹——麻辫手榴弹,这种武器在后期的薛家寨保卫战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四号寨子最为偏远和险要,是边区指挥部和后勤仓库的所在地,刘志丹、习仲勋等就经常在这里研究部署边区工作。陕甘边根据地照金中心时期,薛家寨既是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同时也是红军和游击队的后方基地。

刘志丹、谢子长率陕甘红军游击队到达照金时,群众对红军不了解,以为是匪兵,或躲或藏。红军用实际行动树立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照金秀房沟刘氏说,“红军游击队初到秀房沟时,大伙以为是粮子(旧军队)来了,吓得人都跑光了。回来后,一锅搅团吃完了,一缸酸菜吃没了,但鸡蛋还在罐里,一个没少,桌子上还放着钱,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队伍。”

红军在集市上严格执行买卖公平原则,坚持“要先让群众买”的规定;付工钱请群众参加“红军寨”的施工、以及做军鞋等任务。同时,积极宣传,让群众对红军有了深刻认识,他们主动要求参加红军,义务运送粮草、筹集物资经费、修建工事、打造堞墙、提供情报、协助作战等,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伤员,并为部队送信、放哨、洗衣、磨面、当向导。有的还无偿捐献个人财产,甚至牺牲了宝贵生命,全力支持红军队伍建设。出现了“红军妈妈”“娃娃游击队”“妇女游击队”和“乡村农民游击队”等等,给红军以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为党的队伍作出了突出贡献。

杨玉财家住在薛家寨下边的亭子沟,红军上下寨都会经过他家门口。据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寨上原是当地人朱吉祥和其父修身养道的地方。他们在四号洞里供奉着泥塑山神像,在三号洞里挂着一块木制金匾,每天进香。红军在照金一带打游击时,朱吉祥父亲已经死了。朱吉祥看到红军纪律严明、打富济贫,十分感动,主动要求参加游击队,并献出寨洞作为红军的营地。

红军上寨后,便开始了山寨建设。首先加固了前哨门、后稍门(也叫北稍门),筑了碉堡,设岗放哨。然后从三号寨洞开始,给一、二、三寨洞打堞墙。作为农会主任的杨玉财是少数几个自始至终参与打堞墙的,整整干了几个月。寨洞周围全是石头,没有土,他们就一篮篮地从别的地方担土,一夯一夯地打实。附近很多群众都上寨打堞墙,热情很高,红军给付报酬。堞墙打好后,人在寨洞之间行走十分安全。为了方便上下寨子,游击队和群众一直把路从山下迂回修到山上寨子。经过一番建设,薛家寨成了照金苏区的大本营和指挥中心。当地人也将薛家寨改称为“红军寨”。

1933年,桂生芳从西安辗转到了薛家寨,他是薛家寨红军游击队“修械所”首批两个工人的其中一个。据他回忆:最开始他们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支。当时部队的枪支多是从西北地方部队和一些土匪队伍中缴获的,型号复杂,也比较落后,就这样的枪支也不是每个战士都能拥有的。由于没有工具,也没有原料,他们就跟着部队一边打仗,一边找材料。有了材料和工具,就立刻修,修好一批武器,就立即送回部队。

薛家寨修械所最多时期大约有六七十个工人,工厂十分缺乏原料,部队规定,凡是打仗用过的弹壳,必须收回,不管是长枪还是短枪,打几颗子弹就交几个壳,工人们把旧弹壳加工处理后再使用。除了在西安购买所需材料之外,他们还自己制造火药。火药是用土办法配制的黑色火药,把它装到弹壳里也可以打出去。他们还把香山寺里的铜元和铜钱搜集到薛家寨,熔化后制造子弹和手榴弹壳子。修械所还制造出了麻辫手榴弹,将一个弹壳绑上几根麻,再用一段铁丝压上几根火柴头,装在已经装好药的弹壳上,其外形似甜瓜,下边大,上端小,大头顶端有底火,上端安装一小环,手榴弹上的麻绳不仅便利携带,还起到手柄的作用,扔出去就响,有一定的杀伤力。在敌人四面封锁“围剿”的山沟里能够制造这样的武器弹药,是很不容易的事。

红军游击队袭击三原泾惠渠仓库时搞到了几千公斤黄色炸药,运回薛家寨就装成手榴弹、地雷。他们用土法制造的地雷,有拉火的,也有踩火的,杀伤力很大,成为红军游击队的“新式武器”,后来在保卫薛家寨的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红军和敌人展开地雷战,也是从这儿开始的。

薛家寨还活跃着一支陕甘边妇女游击队。这支有二三十人的女游击队,是红军被服厂的主要成员,除担负缝制红军和部分游击队服装衣被的任务外,还承担了浆洗纱布、照顾伤病员、站岗执勤等繁重任务。在薛家寨保卫战中,她们被敌人逼到山寨东北的石崖断壁上,视死如归,20余名战士跃身跳崖,壮烈捐躯。

反“围剿”斗争及陈家坡会议

1933年4月下旬,国民党陕西当局调集四个团及旬邑、淳化、耀县、三原、同官、宜君等六个县的民团,分路进攻照金苏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在杜衡的“死守照金”的指挥下,红二十六军连连受挫。杜衡去西安向中共陕西省委汇报工作,中共陕甘边特委、游击队总指挥部和红二十六军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二团转入外线寻机歼敌,金理科、习仲勋、李妙哉(斋)留在苏区,领导游击队、赤卫军开展游击战争。用内外两线的作战方法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5月下旬,红二十六军返回照金。对红二团的去向又在照金北梁召开了联席会议加以讨论。这次会议形成三种观点:杜衡认为红二团应离开照金苏区,南下渭华建立根据地;李杰夫提出,红二团应向北发展,离开陕甘边,到内蒙古建立党组织和革命政权;刘志丹提出,应当以桥山山脉为依托,坚持并扩大陕甘边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杜衡凭借其军政治委员的权力,强行作出红二团南下渭华的决定。南下行动不仅使照金苏区的领导力量严重削弱,也失去了主力红军的保卫。红二团南下不久即遭到敌人重兵围攻。刘志丹、王世泰等率领部队苦战一个多月,终因寡不敌众而兵败终南山。

杜衡在西安被捕并叛变,使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及关中、陕南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这时,国民党军又调集大批兵力前来围攻照金苏区。

习仲勋曾回忆说,当时我们困难极了,红二团南下时把我们地方游击队的4支枪也调走了。照金游击队只有四十多个人,枪不满30支,子弹很少。敌人对渭北、照金到处进攻,我们失掉红军主力的依靠,无处安身,吃饭都成了问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充满信心,坚持斗争。我们的方针是保存力量,以游击战保卫苏区。在淳化、旬邑、耀县一带及薛家寨的周围,我们发动群众壮大游击队,等待有利时机。

1933年7月21日,王泰吉率领杨虎城部骑兵团一千多人在耀县起义,成立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在陕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革命处于低潮时刻,这次起义使革命的烽烟又现出了耀眼火光。王泰吉起义后,中共耀县县委成立了耀县革命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耀县第三支队,后第三支队转入照金。由渭北游击队改编的红四团也撤到照金,再加上照金的几支游击队,人数达四五百人,枪300余支,增强了照金苏区的革命力量,中共陕甘边特委独立担负起了领导陕甘边根据地和红军的任务。

为扭转红二团南下失败给照金苏区造成的危机形势,1933年8月14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委员在陈家坡召开党政军联席扩大会议,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秦武山、军委书记习仲勋担任执行主席。在正确分析研究了根据地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之后,决定继续坚持和扩大陕甘边苏区,将红四团、抗日义勇军、耀县游击队三支武装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狠狠地打击敌人。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王泰吉,高岗任政委。制定了不打大仗打小仗、积小胜为大胜,集中主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战略方针。

部队集中行动后立刻显示了威力。8月18日,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指挥各支部队先在庙湾消灭民团夏玉山一部;21日在高山槐打败耀县雷天一的民团,并缴获一批武器;24日在让牛村消灭耀县民团一部;27日又成功偷袭柳林镇,再歼耀县民团一部。9月初,总指挥部率领各部西进彬县,在龙马、高村、柏子沟一带袭击当地民团连连得手。随后,又北上正宁锦村庙一带,消灭部分地主武装,缴获长短枪数十支及一批物资。这些胜利恢复了部分根据地,扩大了革命武装,提高了指战员们的革命斗志和胜利信心。9月中旬,总指挥部决定照金各游击队坚持根据地斗争,率领红四团、抗日义勇军和耀县第三支队去合水一带寻找战机。部队在合水固城川同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会合,巧夺旬邑县政府所在地张洪镇,消灭民团百余人,缴获大批物资。之后,红军返回照金休整。

总指挥部成立以来,抓紧敌人“围剿”间隙的有利时机,进行了许多巧妙的战斗,取得不少胜利,从而锻炼了部队,提高了战斗力,鼓舞了士气,为迎击反革命的进攻,创造了条件,准备了力量,为重建红二十六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永载史册

1933年10月13日,敌人向照金根据地中心薛家寨发动了大规模的正式进攻。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率领游击队、红军后勤人员奔向各处险要关隘,全力扼守,英勇拒敌。硬攻不行,敌人就采用偷袭战术。在石门工事和后山崾岘阵地之间的悬崖边缘有一道200余米长的长满小柏树的石缝,石缝上是陡立的悬崖,红军未曾设防。10月15日夜,敌军由叛徒陈克敏带领向山崾岘发起偷袭,红军阵地被突破。

在敌众我寡、腹背受敌的危急情势下,边区党、政、军领导人果断作出保存实力、分路突围的决策。一路由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张秀山、总指挥吴岱峰带领,向党家山方向突围。另一路,主要是特委机关和后勤人员,在秦武山、惠子俊、刘约三的带领下,向黑田峪方向撤退。

10月16日,照金苏区沦陷。国民党军队占领薛家寨以后,纵兵劫掠;反动民团和逃亡地主纷纷反攻倒算,屠杀革命群众,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周冬至、委员王满堂、王万亮等先后被敌人杀害,照金苏区陷入一片白色恐怖当中。

照金苏区沦陷后,陕甘边的红军主力和最后撤离薛家寨的各部北上到合水一带。为解决战略方向和今后的行动方针问题,陕甘边区特委和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于1933年11月3日至5日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会议总结了开展武装斗争和创建根据地的经验教训,讨论了部队改编、根据地重建等重大问题,确定了开辟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正确地解决了陕甘边根据地的发展战略方向这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为陕甘边“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的基本格局勾画了新的蓝图。包家寨会议标志着以刘志丹为代表的陕甘边党和红军在思想政治上进一步成熟,从而使陕甘边党和红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34年春,中国共产党在照金陈克敏民团内部成功地组织了兵暴,彻底摧毁了这支反动武装。1934年春夏,红四十二师经常到照金地区活动,极大地鼓舞了革命群众的斗志。中共党的基层组织、红色政权组织和群众武装组织逐步得到恢复和巩固,自此照金地区成为陕甘边根据地南区的一个主要区域。

照金苏区是陕甘边根据地整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照金苏区是红二十六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依托,是红二十六军发展壮大的可靠后方;在革命遭受严重损失的关键时刻,它又是积聚力量、复兴革命的基地,是红二十六军重新恢复,并走向壮大、走向胜利的坚强阵地。

以劉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与发展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进行了一系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立红色政权、组织武装群众、开展根据地建设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坚强的革命骨干,为此后进一步开展陕甘边革命斗争创造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物质基础。照金苏区对陕甘边、陕北乃至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永载史册!

猜你喜欢

照金游击队边区
照金精神的内涵
照金精神的形成
谒照金有感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照金颂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