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和油茶混交造林技术分析

2023-07-06侯桂凤

新农民 2023年18期
关键词:混交林桉树

侯桂凤

摘要:目前,我国的桉树林主要采用了人工纯林、集约化的造林模式。随着我国桉树人工林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不合理的栽植方法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单纯的无性系大规模造林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桉木与油茶混交在改善林地土壤,调节林分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防治病虫害等领域也发挥极大作用。据此,本文对国内桉木与油茶混交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归纳了桉树与不同树种混交的功能,并对桉树与油茶混交策略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桉树;混交林;混交效应

桉树是世界上主要的快速、高产树种,是国内人工造林的主要品种之一[1]。长期以来,国内桉树造林主要是用于生产纤维材和板材,造成了桉树的产业结构简单和低增值。由于工业方向的单一化,直接决定了其栽培模式与管理模式,这也是现今桉木争论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桉树造林规模较小,无性系单一,林木结构单一,抗病能力弱,经营强度大,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被一再提及[2]。研究结果表明,混交造林在林分稳定性、抗病虫害、林地生产力、综合利用等诸多方面,均优于单纯林地[3]。建设适应我国林地特点和水热条件的桉木混合林,对提高我国桉林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通过对桉树油茶混交林的效益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桉树油茶混交造林策略,以期提高桉树油茶混交造林成效率。

1 混交林的特点及优势

混交林是由两个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是一种与纯林相对应的森林。在自然森林群落中,以乔木为主要组群,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高[4]。在人工林管理中,一般按乔木类型划分为纯林和混交林,以简化管理[5]。在人工混交林中,以其优势树种为主要树种或靶树种,其伴生树种可分为次级或非靶材。人工混交林的建立有赖于主客观条件,既要确定目标树种,也要尊重自然法则。结合林地状况,确定混交林的适用性,混交树种的选择,混交方式和比例的合理选择。

混交林的培养对象应根据适地和适宜的原则进行选配,然后根据培养对象的构造方式要求选用混交品种。在选择混交树种时,要注意:(1)各树种的特性和造林过程,所选用的树木必须具有相辅相成的生态位,并具有优势;(2)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将自然植物成分用作混合树种,充分发挥人为栽培技术与自然力量的协同效应;(3)混交林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美学等经济意义,既能使主栽达到培养目的,也能起到护土、改土、增加景观多样性的功能;(4)混合种间不能与其主品种发生共患疾病,并要求其抗火性和抗病能力最好;(5)选择具有较强发芽能力和易于繁殖的混合乔木,以利于育苗、造林更新,并实行调控中间关系后,仍可重新造林。

2 桉树油茶混交效益

桉树油茶混交造林,不仅能够提高桉树油茶的生长效应,还能增强土壤肥力,对于提高桉树油茶的种植效益具有积极作用,具体如下:

2.1 生长效应

在对桉树油茶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调查中,邱方鸿在其调查中提出:在油茶和桉树混交林中,不论采用哪一种混交方法,均可使桉树胸径生长加速,对树高生长也有明显的影响。桉木和油茶混交方式在林分中具有显著的林冠层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光照,是培养大直径树种的一种较好的栽培方式。冯锦波对油茶和尾叶桉树的混交生长影响进行了试验,发现在不同混交方式下,林木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和径高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蒋林等对广西地区的桉树油茶进行混交种植,通过研究不同杂交方式下的造林效果,她认为在桉树:油茶为3:1的条件下,桉树比单纯林要好,而在此混交条件下,油茶的生长率则有所下降。陈健波等对8油2桉、7油3桉、6油4桉等3种混交比例进行实验,结果证明在8油2桉的混交比例下,油茶生长不会受到桉树抑制,可在生产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以巨尾桉、油茶为主要树种的复合层混交林,其蓄积量为5.64m3,比巨尾桉纯林树高25.68%,对桉树、油茶等树种的生长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优质桉树大径材的栽培。在混交林中,巨尾桉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纯林,胸径、树高、单位面积均有极显著的差异。混交林内的油茶产量高于油茶速生丰产林,平均胸径1.28cm,树高1.09m。

李渊顺对5a生桉树和福建柏混交林的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桉树的胸径增加39.2%,树高增加16.1%,材积增加109.5%。桉树是一种强阳性的、快速生长的乔木,在混交林龄的早期就可以占有主要的冠层。由于混合树种的隔断效应,降低了桉树的冠层养分空间的相互争夺,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提高了造林效率。由于在一定的条件下,桉树对树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选用中性的树木作为配比,初期可以通过侧枝的阻挡效应来加速树木的生长,但这时桉树的树冠比较少;同时还能保证底层的光照需求,从而可以减少地面种植的竞争。

2.2 土壤肥力

我国桉树种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桉林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而桉树油茶混交造林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油茶和桉木混交栽培能显著地提高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增加 N的效果。条形混交与行间混交的枯死物质含量分别为47.5%和31.1%,而混交林中枯落物积累的营养水平依次是 N> Ca> Mg> K> P。油茶枯落物比桉木更多,“生物自肥”效應更强,而以生物吸附方式回归土壤的养分含量大于桉木,两者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次,桉树与油茶混交,能提高桉树林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桉树油茶混交林中,具有较强的混交特性。冯娇银等采用2a生桉树、桉树+油茶混交林为试验材料,以2a生桉树、桉树+油茶混交林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森林的不同类型、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混合林之间,土壤含水率、容重和最大持水率在0~20cm;总体孔隙度和透气度比桉叶林高。在纯林根区中,以桉木纯林林间0~20cm的土壤层的PH活力最高,分别为56.31ug.g-1.h-1,比混交林高45.39%,而在纯林根区则以总酚和复合酚含量最高。桉树和油茶混合种植不但能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能,而且能促进土壤的微生物增殖和提高酶活性,促进了森林中苯酚的降解,有利于降低森林中苯酚的浓度。桉林与油茶混交可使土壤中的pH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土壤中营养物质的高效利用。由于混合林中的营养物质返还量比单纯森林要多,但是它吸收的营养物质也要比纯林多。

桉树混交林对林地的肥效有很大的作用,除了受树木种类的限制外,还有混交率的影响。通过对12年生巨尾桉和油茶混交林的试验,发现混交比对土壤的各种肥力有显著影响,即:混交比例越高,土壤有效营养含量越高,而水解量就越低。在不同的条件下,桉树油茶混交造林有利于土壤中的氮、磷、钾的有效利用,并使土壤具有一定的酶活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桉树和珍稀乔木混交林,使其土壤得到改善,已是一个热门课题。但由于珍稀植物的生长较慢,在短时间之内对土壤的物理特性没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对3a生桉木和珍稀乔木混合林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桉树油茶混交林和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容重、含水率和总孔隙率均高于桉木纯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全磷、水分接单数比纯林更大,但无毛管孔隙率、透气率明显小于纯林。据此可知,桉树纯林地的土壤在保持水分、保持水环境方面均不及桉树油茶混交林,但其收容水量和降低地面流量均比桉树油茶混交林强,具有较好的蓄水、减缓洪涝的功能。桉树油茶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凋落物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温度均高于桉树纯林。不同含水量、凋落物C/N比、C/N比、植被类型、凋落物数量、细根体生物量等都会对土壤的呼吸活动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对二代桉木纯林和与桉树油茶混交林分进行了比较,二代桉木纯林每一林分间的年累计流量都明显大于混交林。与二代桉木纯林相比,桉树油茶混交林中的自养对整个呼吸的贡献比异养的要小。这是因为地表土壤碳库、土壤和凋落物C/N的不同,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桉树和油茶为基础的复合林地,以达到对该区整体的改良效果,这一过程是地下部分联动、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共同影响的。

3 桉树油茶混交策略

本文主要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强化种间关系的模式研究,以及确定主要效益同时考虑其他利益等三方面提出桉树油茶混交策略,具体如下:

3.1 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

桉木与油茶混交可以改善林分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林分的各种生长指数,但也有一些试验结果显示,在同等的造林密度下,桉木与油茶混交具有明显的优势;混交林在生产和经济效益方面均高于纯林,但混交林分的效益较差。桉树与油茶混用应该从桉树的大直径木材和混合树种的大直径木材入手,达到长程和短程效益的双赢。在造林过程中,由于造林、抚育和伐木等的差异,所以要根据气候、林地条件、林木生物学和生态特点,寻找一种与生产相适应的杂交方式,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经营环境等,最大可能发挥混交造林的优势。

3.2 强化种间关系的模式研究

从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三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桉林的综合效益,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在选择桉木、油茶混合林时,不能只考虑一定的配比和一定的混合方法。在南部山地,可以在山顶、山脊、桉树林地的边沿和斜坡地区,按林地的不同,选用适宜造林的桉樹,进行大面积混交造林。根据不同的物种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适应性、耐力、生存需求和习性等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物种之间的竞争与补充。由于桉树是一种强正的树种,因此,在营造混合林时,要依据桉树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混合树种;为了使林分的良性发展,可以降低种与种之间的竞争。结果表明,在桉树林下,它的影响显著,在0~15d内,它感效应最强烈的部位是5~10d。在选用混合树种时,往往侧重于以阴阳结合为主的快慢结合,以消除彼此间的竞争,而忽略了乔木和混合乔木的他感效应。在未来的杂交林种之间的关系中,不仅要进行种与种之间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与物种之间的联系。

3.3 确定主要效益同时考虑其他利益

目前,桉树在国内的木材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林业商业化来说,想要提高林业效率,必须重视桉树种植效率。在桉树种植地区,建立桉树油茶混交林,可以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通过打造桉树油茶混交林,既能提高林木产量,又能保证林业的生态安全。对于不宜大规模栽植桉树的区域,在林分上进行混交改良,以确定其生态利益。想要提高桉树油茶混交效率,在确定主要效益同时,还要考虑其他效益(如生态效益),以提高总体效益。

4 结语

桉树和油茶混合,形成了一种以桉树为顶的复合树冠,可以有效地利用养分,并能促进桉树的生长。结果表明,混交林和桉树混交林的生育率都有一定的提高,其生长潜力也很大。8:2的油茶桉树星形混交法,无论对桉树、油茶产量、保持土壤肥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桉树油茶的星形混交,油茶的用量以

3:5为宜,采用2排桉树:3排油茶为宜,既能有效地促进树木的生长,又能增加产量,又能防止因压榨造成的油茶受压而影响生长。桉树和油茶、卷荚油混交林中,落叶量多,成分复杂,营养成分高,再配以2个树种的根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的肥力。另外,和油茶混交的桉树,因其独特的复合林分结构,对林下植物生长和物种多样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混交林的养护效果优于桉树纯林,对桉树造林的可持续经营和减少土地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试验和生产实践,发现桉树和油茶都是早熟的强阳性树种,而桉树和油茶的混合,不仅有利于改善土壤,而且有利于桉树的生长;另外,不同品种之间的竞争对桉树、油茶的生长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另外,油茶树是一种强阳性树种,其生长速度比桉树慢,因此,在混交模式上,最好采用星形或行条形,并采用星形混交,油茶的比例为3:5,行条带混交,最好是2行桉树,3行油茶。

参考文献

[1] 邱方鸿.桉树-红锥混交造林抚育技术在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的示范效果初探[J].南方农业,2022,16(19):196-198.

[2] 冯锦波.混交对桉树林地土壤酸度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绿色科技,2022,24(18):65-68.

[3] 蒋林,梁燕芳,朱原立,等.阔叶混交措施对桂南桉树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J].桉树科技,2022,39(3):9-13.

[4] 陈健波,陈掁华,卢翠香,等.两种桉树混交造林试验初报[J].桉树科技,2022,39(3):35-39.

[5] 李飞少.桉树林下套种阔叶树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差异分析[J].绿色科技,2022,24(17):103-106.

猜你喜欢

混交林桉树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
营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术分析
浅谈半干旱地区丘陵混交林造林模式
SMF树脂在桉树定向刨花板的应用
铝胁迫下不同桉树无性系叶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马尾松、巨尾桉及其混交林土壤微量元素调查
桉树纯林和桉-珍混交林水土流失规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