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费者撑好法律“保护伞”
2023-07-06
本刊特约评论员
前不久,中消协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2)》指出,2022年消费者保护工作在促进“一老一小”消费权益保障、夯实消费质量安全基础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消费基础设施适老化、无障碍建设待提速、直播电商平台治理力度需加大等方面问题。
消费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提振消费信心”。实践证明,提振消费信心的关键在于充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消除消费者后顾之忧,让其敢消费愿消费,这也是推动消费朝着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然,保障消费者权益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不断回应技术发展、业态变迁对消费者权益保障提出的新挑战。如针对电商等非现场购物快速兴起,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现实情况,我国在2013年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确立了非现场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规则。这一规定不仅有效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有力推动了电商行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了消费者权益保障和产业发展双赢。
如今,市场环境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侧重点、方式方法都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比如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有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消费意愿的激发,而且关系到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去年,我国启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并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有力净化了老年人消费市场,增强了老年人的消费信心。未来,面对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社会现实,还需要在消费基础设施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再如,隨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网约车、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带给消费者更多新体验和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使消费者权益保障面临新课题。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被随意收集、过度使用,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如何确保消费者不被大数据“杀熟”……对此,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平台经济消费者权益保障规则;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更为重要的是适时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有效突破现有法律适用困境,建立和完善更具实效的线上线下消费者一体化保障体系。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只有与时俱进持续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消费者撑好法律“保护伞”,才能让消费者消费更有信心,进而让消费引擎更加强劲,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编惠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