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栈桥的前世今生
2023-07-06柳宾
柳宾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内阁明发上谕,宣告了胶州湾设防的开始。次年春,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商请山东巡抚福润,派遣淮军将领、登州镇总兵章高元主持胶澳防务。在经过紧张筹备和前期规划后,章高元于1892年秋率4营兵力移防青岛口,驻扎在胶州湾口东侧的青岛村一带,胶澳防务工程建设正式开始。
为便于海军官兵上下和装卸军用物资,驻防军至青岛后,立即按照设防规划,调用旅顺船厂的钢材,在青岛湾内与小青岛相望的前海搭建一座经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的简易码头,并于1893年完工。码头全长约200米、宽10米,两侧装有用铁材制成的栏杆,名为“栈桥”,也称“李鸿章栈桥”。
这时的栈桥码头,主要以石头垒筑堤身,采用的黏合剂是石灰、豆浆与细沙的混合物,而不是水泥;石堤前是一段长124米、完全为钢铁框架结构的孔桥,桥面铺有木板,故又称“铁码头”。初建时的栈桥,作为北洋水师的专用军事码头,不仅是清朝胶澳守军唯一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的终点,也是青岛最早的人工码头和青岛港建设发展的起点。
一
1897年11月7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以“巨野教案”为借口,要求德国海军军令部电令其远东舰队由上海前往青岛。13日,舰队司令棣利司率3艘军舰驶入青岛前海;次日清晨,德国各舰的陆战队从前、后海同时行动,其前海部队即从栈桥登陆。德国侵占青岛后,为了证明其拥有了对青岛的“完全主权”,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
占领青岛之初,德国殖民当局就已经意识到,“作为港湾来说,青岛湾前面没有任何防风防波设备,海水深度亦不大,不能使将来可以铺设的山东铁路和大船相连接。即使对此处进行疏浚,也会因为潮流急湍,有很快堵塞之虞”。因此,将新建港口的位置确定在胶州湾内的东岸。但无可否认的是,在德国占领初期,尤其是港口和胶济铁路开工以后,数量庞大的设备、建材等由德国经水路运达青岛后,因为没有其他适宜的码头,栈桥成为海轮的主要装卸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鉴于栈桥码头规模较小、设施比较落后(主要使用蒸汽和手动起重设备),再加上港域日浅,机车、桥材分量甚重,在装卸时往往出现“驳船不胜其量,屡致颠覆搁浅”的情况,1901年小港工程竣工后,德国胶澳督署立即着手对栈桥进行扩建。扩建工程由德商施密特公司承包,于5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据报载,当时“因青岛桥大修,停止货物运输,仍准人行”。(见《青岛官报》,1901年5月1日)
此次扩建,主要是在原建基础上加以延伸,续接了一段“下立铁柱、上铺木板”的铁木桥,同时将原有的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并择近修建了仓库和商店。扩建后的栈桥,宽度不变,长度增至350米,铁木结构部分的桥面上铺筑了轻便铁轨,大大便利了货物的装卸和运输;同时挖深了小港通往栈桥的水道,确保吃水5米的小型轮船即便在低潮时也可以靠泊栈桥。史载:“比及小港竣工,栈桥亦已延长,吃水五公尺之汽船可傍栈桥停泊,材料装卸始称便利。”
直到1905年前后,栈桥一直是商旅货物集散中转的重地。大港一号码头建成并交付营运后,栈桥的码头功能逐渐改变,成为船舶检疫、引水和海军官兵上下的专用码头。
栈桥的码头功能弱化以后,虽然其军事地位大不如前,但它仍然是“青岛主权”的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占领青岛和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后,都在栈桥举行了阅兵仪式。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岛市政当局对栈桥进行了第二次扩建。
1931年9月,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在查看了被台风损坏的栈桥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全面大修,并加以扩建。工程由德商信利洋行承包,于1932年7月开始设计,至1933年4月完工,总投资25.8万银元。
此次扩建,撤换了德占时期的续修部分,仍用原桥形式,改为钢骨水泥结构,即桥墩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木面也改为水泥面。扩建后的栈桥宽仍为10米,长度扩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护堤,堤内新筑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
“回澜阁”匾额由时任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该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现悬挂匾额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回澜阁占地面积151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平面呈八角形,周边为回廊式休憩平台,顶部为黄金琉璃瓦覆盖,四周有24根圓形亭柱,墙体为深红色圆柱托起的仿古典式窗扇;阁内为二层环形敞开式亭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登上二楼,楼上一周为玻璃,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
自此,栈桥初具今日之风采,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中,有“长虹远引”之美称;而老“青岛十景”中的第一景“飞阁回澜”说的就是栈桥南端的回澜阁。
改建完成后,青岛市政当局正式将栈桥及周边增辟为公园,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和著名风景游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