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与解读

2023-07-06

读报参考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座谈会中华

主编推荐: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中国典籍保护、整理出版,中国历史研究、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等一系列文化殿堂相继落成,不仅成为我们传承文脉、奏响弦歌的文化场所,也成为我们不忘本来、开创未来,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蓄力量的精神基石。本刊特别策划专题报道,以国家版本馆这一中华文脉的“基因库”为主角,解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精神内涵。

6月2日,中国历史研究院七层会议室,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次召开这样的座谈会,习近平都会围绕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这次以“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也不例外。

会上,习近平道出来由:“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命题,这也是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

什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概念是去年10月习近平在河南殷墟遗址考察时首次提出的。

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历来讲究“鉴往知来”。习近平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可以说,历史是理解中国的“金钥匙”,首先要读懂中华民族古代文明,明白“我们从哪里来”。

为开好这次座谈会,习近平用两个半天的时间,分别考察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

比如,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习近平看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又看了兰台洞库的雕版和《四库全书》;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习近平考察了中国考古博物馆,他沿着“历史大道”前行,边走边看,由衷赞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

考察两处后,习近平说,“我更加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历史上有很多文明都留下了珍贵的有形遗产,它们可能是一件陶器、一柄石斧,也可能是一块石碑、一部典籍,对这些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文物,保护传承是基础。

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习近平强调:“建设版本馆的初心就是收藏,就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与很多只剩下器物的古代文明不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如今的中国人依然能读懂几千年前的文字,几千年前的思想依然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除了保护之外,我们对中华文明还有传承和发展的历史责任。

这就需要对中华文明有一个理论上的全局认识。

座谈会上,习近平归纳了中华文明的五点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讲突出特性时,多次使用了“从根本上决定”这样的措词,可谓掷地有声——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讲得真好!什么是“根本”?就是不可动摇。

习近平讲的是历史,却有着深刻的现实关切,既解答了“我们从哪里来”,更回答了“我们向何处去”,同时也有力回应了外界的种种质疑。如果还有人说中国崛起缺乏确定性,是“世界最大风险点”,那真该好好补补中国历史课!

一个文明、文化如果是活的,必须要解决现实问题。

10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我们回望历史尤其是总结新时代成功经验时,发现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这就是“两个结合”,也是我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从五个维度重点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把“第二个结合”比作又一次思想解放。

可以说,要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怎么结合?同样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不是简单复古、照搬照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既有深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比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彰显了自强不息的中国气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背后是民为邦本的治理传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闪耀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进取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独特的“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中国天下观……

文明和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但水往哪个方向流?必须与现实的实践需要和社会制度紧密结合。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还是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让中华民族实现习近平说的“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习近平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自《学习小组》九段)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座谈会中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