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法兰西军事博物馆系列之三古代战争与盔甲武器(2)

2023-07-06陈传生张翼

轻兵器 2023年5期
关键词:盔甲中世纪头盔

陈传生 张翼

14 世纪战争武器展区一角

中世纪战争

法国中世纪的历史指的是从公元843年法兰克帝国的分裂至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期间的法国历史,正是在这一时期法兰西的民族认同感最终形成。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曼在罗马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皇帝,查理曼帝国也被认为是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便陷入了分裂。最终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在公元843年签署了《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查理曼最小的孙子“秃头查理”获得了默兹河、索恩河和罗讷河以西的领土,建立了西法兰克王国,也就是法国的前身。

公元845年,维京海盗围攻巴黎,巴黎军民在巴黎伯爵厄德的带领下英勇抵抗。然而当时的国王“秃头查理”不仅不敢派出援军,还主动送礼求和。“秃头查理”的绥靖主义行为使得加洛林家族在西法兰克大失人心。查理死后,西法兰克的贵族们推举厄德为新一任的西法兰克国王。

公元987年,厄德的侄孙雨果·卡佩在德国的帮助下彻底战胜了已经枝叶凋零的加洛林家族,开始了卡佩王朝的统治。自此以后,所有的法国国王都是雨果·卡佩的直系后代。历史学家将卡佩王朝视为法兰西王国的开端,但是从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的几任国王仍然称自己是法兰克人的国王,第一个使用法兰西国王头衔的君主是腓力二世·奥古斯都(在位时间1180~1223年)。

上:巴其内头盔,西欧,1250 ~ 1300 年下:锁甲防护帽,西欧,1250 ~ 1300 年

12世纪以前,西法兰克王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分裂割据局面。王国内,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都掌握着相当程度的自治权,领地内的臣民们服从于封建领主多过服从于王国国王,各路诸侯因封建割据利益纷争引起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法国王室在应对封建领主的扩张而竭力抵抗时,还面临着来自诺曼人和阿拉伯人等外族入侵的威胁。在腓力二世·奥古斯都登基并执掌权力后,极力推行国家集权化政策,强化了法兰西的民族认同感,也使得法兰西王国的战争有了与之前战争不同的性质,国王的战争取代了封建无政府状态下产生的封建割据战争。

布汶战役是决定法国命运和中世纪欧洲权力版图的关键一战。1214年7月27日,国王腓力二世率领1.5万名骑士和步兵,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1209~1215年在位)率领的多国联军(约2.5万人)在法王所属的封臣领地弗兰德伯国的布汶展开激战,结果法军以少胜多,大获全胜。此役成为中世纪法兰西国王王权大为扩张的一次决定性胜利,并确立了13世纪法兰西王国的强国地位,也标志着英格兰的安茹帝国崩解和英格兰国王约翰在位时期长达12年的金雀花-卡佩王朝战争结束。

查理曼与异教徒作战,来自13 世纪《查理大帝传》手稿插图

1328年,没有子嗣的法王查理四世去世。法國议会遵照《萨利克法典》的继承原则,拥戴查理的堂侄腓力继位,就是瓦卢瓦王朝的“幸运者”腓力六世。随后,查理的外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以自己与查理有着更近的血缘关系为由,对法国提出了王位要求,英法百年战争由此爆发。在百年战争中,法国先是接连遭遇惨败,直到最后才收复失地获得最终胜利。1453年百年战争结束,标志着法国和欧洲中世纪的完结。

博物馆精心编排的展板,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中世纪法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场景,丰富的实物展品再现了当年战场上使用的各类盔甲武器。

锁甲帽与巴其内头盔

在中世纪之13~14世纪展厅,展出了两种不同形状的头盔,这两种头盔都被称为巴其内(Bacinet)。

第一种巴其内头盔为半圆形盔顶,造型简约,做工较粗糙。这种头盔可与同时期的锁甲帽(Coeffettesdemailles)结合起来使用。展出的1个头盔和2个锁甲帽,标示年代为1250~1300年。这种头盔还可以在13世纪《查理大帝传》手稿的一幅插图中看到,这幅插图描绘了查理曼率领军队与异教徒作战的场景。

鸟喙形巴其内头盔,法国或米兰,1380 ~ 1400 年

展板彩绘:1302 年金马刺之战场景,来自《法兰西大编年史(c.1390 ~ 1401)》

中世纪制造锁甲衫的手工作坊,来自《纽伦堡工匠之家图册》( 德语:NürnbergerHausbücher)1425 ~ 1426 年, 现藏于纽伦堡图书馆

展板图示:锁甲的制作

第二种巴其内头盔由第一种头盔发展而来,造型奇特,带有尖锐的盔顶和鸟喙形面罩,需要时可将面罩向上抬起打开,以开阔视野。面罩上有许多圆孔用于面罩封闭时呼吸,头盔下沿还带有少量钻孔用来钩挂锁甲作为颈部和肩部防护。整个盔体使用钢铁锻造,表面抛光,做工精细,体现了盔甲工匠高超的金属锻造抛光工艺。

鸟喙形巴其内头盔出现在14世纪下半叶,1370~1430年期间在欧洲使用。在各地有不同称谓,法国称其为“鸟喙形头盔”,英国将其称为“猪面头盔”(Pigfacedbacinet),而德国则将其称为“犬颅头盔”(Hundsgugel)。这种中世纪的头盔存世量不多,保存完好的更是极为罕见,博物馆在馆藏中精心挑选了4枚品相极佳的藏品展出,标示年代为1380~1400年。

来自《法兰西大编年史c.1390~1401》中的一幅彩色绘画金马刺之战,描绘了14世纪初法国皇家军队与弗兰德人激战的场景,可以看到法军佩戴的正是这种特征鲜明的鸟喙形头盔。

锁甲与板甲

锁甲,也称锁子甲,最早出现在东方世界,后来被罗马人采用。一幅中世纪的彩色绘图,来自德国纽伦堡图书馆收藏的《纽伦堡工匠之家图册》(NürnbergerHausbücher),生动地再现了中世纪盔甲工匠手工制作锁甲罩衫的场景。与之匹配的另一幅图画,则非常直观地展示了锁子甲的制作工艺。据介绍,锁子甲的制造过程是:将铁丝缠绕在圆柱上,然后切割、捶打,制成一个个带有扁平面重叠顶端的圆环;将扁平面重叠顶端穿孔,然后再用楔形铆钉铆接,使铁环相互链接,根据需要“编织”成不同规格的锁甲衫和锁甲防护部件。

从公元8世纪加洛林王朝建立开始,锁子甲便成为骑士最主要的防护装备。由于其造价昂贵,对于普通士兵来说要想获得铠甲只能从战败的敌人身上获取。在11世纪描绘黑斯廷战役激烈场景的贝叶挂毯上,可以看到许多在战场上从战败者身上剥夺铠甲的血腥画面。

锁子甲作为13世纪欧洲骑士最主要的盔甲类型,具有坚固耐用、穿着灵活的特点,但难以抵御箭矢和突刺型锋利武器的攻击。进入14世纪以后,锁子甲逐渐向板甲过渡,出现了锁甲衫与板甲部件相结合的混合型铠甲。在锁甲衫上加装板甲防护件,主要用以强化四肢和胸腹等要害部位的防护,以提高整体防护性能。

黑斯廷战役场景,来自11 世纪制作的贝叶挂毯

维京剑,北欧,9 ~ 12 世纪

在展出的盔甲展品中,可以看到完整的锁甲罩衫,也可以看到护肩甲、护膝甲等各种板甲部件,另外还有锁甲衫与板甲部件相结合的盔甲套装。当时法国使用的盔甲主要来自意大利北方城市米兰,这里是欧洲盔甲制造中心,采用先进的金属冶炼锻造技术,为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生产高质量的盔甲,其产品还出口到中东地区。

一件锁甲与板甲相结合的盔甲套装,由鸟喙形巴其内头盔(法国,1380~1390年)、锁甲衫及胸部板甲护板(意大利,1360~1380年)、尺骨护甲和前臂护筒(米兰,1350年)、腿甲和护膝甲(米兰,1400~1420年)等几部分组成,是14世纪欧洲骑士最先进的配置。

骑士剑与其他冷兵器

剑,代表骑士精神并具有宗教象征意义,是中世纪贵族的首选武器,在冷兵器展品中,剑的数量最多。

维京剑(?péeviking),是9~12世纪北欧维京人使用的武器,双刃宽叶,长度在0.8~0.95m之间,剑身带有一条或多条浅槽,也即“血槽”。其实这样的设计,并非为了使血沿着浅槽易于流下,而是为了减轻剑身的質量从而增加其灵活性。剑首(剑柄柄头)通常为实心铁铸造,其质量是为剑身提供平衡力,也有使用青铜制造,或者在铁制剑首上嵌银嵌铜增加美感。剑首形状最初为金字塔形,后来演变为叶状、三角帽形等比较复杂的款式。在展出的12件维京剑展品中还有一把锈蚀严重、残缺不全的维京剑,只有剑柄和很短的一截剑身,剑首为三叶草形,护手和剑首镶嵌黄铜装饰,看得出该剑的主人具有较高身份地位。该剑的剑首装饰还刻有一句语焉不详的拉丁语铭文:“BENEDICTJESDSMEV”。据分析,该剑可能是一位不识字工匠的作品,他原本想复制的拉丁文应该是:“BENEDICTUSDEUSMEUS”(祝福我的上帝)。

13世纪骑士剑,被称为“武装剑”(?péed'armes),是一种用于切削、戮刺的长身阔刃剑,质量在1.2~1.9kg之间,剑的设计沿袭了以前加洛林剑的十字形剑格,剑身带有凹槽并朝剑尖变窄变尖,由剑首和护手进行整体配重,剑首形状有轮形、双面扁平的球形以及八角形等。展品中有一把带有镶嵌装饰的骑士剑,1350年法国制造,19世纪在法国南部的一座中世纪墓葬中发掘,其剑身宽阔强壮,上面刻有拉丁语铭文“NULLADEVIRTUTIBUSTUISMAJORCLEMENTIAEST”(仁慈是你重要的美德),护手两端带有向下弯曲的锷叉,护手和剑首带有镀金装饰,剑首还镶嵌一个球形水晶体。在13世纪的骑士剑中,这种复杂装饰的剑比较罕见。

14世纪骑士剑,仍然被称为“武装剑”(?péed'armes),展出的11件展品均是1350年以后制造,这些骑士剑长度差别很大,质量在1.1~2.3kg之间。据介绍,从14世纪中期开始,骑士剑的剑刃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剑刃改变为三角形,剑身横截面呈四边菱形,采用适合刺杀的针形剑尖,其硬度和锋利程度远远超过之前的骑士剑。新出现的梨形柄首,更便于手腕灵活使用,这种改变也是为适应14世纪新型铠甲的出现而设计的。

“法尔雄”(Fauchon)单刃砍刀,与14世纪骑士剑放在一起展出,总长0.83m,刀身长0.68m,质量870g,可能来自荷兰或弗兰德地区,年代为1370~1400年间。它的握柄包括护手和刀首与同时期骑士剑没有差别,但刀身造型具有鲜明的东方武器特征,可以看出这是一件深受东方影响的武器。

与骑士剑一同展出的其他冷兵器还有战斧、匕首、长柄战戟等。其中3把战斧斧头(Fersdehache)出自西欧,年代为1250~1300年;11把匕首出自法国、意大利、瑞士及西欧其他国家,年代为1300~1400年;2把长柄战戟来自瑞士,木质握柄长约2m,铁质戟身长0.3~0.4m,年代为1390年。

展品中还有一些马具,包括马嚼子、马镫、马刺等,被分别放置在中世纪前期、13世纪、14世纪3个展柜内与各类武器一同展示,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马具的发展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马刺,从13世纪中叶开始单一固定尺寸的马刺被齿轮式可自由旋转的马刺取代,这种改变使骑手与坐骑间的交流配合更为细腻,也为在战马上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

弓弩,作为远距离攻击武器,其历史十分悠久,在中世纪战争中被大量应用。13~14世纪,法国常备军的核心仍然是重骑兵,但军队总人数有一半是弩兵,必要时还会随时增加弩兵兵力。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尤其是1346年的克雷西战役和1356年的普瓦捷战役中,交战双方都派出大批弓箭手和弩手参战,结果英军以英格兰长弓大破法军重骑兵与弩兵,原因是英格兰长弓有着传统优势,长弓手训练有素,长弓的射速也远高于法国弓弩。

14 世纪攻城战中同时使用了弓弩和便携式火器,来自大英图书馆《15 世纪末英国灯饰手稿》插图

手炮,口径20mm,长180mm,质量1.05kg,西欧,1380 年

手炮,口径23mm,长415mm,质量4.34kg,法国,1380 ~ 1400 年

早期火器

进入14世纪后,远距离进攻性武器最显著的变化是早期火药武器的应用和发展。大约在13世纪中期,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爆炸特性从中国传入西方,欧洲最早的火药武器出现在1320年代。

1326年,英格兰学者沃尔特·德·米里米特(WalterdeMilemete)在为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撰写的《国王的高贵、智慧和审慎》(Denobilitatibus,sapientiis,etprudentiisregumin1326)手稿中,通過一幅彩绘展示了这个火器的形态:一枚金属制作的类似花瓶的火炮,从炮口伸出一个三角型的箭头,操炮手用拨火棍点燃火药发射。爱德华三世在20年后的克雷西战役中运用了这一技术,这种技术一直持续使用到15世纪。为解决早期火器射程短、效率低的弊端,1378年前后出现了小型管状手炮,国王的炮兵总管(GeneraloftheKing‘Artillery)这一职务也被创造出来。14世纪后期的攻城战中,同时使用了弓弩和便携式火器。

最早的火炮形态,来自《国王的高贵、智慧和审慎》(De nobilitatibus, sapientiis, etprudentiis regum in)手稿插图,沃尔特·德·米里米特(Walter de Milemete),1326 年

火器展品中,有2枚材质为铸铁的轻型手炮,其中一枚产于西欧,约1380年,六边形铁管,口径20mm,长180mm,质量1.05kg。另一枚产于法国,1380~1400年,质量4.34kg,系14世纪下半叶流行的便携式手炮,可安装在加长的木支架上,通过点燃棉芯引燃火药,操作比较简单。(待续)

猜你喜欢

盔甲中世纪头盔
身体的盔甲——皮肤
中世纪欧洲艺术
穿盔甲,慢慢爬
犬用战术头盔
奥拉夫的盔甲
穿盔甲的大蟀哥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小头盔,大防护
当头盔遇上高科技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