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发展与特征

2023-07-06战双鹃李盛兵

高教探索 2023年1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

战双鹃 李盛兵

摘 要: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掌握留学生教育研究前沿发展动态对于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促进留学教育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梳理2007年至2017年SSCI收录的6份国际知名高等教育学期刊相关文献,从留学生教育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等五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发现,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发展呈现研究取向多元化、研究理论与框架跨学科化、研究主体合作化、研究方法混合化发展趋势;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逐渐从流动过程研究向流动结果转向,留学生教育质量研究持续向微观领域深入;亚洲留学生,尤其是STEM留学生受到广泛关注;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主体仍主要来自留学教育发达国家和机构,国际学者对来华留学生的关注不足,国内学者对留学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加强,在留学生教育研究的国际舞台上,亟需更多的“中国案例”与“中国声音”。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与特征

一、引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由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国际化课程以及人员国际化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人员国际化又包含学生国际化与教师国际化。留学生既是学生国际化进程的主要载体,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最直接、最持久的表现形式。留学生教育是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和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200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2030年的关键区域规划(OECD,2008)”中预测,至2030年,高等教育领域学生群体将更加多元,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将拥有更多的国际学生、年龄较大的学生、非全日制学生以及其他类型的学生。[1]学生国际化发展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OECD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500万学生在其祖国以外的国家接受教育,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67%,跨国流动程度明显加快,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较为明显。[2]如表1所示,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已由2000年的210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508万人,增幅高达59%。

欧美发达国家较之中国更早开始大规模接收外国留学生學习,在留学生教育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可为我国留学生教育研究提供参考。[3]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开放,源源不断向世界各国输送学子。UNESCO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外留学的大学生总数近91万,约占世界高等教育留学生总数的18%。同期来华留学大学生总数约为21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留学生总数的4%,较2007年增长了近71%。[4]作为世界国际学生出口第一大国,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推动我国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扭转国际学生逆差任重道远,当务之急是明晰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聚焦国际学生教育前沿议题,并以此为基础扎根中国实际,瞄准中国问题开展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的实证研究。本文通过探析国际领域留学生教育研究的特征与趋势,以期为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学界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及留学生的研究从未中断,以加拿大的简·奈特(Jane Knight)、美国的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荷兰的汉斯·德维特(Hans de Wit)等为代表的世界领军人物相继出版发表了诸如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s,and Rationales(2004);Tradition and Transition:the International Imperative in Higher Education (2007);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2012)等代表性著作。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学者们聚焦留学生教育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研究基于文献检索及统计分析方法,利用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收集文献,综合考虑目标期刊与本研究的相关性及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因素,选择聚焦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6本国际知名高等教育学专业期刊进行研究,即《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国际教育研究期刊》(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高等教育研究》(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高等教育教学》(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大学生发展期刊》(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6种期刊在《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的期刊评价中分别位于全部235种教育类期刊排名的62(Q2)、92(Q2)、65(Q2)、106(Q2)、157(Q3)、182(Q4),被业内称为顶级期刊和高水平期刊。

研究选取“国际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overseas student)和“学生国际化”(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tudents,student internationalization),以及语义中同义范畴的“留学生”(foreign students)和“留学”(study abroad)作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文献合并检索,检索出2007年至2017年期间上述6份国际期刊已刊登的英文文献,共194篇,其中《高等教育》39篇、《国际教育研究期刊》84篇、《高等教育研究》23篇、《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27篇、《高等教育教学》16篇和《大学生发展期刊》5篇。在对上述194篇论文逐一进行主题相关度的排查(本文聚焦的国际学生指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故本文中“国际学生”与“留学生”同义),最终确定169篇论文为分析对象,其中《国际教育研究期刊》66篇、《高等教育》36篇、《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26篇、《高等教育研究》21篇、《高等教育教学》16篇和《大学生发展期刊》4篇。在此基础上,从研究主题、理论视角、研究主体和对象以及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上述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主题

分析发现,2007年以来,国际留学生教育领域研究热点频现。传统议题如国际学生流动、流动激励政策及实践、跨文化交际、文化适应、国别案例等持续受到学界关注。与此同时,全球公民教育、国际学生体验研究、国际学生与本地学生互动研究、国际学生配偶的文化适应研究、国际学生入学途徑等新的研究热点不断涌现。

上述169篇论文主要涉及9个类别的研究主题,数量最多的是国际学生流动研究,涉及流动理论、概况、动因及趋势等方面,共计31篇,占比18%;其次是国际学生的适应研究,包括国际学生的文化适应、语言适应、跨文化能力发展、身份认同发展、种族差异研究等;第三是国际学生的体验研究,包括社团体验、课程体验、学术项目体验、实习体验等研究;其余研究内容还包括以学生安全为旨的国际学生管理研究、国际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研究、国际学生培养选拔机制研究、国际学生入学政策研究、国际化课程研究、国际学生人种志研究。以下将围绕研究主题分别展开讨论。

1.国际学生流动研究

国际学者侧重对留学生教育进行实践研究,着力聚焦学生国际化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学生国际化的动态过程。流动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世界和具体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态势,流动的结果关乎一国、多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国际学生流动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国际化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在近十年的留学生教育研究中始终保持着热度,研究呈现出从国际社会、政府视角进行的宏观研究,向学校、教学、科研等中观层面,和留学生个体的微观层面转变的趋势。国际学者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生流动中的新进展、新影响、新办法等热点问题,从不同视角开展研究,具体特点如下。

(1)流动因素研究占据主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各地区的学生流动逐渐彰显新趋势。传统留学生接收大户的北美吸引留学生增势放缓,欧洲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成为新兴留学目的地的趋势显现,学生流动趋势呈现多极化发展,而这些变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教育战略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卡鲁索(Raul Caruso)和德维特(Hans de Wit)聚焦1998年至2009年,研究这一期间欧洲33个国家的学生流动决定因素。[5]魏浩依据1999年至2008年间48个国家(地区)的数据进行国际学生流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有助于国际学生跨境流动。[6]克里茨(Kritz,Mary M.)从宏观层面考察了学生流动的国别差异及差异的相关性,提出了国家经济结构因素在塑造国家出境流动比率方面的相对重要性,指出留学生流动性与派遣国第三方供应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他国家相比,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国家的留学生较少。[7]

(2)学生流向研究发生位移

由非英语国家向英语国家流动是以往学生流动研究的主要议题,随着跨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学生流动趋势多极化发展,近十年,国际学者对新兴教育中心及中小留学目的地的研究日益增多。约兰塔等(Urbanovi,Jolanta;Wilkins,Stephen;Huisman,Jeroen)聚集东欧国家立陶宛,分析该国高等教育系统利益相关者对其国际化战略的观点,对该国力求大幅提高国际学生规模的具体策略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考察。[8]艾哈迈德(Ahmad)和侯赛因(Hussain)将推拉因子理论作为国际学生选择阿联酋作为留学目的地的理论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考察了这些因素对留学生选择的重要性。通过了解学生参与决策的复杂因素,使阿联酋教育机构能够确定吸引国际学生的营销策略。[9]珍妮等(Lee Jenny;Sehoole Chika)对南非境内的7所大学的国际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国际学生选择南非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和地缘政治理论。[10]亚萨尔(Kondakci,Yasar)对331名在土耳其公立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土耳其留学教育的动因与特点。[11]上述关于国际学生流向的研究与发现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其他新兴的高等教育市场。

(3)流动项目研究日趋丰富

聚焦具体国际学生流动项目的案例研究是学生流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国际教育强国资助的交流项目一直以来是被关注与研究的重点。如,甘布尔等(Natalie Gamble;Carol Patrick;Deborah Peach)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澳大利亚吸引国际学生的策略,着重研究格里菲斯大学旗舰工业合作伙伴计划(IAP)和昆士兰科技大学(QUT)项目,考察了澳大利亚通过“工学结合”吸引国际学生参与的课程嵌入全过程,探讨了澳大利亚高等院校寻求与各组织合作,以培养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在不确定时期为全球组织增值的毕业生的意义。[12]此外,世界闻名的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在促进国际学生流动、提振欧洲疲软的经济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为欧洲学生和教育旅游市场稳步增长提供了机遇。该交流计划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和显著收益在近些年备受学者关注。卡洛斯等(Rodríguez González,Carlos;Bustillo Mesanza,Ricardo;Mariel,Petr)针对伊拉斯谟交流计划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促使学生流动的主要因素。[13]米哈等(Lesjak,Miha;Juvan,Emil;Ineson,Elizabeth;Yap,Matthew;Axelsson,Eva)也聚焦伊拉斯谟交流计划,对来自欧洲26个国家的360位参与该计划的学生进行目的地选择动机调查。研究发现学生选择该计划的原因是由学生的个人及专业成长的欲望所驱动,学生对学习目的地的选择受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形象、生活方式和商业化程度以及旅游因素影响。[14]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中国家资助的国家交流项目也渐趋受到国际学生的关注。如劳拉等(Perna,Laura;Orosz,Kata;Jumakulov,Zakir;Kishkentayeva,Marina;Ashirbekov,Adil)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参与“哈萨克斯坦博拉沙克学者计划”(Kazakhstans Bolashak Scholars Program)学生的特点,找出促进和限制参与该计划的具体情境,研究指出在政府资助的流动计划中需要考虑国家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如何影响学生参与。[15]此类调查结果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即如何制定一个国际学生流动计划,以提升在特定的国家范围内个人和社会的参与度与最大利益。

2.留学生体验与适应研究

国际学生的体验研究是了解学生国际化过程并最终促进学生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窗口。综观上述10年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国际学生的体验与适应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文化体验与适应、社交心理体验与适应、大学环境体验与适应以及学习体验,四个方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首先,关于社会文化体验与适应的研究:国际学生的跨文化研究仍旧是留学生教育研究的热门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入手开展相关研究,如,有的学者从教育文化学视角研究不同留学生群体的文化差异及其适应性[16];有的学者从社会行为学角度探析留学生群体文化适应态度对其学术行为的影响[17];也有学者针对具体留学生群体开展个案研究,例如,对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个人文化适应与转变进行研究[18];对美国3所大学的留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认同的变化研究等。[19]

第二,关于社交心理体验与适应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留学生心理体验与调试过程。西蒙·马金森(Simon Marginson)基于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指出国际学生身份的自我形成是在留学过程中在本国身份、东道国身份以及更大的国际化选择之间形成自我轨迹,国际教育计划需要加强学生的机构选择自由及其范围和资源,以促进自我形成的这一教育过程。[20]在社交过程中,国际学生与他人的交往研究也受到了不少关注。有学者针对留学生与同专业的本地学生的交往过程进行研究[21];还有学者开展了留学生与导师的合作交往研究。[22]

第三,有关大学环境体验与适应的研究:有学者基于学生发展理论,尤其是学生个人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留学生在异国学习的适应过程及学习满意度进行研究[23];有的学者针对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对美国高校的期待值进行研究[24];有学者对留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研,通过回归數据分析发现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获得的社会支持是其留学生活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子。[25]

第四,关于留学生学习体验与适应研究:留学生教育的学业质量是留学生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不少学者关注留学生体验,着重观察留学生的课外及课堂内学习体验,包括课外学术研究、课堂课业学习、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等。如,基于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的学术文化适应研究[26]、语言的应用与适应研究、课堂互动体验研究、探究式学习在留学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国际化课程的学生参与研究、留学生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研究等。

3.留学生教育策略研究

全球化与市场化相互渗透促使高等教育在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属性与营利潜力日趋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招收留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创收的重要手段,留学生教育的相关策略研究随之成为重要议题。Jane Knight(1997)认为可以从过程或策略的方法来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即大学应该制定完整的策略,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学校形成国际维度,并使其成为显著特点。[27]上述目标文献显示,近十年国际留学生教育领域活动策略研究涵盖对国际学生的培养研究,如国际课程的实施研究、国际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国际学生的管理研究,如国际学生选拔机制、资金支持、安全管理、治理模式研究等。海伦(Helen)与克里斯(Chris)借鉴布尔迪厄文化与权利观对澳大利亚大学对国际学生的资助现状开展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为了建立和维持研究声誉,为国际学生提供的资助服务经费不足,导致选择澳大利亚高排位大学的学生可能得不到他们所要求的支持服务。[28]西蒙(Simon)对国际学生的人权进行探讨,认为跨境国际学生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非公民身份和有关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称和沟通困难的事实致使国际学生在人权、人身安全方面属弱势群体,亟需世界的关注和权利的规约。[29]海伦(Forbes Mewett,Helen)基于权变理论,分析澳大利亚某案例高校组织结构与支持服务对留学生安全的影响,旨在为留学生提供更加安全的留学服务保障。[30]刘威与林小兵比较研究加拿大和中国大学在留学生服务方面的不同治理模式。通过实证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基于两国社会文化的不同背景,加拿大的留学生服务属于分散的反应型模式,而中国高校则多实行的是更为集中的主动型模式,文章还讨论了加拿大大学借鉴中国制度的可能途径。[31]

(二)研究的理论视角

由对目标文献的分析可见,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呈现跨学科研究趋势,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丰富留学生研究的理论建构,使其日臻多元与完善。在国际学生流动的相关研究中,Liang-Hsuan Chen利用推拉理论模型解释东亚国际学生选择加拿大大学教育的原因。[32]辛格等(Singh,Jasvir Kaur Nachatar;Schapper,Jan;Jack,Gavin)发现推拉因素在促进国际学生选择马来西亚大学中发挥主要作用。[33]艾哈迈德(Syed Zamberi Ahmad)和侯赛因(Matloub Hussain)使用推拉因素理论探讨阿联酋境内国际学生的选择,以此了解学生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完善阿联酋吸引留学生的国际教育营销策略。[34]卡洛斯(Rodríguez González,Carlos)和里卡多(Bustillo Mesanza,Ricardo)利用推拉理论模型和移民理论建立相关假设,分析伊拉斯谟计划中学生流动性的决定因素。[35]李·珍妮(Lee Jenny)和斯洪(Sehoole Chika)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地缘政治理论,考察了南部非洲7所大学的国际学生的流动状况,研究发现了国际学生地理来源的显著流动差异。[36]亚萨尔(Yasar)基于国际移民理论和学生流动动力学理论,绘制了二维框架以了解土耳其边界学生流动的理由。[37]可见,源自于经济学的推拉理论一直是学者们开展留学生教育研究的热门选择。

在留学生体验与参与的研究中,约翰·斯特雷克(John Straker)将英国的国际学生作为观察目标,基于社会文化视域中的活动理论,认为学生国际化的重点是国际学生的过程参与。[38]克勒门契克·马尼亚等(Klemencic,Manja;nidaric,Martin;Vavpetic,Ane;Martinc,Matej)关注国际学生参与研究,基于人类学理论,尝试通过数字民族志方式来研究留学生数据,借助大量记载学生体验的数据资料,供高等教育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使用,以改善教育实践和学习环境。[39]周季基于价值预期成就动机理论探讨了在美国的19位国际学生追求博士学位的动力,发现对研究的内在兴趣、对教学的内在兴趣、美国博士学位的效用和退休的社会成本这四种动机对学生的教育经历产生主要影响,这种影响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40]艾略特等(Dely Lazarte Elliot;Kate Reid;Vivienne Baumfield)基于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人类发展的生物生态学理论研究英国国际博士后学生经历。[41]博尔迪亚等(Sarbari Bordia;Prashant Bordia;Simon Lloyd D.Restubog)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开发留学生与学校关系的新型理论模型,研究学生体验的满意度。[42]在留学生教育策略研究方面,海伦(Helen)与克里斯(Chris)基于布尔迪厄的文化与权利观对澳大利亚国际学生的资助现状进行研究,探讨澳大利亚大学的资助张力与权力。[43]

高等教育学的跨学科性质令其能够兼收并蓄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上述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涉及不同学科理论,被引述频次最多的依次为经济学中的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人力资本理论(Human Capital Theory),社会学与心理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理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人类学理论(Anthropological Theory),生态学理论(Ecological Theory)。部分研究还考察了移民理論、人类发展理论及伦理学理论在国际学生适应问题和学生国际化管理问题的解释效力。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国际学者对学生国际化的理论框架建构主要依托跨学科理论。研究者多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通过借鉴和迁移其他学科,如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阐释留学生教育问题,不乏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框架应用,然而也有不少研究者仍旧停留在理论的简单借用,缺乏客观严谨的科学佐证。

(三)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

1.研究主体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议题的跨境性质决定了研究主体的合作方式。梳理2007年至2017年的目标论文,国际范围内学生国际化研究的合著率超过独著比例,由表2可见,作者为两人及两人以上的合著论文数量、占比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图1)。

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占据国际相关研究的主力位置(图2)。虽研究仅聚焦英语文献,英语国家具有先天话语与文化优势,但上述研究的国家分布也折射了各国对学生国际化的关注程度,反映了研究机构所属国家的学生国际化总体水平。上述国家的留学生教育发端较早,留学生教育为各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与人口红利,是其高等教育的重要收入来源。丰富的留学生资源,为上述各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此同时,留学教育的现实意义促使各国始终着力推进留学生教育研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标文献中仅有13篇文献来自中国高校及教育研究机构,其中内地3篇、香港4篇、台湾5篇以及澳门1篇。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学生输出国、亚洲最大的留学生接收国,在国际领域中的留学生教育研究力度与话语影响力亟待提高,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亟需中国声音与中国案例。

2.研究对象

(1)从研究对象的国籍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学生备受关注

伴随着亚洲新兴教育中心的迅速发展,近十年来,以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亚洲国际学生,成为各国国际教育的热门研究对象,过往的西方和英语研究学术倾向发生扭转。马修(Bamber,Matthew)对中国女性学生选择英国留学的动机进行研究。[44]李(Lee,Jenny)和金(Kim,Dongbin)聚焦在美国学习的韩国博士留学生的流动选择。[45]罗宾等(Sandekian,Robyn E.;Weddington,Michael;Birnbaum,Matthew)针对在美国留学的沙特女性研究的学习体验进行研究,发现目标留学生在语言能力、与男性互动、与教师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显著不同的体验与舒适度。[46]然而,由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主体仍集中在美、英、澳、加等国际教育发达国家,因此,在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英国接受教育的国际学生得到了最多的关注与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如在美国的中国学生的文化认同研究、澳大利亚的中国学生的语言适应研究、中国学生与非华裔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差异比较研究、中东和美国与英国的本科生的学习经历比较研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十年来,国际期刊中在华留学生的实证研究数量极少,体量庞大的来华留学生群体亟需得到国际关注。

(2)从研究对象的专业而言,STEM专业留学生受到热议

科技浪潮推动了世界STEM领域的飞速发展。英美等发达国家STEM领域毕业生的良好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的国际生源,其中热情最高的莫过于亚洲留学生。2016年4月,SEVP(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公布的国际学生分布报告显示,在美国就读STEM专业的国际留学生中有87%来自亚洲。[47]国际学者对STEM专业留学生,尤其是来自亚洲的留学生给予了最多的关注。沃尔什·伊莱恩(Walsh,Elaine)对在英国高校的STEM专业的博士留学生进行包括文化适应、语言等方面的体验研究。[48]福川孝雄等(Furukawa,Takao;Shirakawa,Nobuyuki;Okuwada,Kumi)对STEM专业的7000名国际学生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他们的发展轨迹,探析世界级研究型大学各类工程领域的流动性、大学排名与学生流动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等领域,世界高校排名是研究生全球流动的最重要拉动因素之一。[49]塔姆(Le,Tam)和苏珊(Gardner,Susan K.)聚焦美国研究型大学的STEM专业的亚洲博士生的学习体验,观察分析了学习体验对STEM专业亚洲博士生取得博士学位的影响,研究发现STEM领域的亚洲国际博士生常常与同行和教员隔离,面临包括资金缺乏、导师选择以及与国际学生地位不平等等系列问题。[50]

(3)从研究对象的学历层次而言:各层次留学生均受到关注

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在近十年的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中均有被关注与分析。

(四)研究方法

根据Lopez-Fernandez等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划分标准,教育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又分为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等。[51]笔者据此对169篇期刊论文进行分类发现,近十年相关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占比99%),非实证研究为辅(占比1%),其中各期刊论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比例分别是:《国际教育研究期刊》65篇(共66篇),占比98%;《高等教育》36篇(共36篇),占比100%;《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26篇(共26篇),占比100%;《高等教育研究》20篇(共21篇),占比95%;《高等教育教学》16篇(共16篇),占比100%;《大学生发展期刊》4篇(共4篇),占比100%。上述目标文献中,仅有2篇文章属于非实证研究。

在实证研究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半结构访谈与问卷调查法被广泛使用,观察法、实验法与测量法也是常见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国际学者则以统计分析法、计算机法、理论模型及逻辑法居多。如,珍妮·罗素等(Russell,Jean;Rosenthal,Doreen;Thomson,Garry)通过问卷调查墨尔本城市大学979名国际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基于类型学的划分机理,对21项措施的反应集群分析确定了三种不同的模式:积极和相关(58.8%),无关和压力(34.4%),痛苦和冒险(6.7%)。[52]巴特(Rienties,Bart)和西蒙(Beausaert,Simon)对荷兰5所商学院的958名国际学生进行跨机构比较,通过学生适应(SACQ)等调查问卷测评与归纳,发现对不同种族的学生而言,影响其学业成绩的因素各不相同。具有(混合)西方民族背景的国际学生在学术和社会一体化方面表现良好,学习成绩也较高。目标国际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与学习绩效呈负相关。[53]艾米·罗伯茨等(Roberts,Amy;Chou,Prudence;Ching,Greg)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实证调研台北国立政治大学(NCCU) 国际学生的学术和社会体验,认为台湾的学生国际化趋势反映了传统的东亚模式,台湾的大批大学生在美国和英国学习,而很少有国际留学生选择台湾为留学目的地。同时,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围绕台湾国际学生体验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了清晰和延伸性的批判性解释。[54]

值得一提的是,与我国研究取向与现状显著不同的是,对事物根本属性进行探讨的思辨研究,包括概念分析、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类研究在国外研究中数量少,占比低。目标文献中仅有2篇文章针对概念进行思辨。加泰勒(Gargano,Terra)从跨国社会领域视角建构框架,重新理解国际学生流动的意义。[55]埃尔斯佩思·琼斯(Elspeth Jones)对“国际学生”和“国内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其多样性以及影响两类学生的因素,对“学生国际化的体验”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定位,认为“国际学生”和“国内学生”之间的传统区别会越来越难以维持。[56]此外,国际学者常采用实证的范式进行文献梳理与归纳。如,阿卜杜拉(Abdullah)和易卜拉欣(Ibrahim)采用Tight的文献分析和审查框架,对过去30年国际学生研究的文章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集中在学生学习的校园、学生学术表现及与社会的关系,发现许多学者对“国际学生”及“国际学生流动”这两个术语的具体涵义有不同的理解。[57]格利尼斯·库辛(Glynis Cousin)聚焦两篇文献,通过对目标文献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教学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58]更多的学者则是聚焦留学生教育实践开展实证研究。

四、结语

从上述文献统计情况来看,国外留学生教育研究呈现研究取向多元化、研究理论与框架跨学科化、研究主体合作化、研究方法混合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者对学生国际化的理论框架建构主要依托跨学科理论,通过借鉴和迁移其他学科,如通过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解释留学生教育问题。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非实证研究为辅,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与测量法等被广泛应用;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则以统计分析法、计算机法、理论模型及逻辑法居多。从研究对象的国籍而言,在亚洲新兴教育中心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亚洲和中东地区留学生是当前国际留学生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现有研究尚缺乏对在华留学生教育的实证研究。

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发展与特征给我国留学生教育研究提供了启示。结合上述现状,未来我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亟需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加强对国外研究动态与理论实践体系的引介和探究,提升国内来华留学研究的前沿性;二是推进基于新时代背景来华留学教育现状的学情研究,提升留学生教育研究的实践性;三是丰富留学教育质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方法与内容的多样性;四是搭建来华留学教育研究合作平台,加强机构合作与联系,建立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以促进研究的协同性;五是打破学科壁垒,壮大来华留学教育研究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增强来华留学研究的系统性;六是建设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研究数据库,提升留学教育研究案例的现实指导性;七是充实基于中国视角的留学生教育创新理论构建,推动我国留学生教育研究与国际研究对话,为国际留学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中国案例与中国方案。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潮流,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改革所不能回避的历史趋势。[59]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曾指出:全球留学生总数将于2025年达到近800万人。[60]纵使当前“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因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內蔓延,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往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关于留学生受到攻击的报道也时有发生[61],但其无法改变世界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逆全球化不是全球化的终结,而只是全球化浪潮中的一个回潮状态,一定程度上是对原有全球化模式的再调整和重构。[62]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万名来华留学生在国内100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学习,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63]第一部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政策文本《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也正式公布,为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提供了规范性指导,标志着来华留学教育全面开启了新时代。掌握国际留学生教育研究发展与特征,将推进我国来华留学教育研究向纵深发展,增强来华留学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助力来华留学教育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讲好中国留学故事”,推动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菲利普·阿特巴赫,利斯·瑞丝伯格,劳拉·拉莫利.全球高等教育趋势:追踪学术革命轨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

[2][47]王耀輝,苗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11,10.

[3]马佳妮.欧美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发展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7):58.

[4]Education Database of UNESCO.Outbound internationally mobile students by host region[DB/OL].(2019-05-07).http://data.uis.unesco.org/Index.aspx?DataSetCode=EDULIT_DS&popupcustomise=true&lang=en#.

[5]CARUSO R,DE WIT H.Determinants of Mobility of Students in Europe: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Period 1998-2009[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5(3):265-282.

[6]WEI H.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a Global Perspective[J].Higher Education,2013(1):105-122.

[7]MARY M K.Why do Countries Differ in Their Rates of Outbound Student Mobility?[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6(2):99-117.

[8]GAMBLE N,PATRICK C J,PEACH D.Issues and Challenges for Small Countries in Attracting and Hos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the Case of Lithuania[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6(3):491-57.

[9][34]AHMAD S Z,HUSSAIN M.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Student Destination Choice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7(7):1324-1343.

[10][36]JENNY L,CHIKA S.Regional,Continental,and Global Mobility to an Emerging Economy:the Case of South Africa[J].Higher Education,2015(5):827-843.

[11][37]YASAR K.Student Mobility Reviewed:Attrac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urkey[J].Higher Education,2011(5):573-592.

[12]GAMBLE N,PATRICK C J,PEACH D.Internationalizing Work-integrated Learning:Creating Global Citizens to Meet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Skills Shortage[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0(5):535-546.

[13][35]CARLOS R G,RICARDO B M,PETR M.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Flows: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rasmus Programme[J].Higher Education,2011(4):413-430.

[14]MIHA L,EMIL J,ELIZABETH I,et al.Erasmus Student Motivation:Why and Where to Go?[J].Higher Education,2015(5):845-865.

[15]LAURA P,KATA O,ZAKIR J,et al.Understanding the Programmatic and Contextual Forces that Influence Participation in a Government-sponsored International Student-mobility Program[J].Higher Education,2015(2):173-188.

[16]PAOLA S,ROLF W,ROGER M.Developing Alternative Frameworks for Exploring Intercultural Learning:a Critique of Hofstedes Cultural Difference Model[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9(3):253-264.

[17]AZADEH S,MEHRAN N,ALI Q,et al.“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D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cculturation Attitudes Impact their Ethical Academic Conduct?[J].Higher Education,2016(5):651-666.

[18]WANG Y.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nderstood Through a Sense of Wholeness[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2(4):359-370.

[19]BATTERTON J,Horner S L.Contextual Identities:Ethnic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American Student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6(5):472-487.

[20]MARGINSON S.Student Self-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4(1):6-22.

[21]PAUL G J.The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t Four Canadian universities[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3):215-230.

[22]ELIZABETH M,CHRISTINE B,MICK H.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of Student-Staff Partnership:The Reflections of Partici.pants at an International Summer Institute[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7(6):720-735.

[23]RODNEY A,JOHN H.The Interactional Effect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and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Values,on Satisfac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3(7):972-988.

[24]HENG TANG T.Voice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USA Colleges:“I Want to Tell Them That …”[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7(5):833-850.

[25]ANITA S M,PETER B,PREM R.Beyond Host Language Proficiency:Coping Resources Predic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5(5):460-475.

[26]ELLIOT D L,BAUMFIELD V,REID K.Searching for “a Third Space”:a Creative Pathway Towards International PhD Students Academic Acculturation[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16(6):1180-1195.

[27]HILARY C.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of Marginal Significance or All-Pervasive?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in Practice:A Decade of Evolution[J].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0(1):15-23.

[28][43]HELEN F M,CHRIS N.Fund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Support Services:Tension and Power in the University[J].Higher Education,2013(2):182-191.

[29]SIMON M.Including the Other:Regula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of Mobile Students in a Nation-bound World[J].Higher Education,2012(4):497-512.

[30]HELEN F M.The Impact of Regional Higher Education Spaces on the Security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016(1):115-128.

[31]LIU W,LIN X B.Meeting the Need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Is There Anything We Can Learn From Their Home System?[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6(4):357-370.

[32]CHEN L H.Choosing Canadian Graduate Schools from Afar:East Asian Students Perspectives[J].Higher Education,2007(5):759-778.

[33]JASVIR KAUR NACHATAR S,JAN S,GAVIN J.The Importance of Plac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oice of University:A Case Study at a Malaysian University[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4(5):463-474.

[38]STRAKER J.International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Changing the Focus From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6(4):299-318.

[39]MANJA K,MARTIN ,ANE V,et al.Erasmus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Quality Enhancement of Erasmus+ Mobility through Digital Ethnography and Erasmus Shouts[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7(5):925-932.

[40]ZHOU J.International Students Motivation to Pursue and Complete a Ph.D.in the U.S.[J].Higher Education,2015(5):719-733.

[41]ELLIOT D L,REID K,BAUMFIELD V.Beyond the Amusement,Puzzlement and Challenges:an Enquiry in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cademic Acculturation[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6(12):2198-2217.

[42]BORDIA S,BORDIA P,RESTUBOG S L D.Promises from Afar:a Model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n Business Education[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5(2):212-232.

[44]MATTHEW B.What Motivates Chinese Women to Study in the UK and How do They Perceive Their Experience?[J].Higher Education,2014(1):47-68.

[45]JENNY L,DONGBIN K.Brain Gain or Brain Circulation? U.S.Doctoral Recipients Returning to South Korea[J].Higher Education,2010(5):627-643.

[46]ROBYN E S,MICHAEL W,MATTHEW B.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Academic Experiences of Female Saudi Graduate Students at a Comprehensive Doctoral University[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5(4):360-378.

[48]ELAINE W.A Model of Research Group Microclimate: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Experiences of Overseas Research Students in the UK[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0(5):545-560.

[49]TAKAO F,NOBUYUKI S,KUMI O.An Empirical Study of Graduate Student Mobility Underpinn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J].Higher Education,2013(1):17-37.

[50]TAM L,SUSAN K G.Understanding the Doctoral Experience of Asi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 (STEM) Fields:An Exploration of One Institutional Context[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010(3):252-264.

[51]FERNANDEZ O L,JOSE F.Molina-Azorin.The Use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Behaviouralsciences[J].Quality and Quantity,2011(6):1459-1472.

[52]JEAN R,DOREEN R,GARRY T.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Experience:Three Styles of Adaptation[J].Higher Education,2010(2):235-69.

[53]BART R,SIMON B.Understand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the Role of Ethnicity,Acade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J].Higher Education,2012(6):685-700.

[54]AMY R,PRUDENCE C,GREG C.Contemporary Trends in East Asian Higher Education:Dispositions of T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 Taiwan University[J].Higher Education,2010(2):149-166.

[55]TERRA G.(RE)Conceptualiz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The Potential of Transnational Social Field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9(3):331-346.

[56]JONES E.Problematising and Reimagining the No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Experience”[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7(5):933-943.

[57]ABDULLAH D,AZIZ M I A,IBRAHIM A L M.A “Research” into International Student-related Research:(Re)Visualising Our Stand?[J].Higher Education,2014(3):235-253.

[58]COUSIN G.Getting Our Students to Engage:VA Review of Two Key Contributions 10 Years on[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2(1):15-20.

[59]田京,倪好.美國促进高校学生海外学习政策:动因、特征及挑战[J].外国教育研究,2018(1):96.

[60]ALTBACH P G.Higher Education Crosses Borders:Can the United States Remain the Top Destin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M].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2):18-25.

[61]马佳妮.逆全球化浪潮下全球留学生教育的特征、挑战与趋势[J].教育研究,2020,41(10):134-149.

[62]张刚生,严洁.论美欧发达地区的逆全球化现象[J].国际观察,2020(2):155.

[63]质量为先实现来华留学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就来华留学相关问题答记者问[EB/OL].(2019-07-20)[2020-07-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 s271/201907/t20190719_391532.html.

(责任编辑 陈春阳)

收稿日期:2022-09-17

作者简介:战双鹃,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李盛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510642)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校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校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在湘留学生教育中湖湘地域文化导入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艺术类教师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形成性考核在医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留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辽宁省高校留学生教育规模现状分析及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