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电视新闻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

2023-07-05项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0期
关键词:镜头语言电视新闻创新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当代媒体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和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电视作为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要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必须创新新闻的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重视新闻的遣词造句和镜头的谋篇布局,这样才能提升新闻的表现力和观赏性,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叙事技巧;镜头语言;创新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0.060

电视新闻节目是集视觉与听觉元素于一身的文化性产品,一个优质新闻作品可以凭借巧妙的叙事方式和画面组合,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获得关注和认可,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从业者在日常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创新电视新闻叙事技巧,从而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语言和内容更为丰满,优化电视镜头语言的灵活组合,让电视新闻节目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一则叙事巧妙、镜头富有表现力的电视新闻,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可以凭借“内容优势”迅速胜出,立于不败之地。

1. 厘清电视新闻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的概念

电视新闻报道并不是客观事实根据时间顺序和事件发展顺序的刻板誊写,而是加入了新闻从业者的理解和再创作,对新闻事件在时空上的重建和描述。主持人播报、记者现场报道、新闻人物的同期声与电视新闻画面一起,共同构成了对于新闻事实的再叙述。声音和画面是构成电视叙事的重要元素,其中图像由于更为直观,便于观众理解,因此是叙述主体,语言更多时候则是电视画面的旁白和补充。

关掉电视声音时能看到的无声电视画面,就是镜头语言。电视新闻借助画面实现新闻场景的再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摄像镜头都会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所有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镜头一定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优化组合的。如果电视新闻镜头只是对新闻事件的客观记录,是很难与动态的文字和曲折的描述相匹配的。

如何用镜头语言更好地叙事?这就涉及到镜头叙事的概念了,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摄像师必须要掌握用镜头语言讲故事的技能。“关掉声音,去掉字幕,通过电视画面也能掌握新闻基本脉络”,这是镜头叙事的基本要求。对于电视新闻摄像来说,在新闻现场拍摄时,一定要在掌握电视新闻叙事技巧的基础上,用好手中的摄像机,用镜头语言来叙事。

2. 电视新闻叙事的技巧

2.1 电视新闻叙事的原则

第一,电视新闻叙事要能够挖掘新闻内涵。随着“新闻故事化”叙事风格的兴起,如何将一则新闻报道在遵守真实性的前提下,更为有曲折性、冲突性和矛盾性,这考验着电视媒体新闻从业者的叙事技巧。一般来说,新闻故事由事件、人物和环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通过听觉和视觉符号呈现,因此,电视新闻叙事在电视画面和电视声音的选择和安排上,一定要从新闻内涵出发,找到与之关联度最大的部分,去除一些关联度不大的东西,进行结构构建、内容重组,这样才能帮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加核心的内容和信息。

比如说,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倒叙的新闻事件描述方式比较常见,这种叙事方式就是先抛出结果,然后带着观众找原因,探寻真相。在这一过程中设置重重悬念,并加入蒙太奇的手法来控制事件的发展,不停地调动受众的好奇心,让他们一直持续收看,主动去思考新闻内涵。

第二,建构新闻现场。新闻现场的重现对于一则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作用重大,因此电视新闻叙事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全方位建构新闻现场,将之立体化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其产生如临现场和身临其境之感。电视新闻的叙事文本可以借助画面和声音等多种元素对现场进行重构,通过典型性画面和镜头的选择,代表性声音的加入,让新闻变得“栩栩如生”,更具有现场感。

第三,控制叙事节奏。由于电视新闻是线性传播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播出,留给观众的思考时间并不多,因此电视新闻叙事一定要控制节奏,松紧结合,注意把握住尺度,因为过于缓慢的叙事会让观众产生疲惫和平淡的感觉,太快的讲述也会让听众难以接受,不易理解,唯有二者结合,将轻、重、缓、急、强、弱,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突出故事的发展,调动观众的内心思考和情感共鸣。

2.2 电视新闻叙事的技巧

第一,展示性叙事。电视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特殊的集文字和畫面于一身的特定叙事风格和样式,更为直观和形象。与一些广播简讯和报纸文字等其他媒体的陈述目的不一样,电视节目声画合一的传播方式确定了其叙事风格是以直观展现为目标。要更好地展示新闻事件,新闻叙事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电视新闻的直观性决定了直接引语是构成报道的重要部分,具有典型性的直接引语的使用能够让整篇报道的可看性更强,可信度更高,因此在叙事过程中一定要多用直接引语。其次,新闻记者在电视新闻的叙事创作中,除了客观地陈述事实,还要融入有一定态度和观点的言辞和评说,对于新闻中涉及的人物和事件要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进行概述和总结。最后,要尽量让新闻语言更为凝练有力量。由于每篇新闻报道的时间有限,再加上现如今公众对于信息的耐受程度正在不断下降,“短平快”的新闻更受青睐,因此,新闻报道叙事的语言一定要尽可能地简短精练,用最少的话语将内容说清楚、说透彻。

第二,现场叙事技巧。和电影艺术一样,电视新闻也是用影像来传播消息,囊括了声音和画面等多种信息要素。一则好的新闻报道一定是融合了多种信息元素,能够充分地展示新闻现场,给人一种置身现场之感。其实,让观众看新闻的过程就是通过报道的叙事,让大众重新感受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体会新闻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有了更深层次思考的过程。电视新闻要产生更好的影响力,首先就要善于对新闻现场进行展示,有人说,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的生命,这句话并不为过。如何增加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这涉及到很多叙事技巧,从现场画面的选取到后期编排,从现场音的摄录到后期处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必须从新闻主旨出发,结合新闻内涵,做到每一帧画面和每一段声音都典型,这样才能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在一些新闻的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起新闻事件背后往往由不同的大小新闻事件组成,错综复杂,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交代清楚的。怎么样将复杂的新闻事件叙述清楚?这更加考验着记者的现场叙事技巧。笔者的常用做法就是将不同的大小新闻事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剪成一个个小短片,依据短片的情节进行讲述,中间配合一些有冲突性的电视画面及各种提要和关键词进行穿插,提示观众其中的逻辑关系,吸引观众持续地往下收看。这种现场叙事方式符合当下受众“碎片化”的信息消费习惯,在增强新闻真实性的同时,还能让新闻节奏变得更为明快,提升观众关注度,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细节性叙事技巧。“细节决定成败”,在一种电视新闻报道之中,不管是有個性的语言还是有冲击力的画面,往往能够留给观众最深印象的就是一些具体的新闻细节。以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短视频现场新闻《游客:“彭麻麻呢?”》报道为例,这篇现场报道只有23秒,2020年1月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调研,在腾冲和顺古镇小巷,游客“偶遇”总书记特别兴奋,不经意间有位女孩子问总书记“彭麻麻呢?”正当大家诧异时,总书记巧妙地回答“没来,快过年了,都在家忙着呢。”引得现场一片欢声笑语。由于现场空间狭小事发突然,中央总台时政记者全程捕捉,既抓拍到了问问题的游客,又捕捉到了总书记的妙语和表情,这就是细节的最好抓取。编辑在制作时直接以最真实的视角还原现场,不加特效,不过度剪辑,还保留了摇晃的镜头,就是这个小细节将大国领袖亲切质朴、打动人心的一面一下子展示了出来,胜似千言万语的表达。这一条23秒的短视频当天的点击量高达23亿次,全网阅读量累计37亿次,成为点击量最高的一条时政视频,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在新闻过剩化生产的今天,几乎每一家媒体都高度重视报道中的细节呈现,用小切口和小视角来展示新闻。确实与模块化和程式化的报道相比,电视新闻细节更为生动形象,吸引受众眼球,放大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细节叙事技巧主要为以下两点:第一,细节叙事要真实。电视新闻在挖掘和使用细节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这种细节一定要是客观存在的,代表的是新闻事件的典型面貌或新闻人物的真情实感,千万不能夸张和虚构,否则不仅不能达到提升新闻传播力的效果,反而会因为背离真实,引起观众的反感。第二,细节叙事要善于设置悬念。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异常丰富,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新闻要从激烈的厮杀中成功获得受众的关注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一则平铺直叙、毫无亮点的新闻报道往往会掩埋于信息海洋之中,掀不起一丝浪花。怎样让电视新闻报道精彩起来?善于用细节叙事来设置悬念,是吸引观众注意,提高收视率的一个法宝。新闻记者在制作新闻过程中,一定要利用一些细节来设置悬疑点,充分调动观众的好奇和探寻心理,让他们保持持续收看的状态,这也是新闻抓住观众的最佳方式。

3. 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

3.1 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

一方面,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能够有效地展示和深化报道主题。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视觉文化成为快节奏社会文化的主导,这种趋势在平面媒体上表现为“读图时代”,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图像转向”,这也意味着电视画面和镜头语言在一则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视新闻最大的魅力往往就是无声的镜头语言,这种直接诉诸于人们视觉感官的信息传播方式,更为直观形象,直接反映客观事实和陈述观点。

另一方面,电视新闻镜头语言,能够有效地增强新闻的审美感受。电视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文化作品,在客观记录现实的同时,如果镜头语言使用恰当,通过一个个艺术化镜头的组合,能够让作品的美学特征更明显,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收视体验,让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再完成一次审美的愉悦之旅。

3.2 镜头在电视新闻中的使用技巧

第一,镜头语言使用要灵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载体之一就是镜头语言,新闻工作者对于镜头语言的使用一定要灵活多变,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既要能够找到最能体现新闻主旨的现场画面,又要能够找到最能表现新闻事件主题的当事人拍摄,既有能够展示新闻事件全貌的长镜头,又有能够反映新闻细节的特写式镜头,在运用这些镜头语言时,要在遵循新闻拍摄的基本原则和逻辑主线的前提下,将他们进行优化组合,让新闻画面元素更丰富,承载的信息量更大,画面观感更好,让观众有一种持续收看,并产生探索新闻事件更深内涵欲望的冲动。

作为新闻摄影记者,笔者在新闻报道中使用镜头语言有一个三字法则“短、平、碎”,一般每个镜头拍摄时最多五秒,后期剪辑时最多用三秒,而且镜头拍摄一般都是多角度和多视角,这样方便后期剪辑、制作和稿件写作时使用。笔者在现场拍摄时也有一个三字法则,就是“挑、等、抢”,尽量把新闻画面拍得更为生动化和艺术化。所谓的“挑”,就是在新闻现场要挑好景别和好镜头,拍摄视角要更具冲击力;“等”就是要等好时机,抓好机会,把镜头中的美感和情感拍出来;“抢”就是指在采访过程中,抓住突发事情发声的第一时间,抢拍下那些不可多得的瞬间。只有在新闻现场前期拍摄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镜头,才能确保后期使用镜头语言时更为灵活。

第二,镜头语言要直观平和。新闻报道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也意味着报道的镜头语言必须更加直观平和,这样才能充分地展示新闻事件的客观性。

笔者认为,直观平和地用镜头来展示新闻事件,并不意味着镜头语言的单调乏味,作为一名合格的摄影记者,一定要带着思考进入拍摄状态,拍什么?怎么拍?如何用画面和语音切入?这些都要提前在脑子里进行构思。只有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视角,去选择拍摄构想,才能实现直观平和的镜头语言创新。比如说,会议新闻不能总是领导讲话的特写镜头,也不能总是会场全景,而是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会议场景,在后期制作时加入相关活动的素材画面;各种场景也要拍摄几组镜头,尽量多些角度,使得某些镜头一看就容易让人产生联想;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升、降、甩等多种拍摄方法,获得多种镜头语言,实现抓拍、长镜头、特写等灵活组合。

第三,镜头语言要实现与其他类型语言的合作。镜头语言是电视新闻节目叙事和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与主持人、画面、字幕和音响这些符号一起,承载着新闻信息。如何让这些元素实现优化组合,达到1+1>2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是一味地对镜头语言进行完善,而是要综合全盘考量,使得镜头语言和其他的信息符号更为协调一致,这样才不会给人违和之感。只有多种表现手段一起发力,才能让新闻更加真实客观,让受众获得全方位的有价值的新闻。

4. 结束语

在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对于“新闻立台”这样的电视主流媒体来说,如何提高新闻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镜头语言与叙事技巧在信息过载的当下,是电视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眼球的主要工具,使用多彩丰富的镜头语言讲述更加精彩的新闻故事,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的同时,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深层次思考,这是时代赋予电视摄像记者的重任。一篇优质的电视新闻报道用真实丰富的镜头语言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可以快速地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形成品牌效益,助力电视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参考文献:

[1]蔡海龙.传媒生态视域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研究[D],中国传播大学,2014.

[2]陈玉茹.电视新闻的叙事技巧[J].新闻世界,2010(03):12-13.

作者简介:项飞,安徽界首市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记者(中级),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摄像.

猜你喜欢

镜头语言电视新闻创新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写意与留白:《刺客聂隐娘》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
电影《钢琴家》——谱写生命的序曲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黑暗中的诗意
电影《霸王别姬》镜头语言下的影视叙事研究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