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1955—2022年)

2023-07-04韦宜均赵恒煜

丝绸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少数民族

韦宜均 赵恒煜

摘要: 少数民族服装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呈现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记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历程、增进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以数据库中第一篇论文收录时间作为起点,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利用词频统计、共词分析、聚类分析、主题分析等手段,从研究态势、研究内容、机构分布、研究群体等层面对1955—2022年的2 552项研究成果展开统计,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行解读剖析,旨在展现中国68年间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概貌特征,增进该领域不同学科间的学术沟通与对话。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未来少数民族服装研究可能存在的六个理论生长点。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趋势与展望;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TS101.1;G35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23)04-0088-12

引用页码:

041112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3.04.012(篇序)

少數民族服装是中华民族服饰的组成部分,在呈现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记录少数民族文化进程、增进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少数民族服装展开科学研究,是继承、发展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数十年来,少数民族服装的研究者和工作者们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梳理和分析这些成果,有助于揭示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通过文献检索和查新发现,当前还未有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少数民族服装进行研究的成果。文献计量学是一种从文献数量关系和规律中发现知识动态特征的学科和方法。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将其应用于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领域中,如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1]、经济发展[2]、非物质文化遗产[3]、心理健康[4]、语言文字使用[5]、传统体育[6]、武术研究[7]等。这些领域的成果在研究方法、路径等方面对本文具有相当的启发与借鉴价值。基于此,本文拟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国内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描绘出研究的全景面貌、发展脉络与相关热点,增进人们对于该领域的直观认识,为思考少数民族服装的未来发展提供若干启示。

1 数据来源及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作为文献检索平台,检索范围为“总库”(主题:少数民族(精确))AND(主题:服装(精确)),其中主题词“少数民族”包含55个具体民族;时间范围“不限”;文献类型包括“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四大类,共获得全部少数民族服装研究记录2 552条,时间跨度为1955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按照中国知网检索系统的统计分类,检索结果中共有学术期刊论文1 439篇(CSSCI索引89篇、核心期刊208篇),会议论文31篇(国内会议论文26篇、国际会议论文5篇),学位论文1 040篇(博士学位论文72篇、硕士学位论文968篇),报纸文章42篇;这些成果分布在轻工业手工业、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旅游、高等教育、民族学、工业经济、文化、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职业教育共11个学科类别中。

去除投稿须知、专著评介和不包含

摘要、关键词的报纸文章等非有效学术类成果后,共得到2 509条有效记录。

1.2 研究设计

利用文献管理软件Endnote、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6.1对采集的文献样本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共确定4个分析单元和12个分析子单元,如图1所示。同时,结合代表性文献,对分析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解读,探讨68年来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研究趋势、重点内容、研究平台、研究力量及未来的理论进路。

2 研究趋势

对某学科在特定时期内产出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相应的增长曲线,并对评价该学科所处的学术阶段,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8]。通过对发文量的逐年

统计可以得到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总体变化趋势情况。至1955年以来,文献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19—2021年有所回落。总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如图2所示。

2.1 研究起步期(1955年—1979年)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历史文献中,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之时就已有所探讨。1955年,中国著名民族学、人类学者,中山大学教授梁钊韬在《海南岛黎族社会史初步研究》一文中对“祀”和“黎”由短裙向长裙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并认为这“与汉人接触有关”[9]。1956年,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散文家,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郁风撰文《发扬服装的民族风格》,主张吸取外国服装的优点使民族服装得到应有的发展,发扬“民族服装传统中合乎现代生活需要的部分”[10]。1960年,著名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中提出,可以从出土文物中人物的形象、头髻和衣饰样式等来探索其族属关系[11]。此后,民族服装研究归于沉寂。

2.2 缓慢增长期(1980年—1999年)

至1980年,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才在王景亭、宫相友、黄美椿等的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其中,黄美椿[12]在《略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头饰》中首次专文详尽论述了少数民族服饰与头饰的民族文化联系功能及在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服饰艺术的重要意义。此后,每年均有若干篇少数民族服装的研究成果发表,维持在5.35篇/年的水平,学者们对朝鲜族、满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服装的由来、工艺、设计、标准化和流行趋势等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2.3 快速发展期(2000年—2019年)

2000—2015年的15年间,少数民族服装研究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特别是2005—2010年和2014—2018年经历了两次大

规模“井喷”,研究版图已涵盖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学、美学、设计学、政治学、体育学、轻工纺织等诸多学科。除个别年份外,该阶段发文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达到233篇的最高值。

2.4 波动调整期(2020年—2021年)

2020年以来,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成果产出数量出现了较大滑落,但仍维持在168篇/年的水平上。这一态势的具体成因尚需学界予以更为深入和持续的关注。

3 研究内容

关键词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可以高度概括和体现文献研究内容。对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关键词展开词频、突现和共现关系分析,有助于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把握不同少数民族服装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及方向。

3.1 研究重点

关键词在文献中的出现频次反映了该研究内容在相应领域受关注的程度,统计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有助于掌握领

域研究重点。根据Endnote中Subject Bibliography的关键词统计功能,60余年间少数民族服装研究产生了4 641个关键词,其中词频排名前50的关键词如图3所示。按照关键词指涉的对象进行统计整理,可以得到“服装”“民族”“行为”“文化”四个类别其及子集。“服装”类高频词主要指向与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相关的图案、元素、纹样、造型、设计样式,侧重于对服装生产制作工艺及视觉呈现的探索;“民族”类高频词主要指向苗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土家族、彝族、畲族、维吾尔族、赫哲族、藏族、黎族、哈尼族、侗族13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55个少数民族中占比23.64%;“文化”类高频词主要指向少数民族服装文化的传承、变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们注意到了少数民族服装文化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将历史的服装文化视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反思文化传承的方法与路径;“行为”类高频词主要指向少数民族服装文化的应用、创新、设计、运用、发展、保护,研究者们聚焦于服装的时代性及其当代实践,不断对少数民族服装“应该为何”“可以为何”的问题作出回应。

3.2 研究前沿

研究前沿是一组凸显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研究前沿术语即出现频次快速增加的专业术语[13]。CiteSpace提供了一种基于词频增长算法(Burst detection)的突现词分析方法,通过对引文关键词的统计,将短时间内快速增长的专业词汇检测出来[14]。凭借这些突现词的时间分布和动态变化性的特点可以发现某一个主题词、关键词衰落或者兴起的

情况,能较好地反映少数民族服装相关知识域内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如图4所示。在少数民族服装主题关键词的突变强度和突变时间分析中,1955—1981年均未出现突变词。从1982年开始,“民族服装”“民族服饰”“民族”“服饰”等总括性词汇集中出现,并一直持续到2014年,时间跨度达到了33年。除了总括性词汇外,其余突变词可以被分为三个类别,对应民族服装研究史上的三大前沿问题。

第一个类别是与服装设计相关的词汇,2006年开始,关于少数民族服装的“审美”问题被学界所关注,随后从2012—2022年,与审美关联的“(服饰)设计”“运用”“服饰元素”“纹样”等关键词不断突现出来,反映了学界对于少数民族服裝形态及其生产制作技法的思考。如徐平华等[14]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色彩量化研究,对选取的民族服饰主色调进行了示范性度量和可视化表达,为客观表述民族服饰的色彩构成、系统研究少数民族服饰色彩形成机制提供了可靠的测量方法。段然等[15]在对少数民族服饰元素的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服饰元素运用到数字化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和具体举措。

第二个类别是由少数民族服装所延伸出的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词汇,从2005年开始“保护”“文化内涵”“文化变迁”“创新”和“传统文化”集中见诸各类成果,反映了学界关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取舍与扬弃的争鸣。如隋姗姗[16]论述了当时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继承与保存所面临着严峻考验及其成因,从立法保护,研究、开发、传承保护,馆藏、收藏保护,提升民众认识等角度提出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的有效措施。张世歆[17]在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服饰面临冲击的同时,强调了少数民族服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与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建立一个有效地保护、抢救、传承、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周莹[18]以时尚潮流与风格、符号与象征、全球化与殖民化、想象与认同、性别与文化这五个研究主题为线索,梳理评价了国内外学者对民族服饰研究的视角、理论和方法。

第三个类别是描述少数民族群体的词汇,包括朝鲜族、侗族、土家族、畲族、蒙古族等几个少数民族,其中畲族、朝鲜族的关键词突现强度分别达到了8.068 3和6.671 5,他们的服装成为最受学者们关注的研究对象。如李桂淑[19]从朝鲜族服装的历史渊源、款式特点、配饰方面阐述了朝鲜族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审美内涵。陈栩等[20]基于在福建宁德各村的田野调查,论述了畲族女性服饰图案的题材及表现手法,探讨了福建宁德、霞浦地区畲族女性服饰图案中所蕴涵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女性崇拜等文化因子。

3.3 热点主题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中,聚类反映了网络中节点的相似性,有助于识别和探测某一研究领域代表性知识子群,即该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主题。在CiteSpace中,将时间范围设置为1955—2022年,时间切片为5年,每个时间切片选择Top30,连线强度选择Cosine(默认),由于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词组或术语,因此Note Types选择Keyword,可以获得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在此基础上,选择Label clusters with indexing terms,通过算法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并获取聚类结果。在可视化图谱的生成上,CiteSpace提供了Cluster view(聚类视图)、Timeline(时区视图)、Timezone(时间线视图)等选项,本文重点呈现的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因而选择了Cluster view视图,如图5所示。图5中,共有102个高频共现关键词(N=102)列入本次统计结果,连线数E=124,网络密度(Density=0.024 1),表明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涉及领域广泛,关联强度较

大。借助CiteSpace的自动谱聚类算法,最终得到7个聚类,分别是“创新设计”“博览会”“服饰”“现代服装设计”“传统文化”“民族服饰”和“应用”,据此可以进一步归纳得到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热点的四大知识子群。

3.3.1 少数民族服装的创新设计

研究者们往往有感于少数民族服装“面临传承危机”[21]或“成为边缘化的文化遗产”[22],因而主张民族服装应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走与旅游同步发展的道路,加快与世界的接轨[23]。他们致力于找寻民族服装的创新设计方法与产业化应用路径,开发既能够体现少数民族特征,又具有现代时尚元素的新式民族服饰,使民族服饰对民族风情、习俗的展现更多地出现在现代化生活当中,增强全国对小众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理解[24]。在方法上,研究者一般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考证、历史考古等方法对传统少数民族服装的形制、面料、色彩、纹样、配饰、工艺进行考察与归纳,并选择性提取能代表民族文化特征、宗教信仰与精神内涵的代表性元素或独特符号,运用现代服饰创意设计理念、工具、方法对这些元素符号进行重构、融合与再创造,据此推动传统少数民族服装的活化、传承与创新。

3.3.2 少数民族服装在当代生活、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与上一个主题不同的是,该主题探讨的是如何将民族服装的图案、色彩、款式、造型、工艺等元素充实到现代设计之中[25],开发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现代服饰、家用纺织、产品包装、建筑装潢、旅游工艺品等多种产品,使之契合人们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研究者大多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或产品设计专业,他们将传统少数民族服装视为一种彰显民族特色的边界符号、传统艺术瑰宝和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26],是全球化过程中各地域族群谋求发展、强化认同的一种现代参与和文化策略[27]。

3.3.3 少数民族服装文化与历史研究

学者们主要沿着三条路径展开。第一条路径是少数民族服装的历史变迁研究,主要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服装的演变与发展[28],分析其发展阶段、时代特征与成因规律,从不同时期的服装中了解人们的生活状态,不断丰富、完善少数民族服装的相关知识谱系和历史资料。第二条路径是少数民族服装文化的个案研究,主要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理论与方法,探讨某个民族服装的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发掘民族服装的美学范式和表达方法。同时,注重物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服装所包含的圖腾图案、花边纹饰、故事场景等内容符号中挖掘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并思考服装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而找寻民族服装传承、传播和保护的模式[29]。第三条路径是少数民族服装的文化对比研究,主要通过事实论证、分析、比较不同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30],发掘民族或族群间所发生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意识、民族信仰等内在联系,从其中的异同点得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启示。

3.3.4 少数民族服装会展研究

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人对56个民族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缺少具体的、形象的内容”,因此,“集全国少数民族穿戴之大观的艺术表演,在一个侧面可以多少有助于解决这一课题……另一方面,也可能创造出相当的经济价值与国际文化交流价值”[31]。伴随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产业化发展,服装会展逐渐成为一个与扶贫就业、增进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品牌形象相联系的产业蓬勃发展,该主题的研究者们以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和工艺品展、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北京时装周、广西民族服饰设计征集与展演活动等为例,对民族服装会展的服装呈现、流程设置、展销策略、传播手段、组织形式、视觉设计[32]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4 机构分布

通过对研究机构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少数民族服装研究力量的组织与布局、成果产出能力和机构间的合作关系网络分布态势。统计发现,从1955—2021年中国共有189个机构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

4.1 高发文量机构

通过对各个机构发文量的频次统计与对比,可以了解到哪些机构引领少数民族服装成果的产出,反映出知识生产的活跃水平。根据中国知网对于作者单位的数量统计,高发文量机构形成了三个活跃梯队层级,如图6所示。

第一层级为发文量大于50篇的机构,其中北京服装学院发文量最高,达到了185篇;中央民族大学发文量其次,为71篇;昆明理工大学发文量位列第三,为62篇。第二层级为发文量30~50篇的机构,分别是东华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第三层级是发文量在20~30篇的机构,分别是武汉纺织大学、西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活跃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分布于北京、云南、广西、江苏、湖南、上海、四川、重庆、内蒙古、浙江、天津、辽宁、黑龙江和湖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相较而言,北京、云南、

广西的机构发文量较高。在类别上,这些高校分属于民族类、轻工纺织类、师范教育类、艺术设计类、综合类五个优长学科专业门类。

4.2 机构合作网络

CiteSpace对于机构合作网络的分析是基于同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的不同机构进行聚类构建的。图7可视化地呈现了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最重要的50个机构之间的合作状态。图7中的节点为研究机构名称,节点大小表明其中介中心性,节点之间连线描述了机构的合作,连线粗细表示机构合作次数,线条越细表明合作次数越少[33]。

少数民族服装机构整体网络密度为0.003 6,连线仅为6条,表明研究团队分散,不同机构的作者之间合作较少,研究机构并未形成体系,高协作关系的科研网络尚未形成,不利于知识信息的交流共享。事实上,从地域分布上看,不同区域已经各自拥有1~2个研究重镇,其中华北地区以北京服装学院为代表;东北地区以大连工业大学为代表;华南地区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代表;华中地区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武汉纺织大学为代表;东南地区以江西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为代表;西南地区以四川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为代表;西北地区以西安工程大学为代表。然而,各代表机构还缺乏对本地区学术力量的整合带动。因此,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未来在增进合作交流、打破机构和专业边界,形成跨地域、跨学科的合作关系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5 研究群体

通过对研究成果署名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专业人才状况、领军人物特征、科研群体协作关系及学术共同体分布情况。统计发现,从1955—2022年中国共有2 650名研究者署名发表与少数民族服装相关的成果。

5.1 高发文量作者

根据Endnote中Subject Bibliography的作者统计功能可以获得作者发文量的排名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高发文量作者(发文量>5篇)共有12人,仅占作者总数的0.45%,发表成果10篇以上的仅有6人,6~10篇的有6人,表明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作者群体较为分散且并不稳定,成果产出频率较低,具有持续高产出能力的研究群体尚未形成。

在发文量相对较高的作者中,研究领域涉及服装历史传统、服饰文化、艺术设计、服装纺织材料、体系规制、元素符号、创新变革、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一些作者如曾慧、曲义、周雯、尹红、樊苗苗等,还对满族、畲族、彝族、苗族、壮族等民族的服装有深入的专门研究。

5.2 作者合作网络

CiteSpace对于作者合作网络的分析是基于同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的不同作者进行聚类构建的。图8可视化地呈现了少数民族服装研究中最活跃的100名作者的合作状态。

整体上,研究者之间的关联关系较弱,连线为27条,网络密度为0.005 4,形成合作关系的网络仅有9个,基本呈现“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其中,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的“徐强—陈东生—刘洋—陈栩—甘应进”的网络影响力最大,但规模较小,他们的研究以中国台湾、福建少数民族服饰纹样、形制、艺术特征分析见长;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刘骊—张茜—刘利军—付晓东—黄青松”的网络连接度较高,但影响力较小,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少数民族服装图像检索、识别、解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方面。由于缺乏合作,研究者们的学术视野基本止步于自身所在的专业领域中,缺乏跨机构、跨地域、跨学科的充分对话,多学科融合创新的成果较为匮乏。

6 研究展望

在68年期间,中国形成了相当丰硕的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成果。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进一步将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推向深入。当前,这一领域还存在若干重要问题缺乏学理回应,一些具体问题成了学界爭议的焦点,由此可以窥见若干未来的发展趋向。

首先,是核心概念需要顺应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化需求进行创新性阐释界定。20世纪初以来,中文里“民族”一词的词义经历过多次变化,在不同语境中表达的内涵有所差异[34]。此外,伴随着文化的时代发展与历史变迁,少数民族服装的种类层出不穷,名目繁多,诸如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现代服装”“改良服装”“常服”“礼服”“盛装”“展演服饰”“戏服”“表演服”“职业装”等词汇日渐增加,在不同的文献中出现了互用、混用的现象,使得研究对象缺乏清晰指涉,范畴不明。由于服装的概念还与历史时期、民族支系、地理空间密切相关,某些笼统使用“某族服装”的研究还存在以偏概全的情况。另外,部分文献中对于“民族特色”“民族风”等词汇的使用比较随意,严谨性不足。故此,廓清不同少数民族服装概念的范畴、内涵、类属及其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其次,是“消亡论”与“繁荣论”之间的论争需要新的理论弥合其对立鸿沟。不少学者基于外来强势文化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服装逐渐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况,表达了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服装失传严重、濒临消亡、民族传统价值改变和民族精神家园迷失的忧虑[35],主张对即将失传的传统服装施予重点保护,拒斥现代服装文化对传统服装文化的消解。然而,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传统民族服饰具有排他性,在现今各民族交往密切,各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下难以存续,应当多元化发展,与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同步[36]。他们不断尝试将现代服装审美理念、工艺技艺、元素符号融入少数民族服装之中,拓展少数民族服装的边界与外延。未来,还需要从文化融合和演进的规律中认识和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应然状态,找寻少数民族服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是全社会对于少数民族服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甚至是外国学者也对该领域有所关注,因此审美观、技术观、文化观乃至民族观的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不同民族、国籍的学者们不断将他们关于美的理解、对于少数民族的想象及现代服装技艺、文化融合理念融入知识生产和社会实践当中,在为民族服装发展繁荣创造更多可能的同时,也对传统民族服装观念形成冲击,给传统服装的保护带来诸多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民族身份的学者之间充分深入的文化对话和行之有效的并肩协作就显得弥足珍贵。

第四,是现代轻工纺织技术如何更好地与传统少数民族服装技艺有机融合尚未得到充分讨论。如胡美术就曾在《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37]中指出,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中,“最激进的莫过于将机器生产直接引入进传统服饰的制作过程中”,从生产技术创新的视角看,“传统技艺难以有效地满足现代人对服饰的新需求,因此,精英阶层和年轻人摒弃传统的笨拙的生产方式,引进了机器生产”,另一方面,“大量工业服饰的出现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传统技艺、制作群体的生存环境,带来传统纺织文化的剧烈变迁”。少数民族服装技术创新如何与文化传承兼顾发展、齐头并进,仍需学界深思。

第五,是关于着衣者对于当代少数民族服装的观点、看法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服饰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所需,了解着衣者的着装选择动机、赋予服装的意义和对于服装的创造性使用行为,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人们在少数民族服装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充分尊重每一位着衣者在传承发展民族服装方面的主体性。遗憾的是,除殷丽娜的《城市中的身体与民族服饰——X市彝族青年女性民族服饰穿着休验研究》[38]、迪拉娃尔·吐尼亚孜的《乌鲁木齐维吾尔年轻女性时尚与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39]等少数成果外,还鲜见对少数民族生活样态及他们对本民族现当代服装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这导致一些选取民族传统图案进行服装创新设计的做法,并未提及该少数民族群体的认同度和接纳度,对创新缘由的阐述尚缺乏民意基础和学理依据。因此,可进一步加强关于着衣者在当代少数民族服装实践方面的调查研究力度。

最后,本文的研究视野难免存在一些局限。在样本的选取上,主要针对国内文献展开计量分析,还缺少对于国内少数民族服装著作和海外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在本文的基础上对研究样本做进一步的延伸拓展,有望获得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发现。

7 结 语

本文从中国知网分析采集的2 509篇国内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文献中,可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据中国知网收录结果,国内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识别工作开展之初就已有所探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属于研究的起步期,1955年中国第一篇少数民族服装研究成果见诸于世,随后这一领域逐渐受到重视;80年代至90年代末属于缓慢增长期,在服装学与民族学界的带动下,相关话题的讨论渐次升温;2000—2019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少数民族服装研究呈现了多学科的井喷式发展态势,在少数民族学术谱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研究热度越来越高,成果越来越丰硕;2020年以来进入了波动调整期,成果产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其次,在众多学者的潜心耕耘下,这一领域共形成了四大研究主题,分别是少数民族服装的“创新设计”“当代应用”“文化和历史研究”“会展研究”,这些主题的相关研究在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文学、艺术学、美学、设计学、政治学、轻工纺织学、体育学等诸多学科中呈齐头并进的态势,产生了一批代表性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术活跃度较高。第三,分析中发现,囿于一些客观因素制约,少数民族服装研究还存在着因专业区隔、地域区隔、机构区隔所导致的孤岛现象,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协作关系较弱、跨学科研究较少,发表在CSSCI、北大核心期刊上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占比偏低,亟待跨越机构和专业边界,增进合作交流,提升少数民族服装研究的整体水平。最后,本文对学界面向未来延拓少数民族服装学术研究地图的若干可能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张媛, 王丽霞.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5—2015)[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 15(2): 22-26.

ZHANG Yuan, WANG Lixi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bout national identity of minorities in recent years (2005-2015)[J]. Journal of Ningbo Open University, 2017, 15(2): 22-26.

[2]王来喜, 付为政, 那日苏.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视角[J].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1(1): 107-115.

WANG Laixi, FU Weizheng, NA Risu. The research focus of Chinese minority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bliometrics and visualiza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2021(1): 107-115.

[3]左国华, 廖明君. 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评析: 基于2009—2018年CSSC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 民族艺术研究, 2019, 32(5): 130-139.

ZUO Guohua, LIAO Mingjun.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last ten years: Visualized analysis based on the CSSCI literature from 2009 to 2018[J]. Ethnic Art Studies, 2019, 32(5): 130-139.

[4]罗鸣春, 黄希庭, 苏丹. 中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研究30年文献计量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6(3): 17-20.

LUO Mingchun, HUANG Xiting, SU Dan. The metrological analysis on literatures of minorities mental health in China from 1978 to 2008[J].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 36(3): 17-20.

[5]岳朋雪. 我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历史经验: 基于1949—2017年调查文献和数据的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10): 193-198.

YUE Pengxue.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n language use of ethnic minority in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the survey literatures and data from 1949 to 2017[J]. Guizhou Ethnic Studies, 2020, 41(10): 193-198.

[6]肖庆群, 吴明冬.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文献的计量规律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 41(11): 117-122.

XIAO Qingqun, WU Mingdong. Research on the metrological law of the ethnic groups of China traditional sports research literature[J]. Guizhou Ethnic Studies, 2020, 41(11): 117-122.

[7]赵正浩. 中国少数民族武术研究成果的文献计量规律研究[J]. 中华武术, 2021(11): 112-117.

ZHAO Zhenghao. A research on the bibliometrics law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minority Wushu[J]. Chinese Wushu, 2021(11): 112-117.

[8]邱均平. 信息计量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45-55.

QIU Junping. Information Metrology[M]. Wuhan: Wuhan University Press, 2007: 45-55.

[9]梁釗韬. 海南岛黎族社会史初步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55(1): 93-115.

LIANG Zhaotao. Preliminary study of social history of Li ethnic group in Hainan[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1955(1): 93-115.

[10]郁风. 发扬服装的民族风格[J]. 美术, 1956, (4): 12-13.

YU Feng. Develop the style of ethnic groups costume[J]. Art Magazine, 1956(4): 12-13.

[11]冯汉骥.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J]. 考古, 1961(9): 469-487.

FENG Hanji. An exploration on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in Shizhai mountain of Jinning of Yunnans clan issue[J]. Archaeology, 1961(9): 469-487.

[12]黄美椿. 略论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与头饰[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2: 153-162.

HUANG Meichun.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stumes and headwear of ethnic groups in Yunnan[M]. Beijing: The Ethnic Publishing House, 1982: 153-162.

[13]陈超美, 陈悦, 侯剑华, 等. CITESPACE Ⅱ: 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 情报学报, 2009, 28(3): 401-402.

CHEN Chaomei, CHEN Yue, HOU Jianhua, et al. CITESPACE 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09, 28(3): 401-402.

[14]徐平华, 冒海琳, 张玉杰, 等. 民族服饰色彩构成分析方法研究[J]. 丝绸, 2019, 56(3): 24-29.

XU Huaping, MAO Hailin, ZHANG Yujie, et al. Study on analysis method for color composition of ethnic costumes[J]. Journal of Silk, 2019, 56(3): 24-29.

[15]段然, 刘晓刚. 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数字化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 贵州民族研究, 2016, 37(10): 127-130.

DUAN Ran, LIU Xiaogang. The application of minority costume elements in the design of digital clothing[J]. Guizhou Ethnic Studies, 2016, 37(10): 127-130.

[16]隋姗姗. 试论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资源保护[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 61-64.

SUI Shanshan.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es of ethnic minoritys trappings in China[J]. Journal of the Second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4): 61-64.

[17]张世歆. 少数民族服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营与保护: 以云南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2): 178-180.

ZHANG Shixi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stume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A case study of Yunnan[J].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2012(12): 178-180.

[18]周莹. 民族服饰的人类学研究文献综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 140(2): 125-131.

ZHOU Ying. Literature review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ethnic costumes[J].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Fine Arts & Design), 2012, 140(2): 125-131.

[19]李桂淑. 朝鲜族服饰的特征与审美内涵[J]. 装饰, 2006(6): 17.

LI Guishu. The feature and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dress adornment of Korean Minority[J]. ZHUANGSHI, 2006(6): 17.

[20]陈栩, 陈东生. 福建宁德霞浦地区畲族女性服饰图案探议[J]. 纺织学报, 2009, 30(3): 88-93.

CHEN Xu, CHEN Dongsheng. Shes female costumes pattern in Ningde and Xiapu of Fujian[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09, 30(3): 88-93.

[21]石应辉. 非遗传承背景下的贵州民族服饰绣染工艺融合研究及产业应用[D]. 大连: 大连工业大学, 2020.

SHI Yinghui. Research on the Embroidery and Dyeing Process Fusion of Guizhou National Costumes in the Non-hereditary Backgrou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D]. Dalian: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2020.

[22]蔣玖荣. 浅析岭南少数民族服饰图案[J]. 中国包装工业, 2013(12): 47-48.

JIANG Jiurong. A brief analysis of clothing pattern of Lingnan ethnic minorities[J]. China Packaging Industry, 2013(12): 47-48.

[23]木基元. 略论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以纳西族服饰的流变和推广为例[J]. 思想战线, 2002(3): 68-70.

MU Jiyuan.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stume: With a case study in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Naxis costume[J]. Thinking, 2002(3): 68-70.

[24]卢菁菁, 杨莹, 许斌. 壮傣族群服饰借鉴与现代设计[J]. 文化产业, 2020(35): 7-10.

LU Jingjing, YANG Ying, XU Bin. Refer and modern design of Zhuang and Dai ethnic groups costume[J]. Culture Industry, 2020(35): 7-10.

[25]刘方园. 苗族、花腰傣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3.

LIU Fangyuan. Application of Miao, Huayao Dai Clothing Element in Modern Clothing[D]. Kumm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6]刘恋. 湘西土家族织锦图案审美特征及应用研究[D]. 湘潭: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LIU Lian. The Study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Xiangxi Tujia Nationality Brocade Design[D]. Xiangta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27]王琛. 都市生存的文化策略与族群认同: 对一个苗族流动群体的个案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5): 106-110.

WANG Chen. The cultural strategy and the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s in urban existence: A case study of a migrating group of Miao nationality[J]. 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2006(5): 106-110.

[28]古丽波斯坦·木合塔尔. 建国以来哈密维吾尔族服饰文化变迁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13.

MUXTAR Gugliberstein. Research of Hami Uygur Costume Cultural Chang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D]. Urumqi: Xinjiang University, 2013.

[29]沈聪.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流变现象研究: 以思茅地区调查为例[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3.

SHEN Cong. To Explore the Rheological Phenomenon of Yunnan Ethnic Clothing Culture in Modern Society: Perspective of Investigating Simao District[D]. Kunm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30]刘蕙子, 谭欣. 羌族与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之比较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 2013(6): 175-178.

LIU Huizi, TAN Xin. Comparative study of clothing culture between Qiang and Zhouqu Tibetan[J].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2013(6): 175-178.

[31]白祖诗. 愿你成为一颗艺术明珠: 祝贺《东方彩霞》演出[J]. 民族艺术研究, 1989(3): 18-19.

BAI Zushi. Hope you become an art pearl: Congratulate the success of East Roseate Clouds performance[J]. Ethnic Art Studies, 1989(3): 18-19.

[32]李玲芳. 民族服饰发布会的视觉形象设计: 以2018北京时装周彝族服饰发布会为例[J]. 设计, 2020, 33(2): 100-102.

LI Lingfang. The visual image of ethnic costume show: Taking the Yi nationality costume show in 2018 Beijing fashion week as an example[J]. Design, 2020, 33(2): 100-102.

[33]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LI Jie, CHEN Chaomei. CiteSpace: Text Mining and 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M]. 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ess, 2016.

[34]马戎.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MA Rong. Ethnicity, Nationality and Nation-Building: The Ethnic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2.

[35]杨增和. 全球文化流变中的民族文化身份诉求: 评邓楠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J]. 世界文学评论, 2007(2): 305-306.

YANG Zeng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ppeal in global cultural change: Review of Deng Nans Ethnic Culture and Identity Under Globalization Context[J]. The World Literature Criticism, 2007(2): 305-306.

[36]祁春英. 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C]. 中国民族文博(第一辑), 2006: 308-315.

QI Chunying. Analysi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stumes of ethnic minority in China[C]. Chinas Ethnic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ums (Vol.1), 2006: 308-315.

[37]胡美术. 生计转型视角下的蓝靛瑶传统纺织文化变迁: 以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下水槽为例[D]. 南宁: 广西民族大学, 2010.

HU Meishu. Th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Textile Cultu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ivehood Transfer: With a Case Study of the Xiashui Countryside of Yaoshan Town, Hekou Yao Autonomous Country, Yunnan Province[D]. Nanning: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10.

[38]殷丽娜. 城市中的身体与民族服饰: X市彝族青年女性民族服饰穿着体验研究[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5.

YIN Lina. The Bodies in the Cily and Ethnic Costumes: Research of Dressing Experience on Young Yi Women Living in City X[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2015.

[39]迪拉娃爾·吐尼亚孜. 乌鲁木齐维吾尔年轻女性时尚与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D]. 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 2013.

TUNIYAZI Dilawaer.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Behavious of Consumption and Fashion of Urban Young Uyghur Women[D]. Urumqi: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

Bibliometric and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in China (1955-2022)

WEI Yijun1, ZHAO Hengyu2

(1.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Arts,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au 999078, China; 2.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35, China)

Abstract: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is a part of the culture of Chinese nationality clothing, which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representing the essence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record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and encourag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thnic minorities and others.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n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is a crucial approach to inherit and innovate traditional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There have been huge amounts of meaningful and inspired academic achievements published by those intelligent, creative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regarding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Classifying and analyzing these academic results could help us to reveal and have better insight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ethnic minority costumes in China, which is also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in relevant fields.

This study takes the papers related to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included in CNK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time of the first paper included in the databas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ses CiteSpace as the research tool to conduct word frequency statistics, co-word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me analysis on 2 552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including 1 439 academic journal papers, 31 conference papers, 1 040 dissertations, and 42 newspaper articles) between 1955 and 2022 through bibliometric methods and constructs a visual knowledge graph as a result.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research content, institutional distribution, and research groups of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in China for the past 68 years, 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an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which help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 this specific field. It is found that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has gone through a preliminary period (1955-1979), a slow growth period (1980-1999),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2000-2019), and a fluctuating adjustment period (2020-2021). With the efforts of scholars, four major research themes of “innovative design”,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exhibition research” have been formed in the field of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involving many disciplines such as anthropology, ethnology, archaeology, literature, art, aesthetics, design, political science, light industry and textile, and sports. Many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scholar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especiall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where academic activity is high.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clothes of 13 ethnic minorities, namely, Miao, Mongolian, Manchu, Korean, Tujia, Yi, She, Uyghur, Hezhen, Tibetan, Li, Hani, and Dong, have received much higher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However, this analysis also exposes there are weak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cholars, few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and a low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research results.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hould further elaborate and define the concept of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take bo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to consider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spective of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wearers, and find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from the law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Scholars with different ethnic identities need to engage in more in-depth conversation, and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nd specialties should enhance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Inevitably, there are still some limitations in this study, such as the lack of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books and overseas literature, and the research sample can be further expanded in these aspects in the future to obtain mor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research findings.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y; clothing research; bibliometric analysis; visualization analysis; trends and prospects; CiteSpace

收稿日期:

2022-06-28;

修回日期:

2023-03-09

基金項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XW057)

作者简介:

韦宜均(1990),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当代文化。通信作者:赵恒煜,助理研究员,zhaoyu4452@163.com。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SCI收录上海中医药大学论文的计量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文献计量分析视域下的中国苗族姓名研究现状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