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构建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体系
2023-07-04吴颖惠宋世云张晓玉
吴颖惠 宋世云 张晓玉
我国的传统教育重知识、轻实践,中小学教学以分科教学为主,实践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新世纪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在改善中小学实践教育方面进步巨大,但各地各校发展不平衡,现实情况与教育理想存在差距。当前,在中小学并存着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如春游秋游、社会大课堂、学科实践、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博物馆教育等。克服当前实践活动不断累加、碎片化、拼盘化的现状,需整体构建并全面实施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体系,提升综合育人效果。
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远景发展目标,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必须开拓实践育人新途径,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于此,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自2017年起推动研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模式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系列成果。
确立研学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所谓“研学实践”,是指由中小学校独立或与社会资源单位合作,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基地实践、项目学习、小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相结合的校内外教育活动。研学实践突出学生在“研”中“学”,促进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不包括无研究的单纯性體验活动,如军训、简单劳动等。
研学旅行等实践教育活动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现代继承与发展,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知行合一”的优秀品质的重要载体。研学实践能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充分的学习机会和完整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调动“具身认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梳理研学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
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是结合每种实践活动特征、功能及学生年龄特点,整体建立一套着力培养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能合理嵌入到学校原有课程结构中,促进学校课程体系不断迭代和发展。
研学实践是与书本学习不同的教育形态,包括综合实践、学科实践、劳动实践等。研学实践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以考察探究、社会服务等方式学习,又与学科实践、博物馆教育等有交集。各类实践活动都从不同角度落实“五育”,因此,可以整合实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探索研学实践活动课程的方法体系
1.搭建“五育并举”研学实践整体架构
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要求,开发小、初、高不同学段课程内容,将研学实践课程领域设定为历史文化、科技创新、自然生态、艺术审美、体育健康、职业体验六大类,从中提炼主题,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劳动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课程内容,实现“五育”融合、综合育人。
2.确定不同层次研学实践活动主题
研学实践活动需依据学习领域、资源基地、问题层次、活动任务等设置主题,对应设置大主题、中主题或小主题。大主题关注宏观层面,可设定历史文化、红色教育、自然探索、科技创新、文化遗产等主题。在大主题之下,每天或每个资源基地还会有研学小主题,需要将主题分解,便于学生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
3.设置有梯度的研学实践课程目标
研学实践课程目标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构建,同时将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相结合。小学课程目标为:以价值体验为主,亲历自然考察、社会体验、参观基地等活动,初步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体验。初中课程目标为:以价值体悟为主,积极参加文化场馆考察、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愿意主动分享体验和感受;通过参与各类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形成国家认同,热爱中国共产党。高中课程目标为:以价值体认为主,通过参加研学实践活动,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阅读、考察与旅行深度融合,深化国家认同,树立“四个自信”,体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4.选择有区分度的研学课程内容
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知识领域、学习方式等逻辑,构建六大类“研学实践”主题课程内容框架。每类之下又细分若干领域,指向不同教育目的。例如,自然教育类研学课程领域包括地质地貌、生态保护、自然体验,小学有京内研学基地,中学有京外研学基地。
海淀区基于不同类型研学基地,整体构建了小、初、高学段的研学内容体系,不同学段在知识深度和综合程度上会有梯度,小学以简单认知和初步体验为主,随着年级增高,知识的综合程度和综合体验会加强。针对中小学生都可以去的研学实践基地,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
5.设计适宜的研学实践活动方式
不同学段在学习方式上各有侧重,研学实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是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此消彼长”的过程,小学以增加直接经验的体验性学习为主,中学逐渐过渡为体验式学习相应减少、研究性学习不断增多。小学生通过自然观察、亲身体验、讨论交流、动手制作、简易实验等方式学习,注重自主与合作学习。初中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研究方法,经历研究过程,包括搜集信息、阅读文献、听导师讲授、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社会调查等,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高中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两个以跨学科研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法
研学实践评价应注重反思,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
1.分学段设置学习达标要求
小学生研学作业以写体验日记、游学感悟、观察日志及摄影、绘画、制作标本等为主;初中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应以小课题研究报告、主题研究论文、创意设计作品、科学探究作业为主;高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应该是完整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规范性的研究报告,需要综合、规范地运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测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完成课题,进行汇报、答辩,最终完成任务。
2.在研学实践中实施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体现为在不同时段进行评价。行中按照课程实施方案,对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包括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学习过程及任务完成情況。行后是结果性评价,教师对作业成果质量进行评价。
3.将研学成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在评价手段和工具上,采用表现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某一个学习任务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在评价维度上,应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研学中的道德修养、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实践能力等,而不仅是学习知识、完成课题的情况,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4.对研学效果采用多元主体评价
对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活动情况,创设“五维”评价主体,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评、学校测评和机构助评。
固化各具特色的研学实践课程模式
1.与国家课程整合的跨学科研学模式
研学以深化和补充国家课程学习内容为主,引领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兴趣,在学科学习中实现知识之间的融合互通。研学与学科实践相整合,可根据小课题研究内容将其归入到不同学科,由教师指导学生用学科思想方法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2.与地方课程整合的乡土文化研学模式
充分利用在地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家乡文化特色的主题研学课程。教师组成跨学科项目小组,发掘资源价值,确定研学内容,根据共同兴趣结成团队,持续探索,深入实施,直至形成学校精品课程。
3.与校本课程整合的特色研学模式
研学实践类校本课程依托学校文化,联系学生生活,凝结校长和师生智慧。课程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多为爱党、爱国、感恩等教育主题,开阔学生的心胸和视野,培养未来领导力。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建设主体,学生参与度高,独创性强。
4.与综合实践多种方式整合的研学模式
将研学旅行中考察探究的学习方式与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设计制作等多种活动方式相整合,将市内和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及其教育价值综合考虑、整体设计。
5.与团队活动整合的主题教育研学模式
依托纪念馆、展览馆、遗址公园、烈士陵园等举行离队建团、成人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加体验甚至铭记终生。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让革命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6.与互访交流整合的浸润式研学模式
学生在姊妹校交流互访中实现浸润式学习,全方位体验异地生活,体验异国家庭生活方式、饮食文化等。此模式以非正式学习为主,有提前安排的交流互访内容,也有自由活动和自主交流时间,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一个开放的场域中学习。
构建区域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指导体系
1.确立研学实践课程九大要素,为学校提供指导模板
遵循课程开发的科学范式和基本原理,吸纳后现代课程论思想,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和研学实践活动特点,提出了研学主题、目标、资源、内容、活动、评价、管理、手册、师资九大要素,为课程建设提供方法工具。
2.统揽研学实践设计与实施过程,为学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面对复杂的组织工作,针对研学实践课程建设,建立了一套简便易行的实施体系,明确了研学实践教育的方法策略及有效途径,提炼了研学实践操作的流程,为中小学校研学实践构建了一整套问题解决方案,提供了细致入微的实践原则和保障细则。
3.研发《研学实践课程建设标准》,为学校提供“行动指南”
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研学实践成为教育、文旅、科技等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但课程成为最大“软肋”。为此,研发制定了《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建设标准》,围绕研学实践课程建设要素加以阐述,有目标要求、内容提示,也有参考案例,为计划开设研学旅行的学校提供一套理论框架和实用方案。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整体推动研学实践课程建设产生了良好的效益,70余所课题参与校全部建立了与本校育人目标和课程结构相适应的研学实践教育特色课程,12000多名学生直接受益,促进了中小学生健康、快乐发展。研学实践将社会大课堂实践、地方课程与研学旅行统筹规划、整合实施,打通了京内、京外、国内、国外研学实践体系,建立了学校和社会共促教育发展的协同机制,形成了校内外实践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