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何为
2023-07-04张永英
张永英
科学地实施幼小衔接,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也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专门针对幼小衔接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提出了目标要求,布置了重点任务。研究表明:家长、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普遍重视幼小衔接,其中家长的焦虑水平最高。令家长焦虑的内容多聚集于学业知识,如拼音、识字要不要提前学?孩子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任务怎么办?虽然,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素养,但在行动上仍有重知识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育观念和策略方法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于幼小衔接的认识误区
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往往比较片面。从衔接时段看,许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只是一个时间段,就是上学前班的阶段;从衔接内容看,认为幼小衔接就是让孩子学习拼音、算术、写字;从衔接策略看,就是要超前学和提前练……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认为孩子刚刚上完“以玩为主”的幼儿园,进入小学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正式学习”和“独立生活”,孩子的知识、技能和习惯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的认识也反映了家长对幼儿园课程的不了解。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从《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小学提倡零起点教学,并且国家切实推行双减政策,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不必操心了。
虽然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存在偏误,但家长的观念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科学幼小衔接”的内涵解析,改进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科学幼小衔接的内涵解析
教育部出台《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可见,《指导意见》的落点在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教育生态的形成上,期待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
儿童为本
家长的观念转变首先应体现在理解幼小衔接要以“儿童为本”,这是推进科学衔接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关于“儿童为本”,我们强调两层含义。
倾听儿童。关注儿童在幼小衔接中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成人要倾听儿童的声音。每一位儿童都享有被看见、被听见的权利。倾听儿童是成人与儿童相处时,表现出的尊重、接纳、民主、对话的姿态,是成人与儿童良好关系的体现。倾听的关系能给儿童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增强自尊感,从而能以更大的勇气面对幼小衔接带来的身心压力。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园应克服“小学化”倾向,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很多家长不理解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价值,认为游戏和幼小衔接没有关系,于是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大班后给孩子报学前班。幼儿园应帮助家长看到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学习与发展,充分用好幼儿成长档案、课程故事、游戏故事等,这些记录不仅能重现幼儿的活动过程,也会给出解释和反思,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双向衔接
家长的观念转变还应体现在理解幼小衔接是“双向衔接”。根据《指导意见》,“双向衔接”是指帮助孩子科学地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这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任务。关于“双向衔接”,我们要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促进儿童循序渐进发展的长程衔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应积极培养幼儿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小学则要转变让儿童被动适应学校的观念,倾听儿童的需要。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特点,调整一年级的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校园环境,最大程度地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感,促进儿童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小学生活。
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全面衔接。从小班开始,幼儿园逐步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围绕专注坚持、自我调控、规则意识、社會交往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教师应关注新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
“双向衔接”的实质也是以“儿童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幼小衔接不能只是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漠视,揠苗助长只会导致教育目的的失落。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应以儿童为本,向儿童看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
给家长的建议
主动更新幼小衔接观念
由于受传统观念以及长达十年左右教育市场化的消极影响,家长被市场营销的焦虑裹挟,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超前学习普遍化、学习问题复杂化、抢跑恶果循环化成了常态。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2018年7月,教育部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对幼儿园、小学、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了排查。2021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指导意见》提出,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规范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科学幼小衔接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现实中,家长对于幼小衔接还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2022年1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均突出强调了“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家长应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这意味着家长应主动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对照审视,更新自己关于幼小衔接的思想观念。
主动参与,多方协同育人
儿童教育单靠幼儿园(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都难以成功,家庭、社区、幼儿园和小学均是儿童入学准备的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它们之间动态演化,生成了生态化的儿童入学准备环境。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充分理解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时主动地向学校沟通子女在家中的思想情绪、身心状况和日常表现,形成良性双向互动。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及时与教师沟通,有利于教师通过调节幼儿园(学校)中的教育资源对儿童产生更好的影响。同时,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幼儿园(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在幼儿园(学校)教师的专业引领和指导下,扮演好“第一任教师”的角色。
与孩子共同成长
每一位孩子都是独特的,对家长而言,与孩子的每一次交流互动都无法从别处复制。家长应以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孩子相处,孩子才会展示出他(她)的天性,热爱、关心、好奇、探究……家长才有发现儿童的可能,从而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温暖、健康、互动的环境,这才是孩子不能输的“起跑线”。家长也会因为投入陪伴而体验到“因为照顾所以爱”,生命的意义在养育过程中变得更为丰盈,这就是父母的修炼,成为有爱的父母是个体成长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