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创新策略方法探讨
2023-07-04朱亦然
朱亦然
在初中数学的新课标改革正式下达以来,初中数学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同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逻辑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素质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时,要关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不仅要重视学生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还要同步培养综合学习能力,要敢于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创新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用创新思维转变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课堂所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通过讲授的方式将固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接收,缺乏对所学知识主动思考的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教学优势,可以更好地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的成绩也相对稳定,但这一模式的教学弊端也十分明显,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习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成绩上无法实现更大的突破。由此可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与逻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积极调整教学策略,用创新思维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组织各种自主学习与探讨活动,进而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函数”的原理时,不能只是一味地将函数的理论概念传授给学生,更要通过举例的方式来拆借原理,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进行讨论和联系,帮助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数学与生活的融合,以此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够让学生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优化整合数学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端正态度,对待学生要客观公正,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作为引导,深入剖析现有的初中数学教材,充分挖掘并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主题,将教学教材进行优化整合,以此来增加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元素,不断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渗透性,立足于学生角度,挖掘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更有效地渗透在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不断拓展学习视野,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师在讲授“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搜集并展示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们进行观察与分析,采用探究与讨论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最后,再由数学教师进行分析与指导,可以极大地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巧妙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采用做实验的方法带领学生探究数学原理,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滴墨实验”,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在一侧滴上墨水后展开,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剪窗花”的互动游戏活动,按照自己喜欢的规律与图形剪纸,完成后让学生自主分析剪窗花的规律与特点,适时展开对“轴对称”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真正领悟轴对称的理论概念与实际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还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自主思考的方法和技巧,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与分析能力。
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采用信息化教学策略
目前,由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很多初中学校的教学设施已经十分完善,每个教师都单独配备了多媒体设施用于辅助教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采用更多信息化的教学策略实现更高效的教育目标。在多媒体设备的支持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要逐步将课本上的知识转移到大屏幕上,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并进行消化吸收,让生硬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立体。创新的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效率成倍提升,还能真正使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在现阶段,很多初中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思维的创造性受到了严重的局限和制约,这就导致在学习几何知识时,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授有时很难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这一难题就能够得到化解。比如,教师在讲授圆形的理论知识与计算公式时,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动态地展示,借助课件与动画的配合,将圆形的旋转路径演示出来,使圆形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学生也更容易消化和理解。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数学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会在课后给学生安排大量的练习作业,题海战术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但却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就无法在应用知识点的过程中进行举一反三,这不利于初中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思考问题,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巩固数学知识的方法不应该停留在大量做题上,更要指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预习、复习的过程中主动深入探究,不断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原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还能够使教師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比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前预习,先初步形成对三角函数的概念理解,带着疑问去听讲,教师能够直接解决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的疑问,课堂教学过后,教师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不仅能够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还能够切实解决学生对知识点的疑问。
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引进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从整体上来说,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较大困难,因此,要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除了依靠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进教学情境。首先,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规律,同时在明确教学要求与标准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元素搭建情境,让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情感,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一步步突破重点、难点问题,逐渐深入思考与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世界的奇妙之处。比如,教师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营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存在的图形以及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用自己的话将这一位置关系的变化描述出来,在教学情境的辅助下,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一知识点在脑中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教学情境搭建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将视频中的画面与动态模型進行对比,直观展示直线与圆形的位置关系,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数学教师就可以深入讲授圆形半径与圆心到直线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循序渐进地过渡到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上。课堂教学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任务,不断将知识点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快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升数学学科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小组合作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习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在新课标改革正式推出后,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适当采用分层教育的方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首先要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无论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还是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因素,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动员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结合教学目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小组合作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挥各自优势解决数学问题,组内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分享学习技巧与方法,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在良性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七、教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心理问题逐渐显现,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会在心理上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关注程度,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成绩的下降。数学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重,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努力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这不仅有利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在积极乐观的学习状态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来,更好地在数学课堂上发挥自身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初中数学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立足学生视角,转变教学思路,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探讨更恰当的教学策略,努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快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实现新课标改革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