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2023-07-04陈黎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9期
关键词:容积颅脑缺血性

陈黎佶,朱 刚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 20006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急重症之一,而脑动脉侧支循环状态被认为是病变血管再通效果的关键因素[1]。目前CT已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的辅助诊断中,其中CT平扫图像分辨能力不足,辅助诊断效能较差,且无法准确评估侧支循环状态[2]。而以CT血管造影为代表的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直观显示脑供血动脉状况,在判断血管侧支循环状态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理论上,颅脑CT血管成像更有助于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基于以上证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颅脑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3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40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为(59.21±9.87) 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12 h,平均(6.74±1.59)h;合并基础疾病类型:高血压病59例,糖尿病22例,高脂血症3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②患者颅脑CT平扫、CT血管成像检查资料均完整;③年龄18 ~75 岁;④首次发病;⑤发病时间≤12 h;⑥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6分。排除标准:①颅内出血患者;②既往卒中史;③心源性脑梗死患者;④图像质量不清晰者;⑤无法完成随访者。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rive型128排256层CT扫描机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1)CT平扫: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至颅顶。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50 mA,层厚为0.8 mm,层间距为0.40 mm,螺距为0.98,扫描视野为230 mm,矩阵为512×512,扫描延迟时间触发阈值为200 HU,触发点定于主动脉弓降部。(2)CT血管成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入碘海醇,注射浓度、剂量及注射速率分别为370 mgI/mL、70 mL、5 mL/s;扫描方式为螺旋扫描,依次完成动脉期、静脉期及延时期多时相扫描,将原始图像导入工作站完成后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等。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后处理图像评估脑动脉侧支循环情况,采用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评估侧支循环状态。评分标准:0分,患侧软脑膜动脉在任一期相均无显影;1分,患侧软脑膜动脉在任一期相仅有少量显影;2分,患侧软脑膜动脉显影延迟2个期相,且血管充盈数量较对侧减少,或延迟1个期相,且部分区域无血管显影;3分,患侧软脑膜动脉显影延迟2个期相,但血管充盈数量与健侧相似,或延迟1个期相,血管充盈数量较健侧减少;4 分,患侧软脑膜动脉显影延迟1个期相,但血管充盈数量与健侧相似;5分,患侧软脑膜动脉显影无延迟,血管充盈数量正常或增多。0~3分定义为侧支循环不良,4~5分定义为侧支循环良好,分值越高提示侧支循环状态越佳[3]。②计算梗死核心容积,梗死核心容积定义为局部脑血流灌注量<30%[4]。③随访3个月后,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总分0~6分,0~2分判定为预后良好,3 ~6分判定为预后不良,分值越高提示预后越差[5]。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经CT血管成像检查侧支循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亚组梗死核心容积的相关性分析

随着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的增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灶梗死核心容积逐渐减小,见表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与梗死核心容积呈负相关(r=-0.37,P=0.03)。

表1 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亚组梗死核心容积比较

2.2 颅脑CT平扫及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比较

颅脑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率高于颅脑CT平扫,漏诊率和误诊率均低于颅脑CT平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颅脑CT平扫及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比较[n(%)]

2.3 不同预后患者在CT血管成像下侧支循环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后,预后良好者60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良好患者的mRS评分为(1.63±0.31)分,预后不良患者的mRS评分为(3.20±0.5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22,P<0.05)。预后良好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侧支循环情况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血管成像检查侧支循环情况与预后呈正相关(r=0.34,P<0.05)。

表3 不同预后患者在CT血管成像下侧支循环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CT血管造影属于新型CT血管成像技术,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注入造影剂,对脑血管走行进行快速连续图像数据采集,并经软件后处理重建脑血管图像[6]。影像科医师可以基于重建图像对解剖结构相对复杂的区域进行多轴向、多层次的观察,进一步明确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帮助临床医师清晰判定脑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7]。侧支循环状态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面积直接相关。大脑供血动脉出现重度狭窄/闭塞后,脑组织侧支循环随之建立,保证缺血区域实现灌注代偿[8]。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良好侧支循环能够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血液供应,减小梗死灶容积,这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CT血管造影评估侧支循环状态是否能够反映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面积及临床预后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基于颅脑CT血管造影的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与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比具有接近侧支循环状态的评估效能。本研究结果表明,随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的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容积缩小,同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期CT血管成像评分与梗死核心容积呈负相关,提示颅脑CT血管造影可准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状态。

既往研究结果显示,CT血管造影可获得全面、完整的脑组织病变影像学资料,有利于临床医师准确评估梗死病灶体积及局部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9]。本研究结果显示,颅脑CT血管成像检查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颅脑CT平扫,而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显著低于颅脑CT平扫,进一步支持以上观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状态越差,则更易发生梗死病灶面积扩大,导致脑组织微循环功能下降及病情恶化,这可能是患者临床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10]。本研究在随访3个月后,发现预后良好60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良好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侧支循环情况优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血管成像检查侧支循环情况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上述结果间接提示了基于颅脑CT血管造影所评估的侧支循环状态能够准确预测患者临床预后。

综上所述,颅脑CT血管成像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够根据侧支循环状态预测临床预后,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准确率优于颅脑CT平扫。

猜你喜欢

容积颅脑缺血性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巧求容积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截断的自适应容积粒子滤波器
不同容积成像技术MR增强扫描对检出脑转移瘤的价值比较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