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女子”驭天车

2023-07-04水电四局

国企管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桥机白鹤水电

今年初,在“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水电四局机电安装分局天车司机田得梅作为“10大工匠”中唯一的女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颁奖词指出: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的“90后”工人,她在天车上承载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在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背后,是对我国“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吊装直径16.198米、最大高度3.826米、重达2100吨,史无前例

被称为“大国重器”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当今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安装调试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复杂性和难度远大于世界上已有机组,没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参照。特别是吊装直径16.198米、最大高度3.826米、重达2100吨的1号机转子吊装,更是史无前例。

2020年8月18日,1号机转子开启吊装时刻。要把这个庞然大物精准吊入到坑位内,必须由两台1300吨桥式起重机步调一致,以每分钟7米的速度前进,且吊装误差要严格控制在51毫米以内。这对天车司机无异是一次严峻的考驗。

田得梅主动请缨,接下了这项艰巨任务。

上午11时整,随着地面指挥人员吹响清脆的哨音,吊装开始。在田得梅的平稳的操作下,悬空架在厂房两侧的两台黄色钢架结构桥机缓慢、平稳地起升到5.8米的预定高度。接下来,就是丝毫不能差地超过330米的同步平移。

中午12时,两台桥机并联吊装转子顺利到达1号机坑组的正上方。在视线受到影响的情况下,田得梅靠着多年经验,历时77分钟一次性将转子顺利吊入1号机坑就位。22天后,白鹤滩水电站2号机组转轮也实现成功吊装。

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从举世瞩目的百万千瓦机组首台转子成功吊装,到左岸8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并网投产发电,900多个日夜,田得梅带领天车班全体成员不断钻研改进吊装工艺,稳步推进白鹤滩左岸电站各台机组安装工作。凭着一次次出色的表现,天车班被中国水电四局授予了“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田得梅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5年,参与完成大小18台转子吊装,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完成巨型精密装置吊装的桥机司机

从2007年参加工作,田得梅一直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参与了多个水电站建设及机组检修工作。

“就像开汽车一样,不同的司机给乘客带来的乘坐体验不同,开桥机也是同理,千万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把设备或材料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田得梅至今还记得刚上天车,师傅杨玲玲传授的“平稳驾驶”技巧心得。

从此,如何把这些特殊的“乘客”舒适地吊送至指定区域,成了田得梅每天琢磨的主题。

天车距离地面高达14米,内部驾驶空间却仅有2平方米。但在她眼里,这狭小的空间有着数不尽的“门道”。

“手动换档时要注意逐档增加或减少,接近吊点时判断距离提前减速避免急停,开关按钮和操控手柄时动作要平稳,不能猛拉猛拽猛按……”每发现一个驾驶小窍门,田得梅都会进行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直至将每一步操控都刻进“肌肉记忆”。

驾驭天车,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挑战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才能解锁毫厘间的“操作密码”,乘风破浪。就这样,田得梅在15年间,先后参与完成了大小18台转子吊装,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完成巨型精密装置吊装的桥机司机。

编辑/王盈 统筹/高彤

猜你喜欢

桥机白鹤水电
独孤求败白鹤滩
T-S动态故障树在桥机结构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白鹤的真爱
白鹤滩水电站左岸主厂房桥机防碰撞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长江水电之歌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大跨度桥机轴承损坏原因分析
绿色水电认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