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说课设计

2023-07-03杨奇靖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课程

杨奇靖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所谓说课,通常就是教师以语言阐述为主要方式,PPT演示为辅助方式而开展的一种面向同行或者专家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重点要说清楚的是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方法、策略和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1]。简而言之,说课要包含“为什么要教”“怎么去教”“为什么这样教”等内容。近年来,“说课”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说课,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2]。笔者结合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经历,探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这门课程的说课设计。

1 课程定位及目标

基础课是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它承担着理论教育、思想引领和实践落实三大任务。它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课程共有60学时,3个学分。

1.1 课程作用

从它与其他思政课程的关系来看。基础课是高校思政课系列课程中的首始课程,和后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相衔接,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从它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来看。在学院推进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基础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课程共同体,同时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优秀技能型人才提供学科支撑。

从它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来看。基础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它是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的重要课程之一。

1.2 课程目标

知识方面,学生能够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理论内容。能力层面,关照高职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他们“立志、树德、做人”。素质目标方面,回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求,主要是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2 学情分析

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1)高中阶段因为成绩比较差,被教师关注的少,所以一直具有自卑的心理。因此他们渴望被关爱。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学生。

(2)学习习惯不好,手机不离手,无法集中注意力单纯通过课堂听讲获取知识。但动手能力强,适应“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这反映了学生的行为特点热衷实践型。因此我们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实践性。

(3)在大三面临就业时普遍存在以下情况:专业技能水平很高,却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作,却做不到长久。这反映了学生存在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对职业缺乏忠诚度,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价值观引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4)大部分的高职生对明星偶像的关注胜过科学家。他们崇拜明星的高收入、高颜值,渴望自己有招一日也能够一夜成名,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成功。

这说明了学生理想追求的盲目、低俗。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会学生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敏感,善于捕捉新鲜事物,热情有朝气,有改变现状的愿望。

3 教学设计理念

根据课程性质和学情分析,确定如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尊重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其成长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保驾护航。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期实现“心灵上有感触、思想上有提高、行动上有表现”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须遵循三大原则:

以学生为本体,彰显思政课堂的人文性。思政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教学中要彰显人文情怀。将心理学技术引入课堂,以情感人,帮助高职生重塑自信,让他们体验快乐、满足等正面情绪,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以项目为载体,增强思政课堂的针对性。以项目化方式重新组织教材内容,在内容的设计上要体现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世情校情学情,关照学生需求,关照专业特点,从而提高教学供给侧的输出效率。

以能力为本位,增强思政课堂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以项目带动实践,拓展丰富的实践形式,促使学生放下手机,回归现实生活。同时,强化对课堂内容的思想认同,最终实现外化与行。

我们的目标将基础课打造成一门让学生“真心喜爱”(教学方法上)和“受益终身”(教学内容上)的金课。

4 教学内容组织

如何让大学生受益终身,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2018版的教材内容叙事宏达,涵盖范围广。面对这样一个高大上的理论知识呈现,学生很难做到理解、认同、喜欢。因此,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一步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

4.1 选取原则和依据

(1)以立德树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立身之本。以立德树人统领基础课教学,这个“德”就是要求我们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内容的教学。而这些德都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因此,我们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2)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高职生的成长方向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现实的职业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特别是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对社会的责任感。

(3)聚焦高职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现实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学生的思想困惑,我们要回应。另一个是学生已经出现的思想行为偏差,我们要及时引导、纠正。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与水文化相结合。将学院经过89年所凝练出来的水文化精神、艰苦创业的水利先驱、“精求技能、崇尚文明”的校训等融入到教学中去。

4.2 教学模块简介

按照以上原则,将课程的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十个项目(见表1)。

(1)思想政治教育模块。此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2)道德观念教育模块。此部分是前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要求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3)法律观念教育模块。不在于要求学生学习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侧重于法治观念的引导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模块的几个部分,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渗透和融合。

实践教学部分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实践等活动,以此来破解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困境,促进学生的思想认同。

三个模块十个项目总共安排6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10个学时。

教学重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当前高职生普遍存在的思想行为问题以及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重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素质教育。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大学生从理论知识的习得转化为行为的自觉。我们把它概括为一个树立、三个实现。即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实现法律意识与守法行为相统一。

如何攻破教学重难点,促进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入行。一个方面,创新课堂教学话语,比如建构具有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具有时代魅力的、融入学生生活世界的教学话语;另一个方面,改革教学模式,教学话语是优化教学内容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准确、鲜明、生动的教学话语能够增强思政课的魅力。

5 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课程性质以及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我们创建了基于微课的“三三九”立体交互式教学模式(三大模块、三大课堂、九大步骤)。

5.1 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任务驱动”一站到底。“任务驱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效。

“实践互动”魅力难抵。实践形式多样:课堂实践、校园实践、校外实践。通过多种项目活动的实施,达到“做、学、行”一体化。特别是将团体心理活动、角色扮演、系统排列等渗透有心理学技术的活动引入课堂,体验式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信息化教学资源神助攻。依托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将目标明确、内容简短而生动的微课融入教学,满足了碎片化时代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2 教学模式的具体环节

课前环节:确定目标(教师制作任务书)——制作微课(教师根据章节的知识点拍摄微课,并上传教学平台)——微课助学(学生观看微课,完成自学任务,提出问题质疑,上传平台)——测评学情(教师检查学生课前任务完成的情况,通过平台归整学生提出的问题,选取共性作为课堂主攻内容,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

课中环节:课堂交流(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围绕教师设计的案例进行讨论)——项目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加团体心理活动,通过体验,强化认知,促进知识内化)——疑难突破(学生分享心得,教师总结,攻破疑难)。

课后环节:课后强化,合作提升(学生完成平台单元测试+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社会实践任务+汇报展示实践成果)——教师反思总结(为提高下一次课的教学质量做准备)。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突显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确定目标,制作任务书,设计教学、引导过程、反思总结。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进入课堂,参与互动、展示自我,由感知、感动、感悟到行为改变,一气呵成。

5.3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各章节的不同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点燃课堂、成效良好。

讲授法:通常结合思维导图用于讲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一些理论问题,比如法律部分的讲授。

案例导入法:在案例素材的选择上,我们特别注重时代性和亲和力。通常,我们以社会热点事件、优秀校友故事(比如D&G辱华事件、重庆公交坠车事件、孟晚舟被捕事件、英雄在烈火中永生——优秀校友姚为君、路港集团总裁黄金星、大学生返乡创业严良湘等)为素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享讨论、表达阐述。

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动用知识储备,临场发挥,具有挑战性。另外,也时常出现偏离讨论主题的现象,教师要在不挫伤学生分享观点的积极性的前提下有技巧的扭转、引导回归主题。

团体辅导法:比如开展价值拍卖会活动。让学生在心理游戏互动中体验、思考、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开展情景剧表演。学生为了更好的完成角色,需要查阅相关背景知识,从而实现了思政教育的隐性灌输。同时,游戏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角色,强化认知。

5.4 考核方式

打造思政金课,除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努力之外,还必须在考核方式上下功夫。

如表2,在方式上,注重过程性的考核。终结性考核采用了教考分离的方式,加大了考试难度。在内容上,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的考核。考核方式相对公平合理,能够有效的检验教学质量,同时较好的引导督促学生过程学习。

表2 课程考核方式

6 教学资源与条件

首先,我们的师资队伍特点是:专兼职教师队伍能够深度合作,专职教师理论功底强,兼职教师思政工作经验丰富;双师比例高(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11人),年龄结构合理。不足是职称梯队有断层(副教授缺失)。

其次,QQ群、微信群为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课外沟通桥梁。此外,我们使用手机作为教具,依托“课堂派”,提高思政课的趣味性和互动力,消解师生间因手机而对立的问题。

还有我们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我们的团队分工合作拍摄了70多个实用性强、质量高的微课,丰富了日常课堂教学的资源。

最后,我部门充分挖掘永安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系列思政教育基地。特别是在长汀教学点,学生身穿红军服,重走长征路,体验挑粮食、抬伤员、长征出发的壮行仪式等情形,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赢得学生纷纷点赞。

7 教学反思

7.1 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学期末,笔者采用问卷星开展了思政课教学的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基础课的教学活动满意度比较高(扫描二维码看统计数据)。在日常教学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个转变。从刚开始同学们对思政课的排斥、轻视、大家都往后排坐到现在,同学们都愿意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这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模式改革是相对成功的。当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我们的微课项目,一般只是讲授一个知识点,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因此,微课不能仅仅流于表面,要注意系统性以及过渡衔接的问题。

此外,该教学模式对教师主导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部门兼职教师比例较高,他们在理论功底方面比较薄弱,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技巧还比较欠缺。

针对这样一个师资队伍方面的短板,我部门从2015年开始以“坚持不懈,永不落下”的决心推行教研室主题工作坊活动。走好育人最先一公里,成效良好,至今已开展160余次,是我部门的一个特色项目。

7.2 个人教学实践的反思

教学改革把握好三点,教学姿态上不俯视高职生,平等对待。教学内容上不能一味迎合,要把握政治导向性。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不能为了吸引学生,使教学形式喧宾夺主,庸俗娱乐化,出现课堂上热闹一阵子,却无法真正影响学生一辈子的怪象[3]。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内容为王,改革不能偏离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