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前哨站牛角兰村
2023-07-01林喜迎方映辉
■林喜迎 方映辉
牛角兰村,古时称“义阁廊”,又称“义里”,位于惠来县惠城镇北部山区,距惠来县城约13公里,属石榴潭水库移民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该村成为东江特委机关的前沿哨站和情报中心站,设有修械所和炸炮厂;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惠南县委机关驻地。
牛角兰村前有一座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期的垮河石拱桥,是通往该村的唯一通道。1973年,因石榴潭水库库坝扩建加高,大坝水位上涨,牛角兰老村受淹。1974年政府将整个村子迁移到距水库约1公里的空旷地带,就是现在的牛角兰新村。
因所处地理位置险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牛角兰成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前哨。据村民介绍,1924年村里开始有农会的活动,1927年,村里成立农民协会,会员30多人,选林宗南为主席,林深浦、吴亚东(女)、林宗正、林乙、林科仔、林欢喜(财政干部)为执委。同时成立农民自卫队,少年先锋队、劳动童子团。自卫队队长林弦,队员林高州、林妈听等13人。少年先锋队队长林世民,队员11人。儿童团团长林再湖,团员10多人。
1928年3月,惠来武装暴动期间,牛角兰村赤卫队和救护队在队长林弦的率领下参加攻打隆江镇和两次攻克惠来县城。暴动胜利后,因牛角兰村土地多,人口少,按原耕田地,宣布没收地主田归农民所有。
4月,彭湃率领东江特委、惠来县委转战于大南山,敌人频繁进山“围剿”,洗劫乡村。牛角兰村赤卫队利用地处南山腹地,村前有“落雨洞”山,峰峦高耸、成为大南山天然哨站的特点,村民日夜坚守在岗哨上,发现敌情,立刻放炸炮或放倒大树作为暗号报警,通知各村投入战斗。东江特委书记彭湃、县委书记黄符以及方光庆等同志,经常和团队隐蔽活动于村后的龙坪周围,村赤卫队多次配合红军在此袭击敌人。
1929年8月23日,敌人分兵三路“围剿”牛角兰村,群众及时疏散到村后的灶公坑,敌人进村焚烧民房,抢劫财物后又突袭灶公坑,逮捕干部和群众13人,杀害村执委林欢喜、林深浦和他的父亲林宗胜、吴亚东、赤卫队队长林弦,赤卫队员林赐和、林妈听和他们的妻子。林高州(林欢喜的兄弟)也于同日被杀害。
1931年在肃“AB团”运动中,村执委林和明被错杀(1986年已平反)。1932年至1935年,敌人对潮普惠苏区采用“三光”政策和“移民”毒辣手段,牛角兰村的农民被迫迁移到隆江的西塘、井美、象湖等村,过着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但村里的青壮年大多仍坚持在村中,配合经常活动于村周围的东江特委、军委机关和武装团队作战。敌人经常到村进行“围剿”、烧屋,全村成为一片焦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村被敌人杀害的革命干部和群众多人,被屠杀而绝户的10户,被烧毁的民房120间,祠宇2座。被抢劫耕牛48头,生猪35头,财物几百件。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代又一代的牛角兰村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做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