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交路背景下铁路机车乘务制度研究

2023-06-30王敬彭欢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年11期

王敬 彭欢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和运营里程的大幅增加,机车交路模式的不断变化,为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形势变化,我国铁路运输企业针对机车乘务制度进行了多项改革与探索,以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优化列车运行组织。但在当前长交路背景下,机车乘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也面临诸多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长交路背景下的铁路机车乘务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长交路;乘务制度;轮乘制

中图分类号 U268.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3)11-0189-03

0 引言

我国铁路机车主要以长交路运输方式运行,根據目前的情况,长交路运输方式仍将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模式,这就对机车乘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铁路的发展趋势,各铁路局及机务段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改进,通过设计合理的机车运用制度,充分提高机车的运用效率,加快客货运输的周转,并使司机的劳动时间得到合理控制,从而为铁路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保障[1]。该文以长交路为背景,对当前铁路机车乘务制度进行分析研究。

1 机车乘务制度的概念

机车乘务制度是规定机车乘务员使用机车的一种制度,也是机车乘务组分配到机车上的方式。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169条规定的“机车乘务制度分包乘制和轮乘制,机车乘务制度由铁路局确定”[2]。不管选择何种乘务制度,都需要考虑机车的运用效率及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强度,笔者根据多年铁路现场机车乘务制度运用的实践经验,对机车乘务制度进行阐述。

1.1 包乘制

包乘制是指由3~4个固定乘务班组轮流值乘一台机车的乘务制度。采用这种乘务制度,班组固定使用一台机车,机车包乘组在司机长的领导下,负责所包机车的运用、安全、保养、整备、验收、保管和交接等工作,保证机车质量良好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3]。除了完成运输生产以外,还需负责机车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机车的自检自修作业。包乘制的特点如下:

(1)强化机组人员维护机车的责任,有利于机车的维护保养,保证机车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对机车性能有较好的了解,有利于提高操纵水平。

(3)有利于培养人才梯队,通过司机长这个职务的锻炼,在工作责任心、管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

(4)包乘制人车固定,正常情况下不影响运输秩序,如果发生机车故障或者人员调休等情况,可能出现机车乘务组长时间等车或者为满足机车乘务员的休息时间,让机车在段内等人的现象,降低了机车的运用效率。

1.2 轮乘制

轮乘制是指机车乘务组不固定,当机车到达交班地点后,乘务组依照排定的先后顺序轮流使用机车的一种乘务制度。在这一值乘制度下,需要设置地勤组和擦车作业人员,完成机车的自检、自修作业及机车的清扫作业,保证机车的技术状态良好。轮乘制的特点[2]如下:

(1)不受机车故障或者人员调休的影响,机车运用效率高。

(2)便于合理掌握机车乘务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有利于长交路运行。

(3)机车乘务员的需求远低于包乘制,有利于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

(4)轮乘制中机车的自检自修未落实到具体的乘务员身上,导致机车的保养不到位,配件损耗严重,影响到机车的运用质量。

综上所述,不管是包乘制还是轮乘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机车乘务制度,关联到整个段的机车配属、人员配备、乘务员劳动时间、机车的运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等。因此,对于各个机务段的乘务制度应针对具体情况分析确定,结合交路的设置及机车的运用制度来综合考虑。

2 长交路及机车运转制度的分析

机车交路是组织机车运用工作,确定机务段、折返段的设施设备、机车类型分配、机车运用指标的重要依据。机车交路的确定受到产品运输的需要、机车的乘务制度、机车乘务员的作业时间、线路的地理位置及生活条件、线路纵断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合理地设置机车交路会促进机车牵引功率的发挥、运能的扩充以及提高机车的使用效率,加快客货运输的周转,从而节约投资,降低管理费用,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2.1 机车交路与交路的分类

机车固定担当运输任务的周转(往返)区段称为机车交路,也就是指从机务段到折返段的固定往返运行区段,又叫做机车牵引区段。机务段到折返段的固定往返区段AB、AC为机车交路,见图1。

机车交路的划分方法[4]如下:

(1)根据机车所担当的牵引区段的长度分为短交路和长交路。短交路是指在规定的连续作业时间内,只需一个乘务机班就能完成一个往返交路的牵引作业称为短交路(如图1:ACA)。长交路是指在规定的连续工作时间内,一个乘务机班仅能完成一个单程交路区段的牵引作业称为长交路(如图1:AB或BA)。

(2)根据机车乘务员作业时间与交路完成情况来划分,我国机车乘务员的一次连续作业时间标准规定旅客列车一般不得超过8 h,货物列车一般不得超过10 h,因此,在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内一个乘务机班可以完成一个往返交路作业的机车交路,称为短交路;仅能完成一个单程交路作业的机车交路称为长交路;若需要两班及以上才能完成的单程交路叫做超长交路。

2.2 机车运转制度

机车运转制度也叫做机车周转制度,是指机车在交路上担当牵引任务,往返于机务段与折返段(机务段)之间的运行方式,目前,我国机车运用主要有肩回式、半肩回式、循环式、半循环式和环形运转制。

肩回运转制:机车担当相邻两个区段的牵引任务,除了在折返段技术检查以外,每次返回机务段所在站都需要入段进行整备作业,适合于长交路。

半肩回式:是指机车担当相邻一个区段的牵引任务,除了在折返段整备以外,每次返回机务段所在站都需要入段进行整备作业。

循环运转制:机车在相邻的两个牵引区段内往返连续运行,只有发生故障后或者达到定期检修的里程时时才进入本段,适合于短交路。

半循环运转制:机车牵引列车在相邻的两个交路区段内往返运行,第二次到机务段所在站时需要回本段进行整备作业,适合于短交路。环形运转制:机车牵引列车在一个牵引区段内连续运行,运行几个往返后才进段进行整备作业,也叫循回式运转制。

3 长交路下的机车乘务制度分析

随着我国铁路的速度不断提高及运输组织的不断优化,长交路轮乘制已成为目前主要的乘务制度。通过采用长交路轮乘制,减少了机车频繁入段整备和出段、调车、挂车等辅助作业时间,提高机车的利用效率和机车乘务员的劳动生产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车乘务员的工作时间。通过地乘分离,减少了机车乘务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机车的运用质量,有效降低了机车的故障概率。

通过实践调查研究表明,长交路轮乘制可以有效地节省机车和乘务员,确保机车和乘务员达到最优。在目前的乘务制度中,部分交路采用的是单司机值乘。单司机作业在行车过程中虽然可以节约机车乘务员,降低运用成本,但是也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行车过程中,机车乘务员的任务主要是根据行车调度员的命令,完成列车的起动、调速和停车,通过与车站值班员的联系,合理控制列车车速,并处理运行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因此,仅有一名机车乘务员,作业比较繁重。随着铁路的不断提速,行车速度大幅提升,机车乘务员需要随时核对各种仪表状态,造成神经高度紧绷,日积月累,极易疲劳,因为是采用了长交路单司机值乘,所以列车乘务员的工作时间比较长,特别是在夜间的值乘工作中,长此以往,打乱了人体的作息规律,导致精神状态很差,很难严格地执行瞭望制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运行中司机需要执行车机联控制度,而大多数司机反映目前主要还是执行问路行车制度,接近车站时需要司机主动与车站联系,了解走行进路,这就导致容易分散司机注意力,在长交路上中司机需要频繁进行联控,这也导致机车乘务员工作较为繁琐,容易产生倦怠,同时过多过细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也让司机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乘务工作中。

(3)长期以来,形成的双乘务员值乘制度,机车乘务组在运行中可以通过呼唤应答和语言交流,在乘务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长交路单司机值乘模式下,由于机车乘务员之间缺乏相互控制,运行过程中的驾驶安全只能由机车乘务员来把控,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思想走神、注意力分散或状态不佳,可能会直接导致行车事故,同时长时间单司机值乘,也会导致机车乘务员产生孤独感,增大工作中的压力,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4)在长交路模式下,机车乘务员的身体状况也会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目前,在线上运行的乘务员队伍中,包含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机车乘务员。由于年轻人的体质比较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在高龄层次的机车乘务员中,由于不想请假被扣钱,常常带病上班,若司机在运行中出发突发状况,则列车将陷入无人操纵的境地,对行车安全不利。

(5)在单司机运行模式下,若机车出现故障,不管故障大小,只能停车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车秩序,这就导致对机车的质量要求较高,对地勤作业人员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若运行中遇见突发状况,只能停车等候车站人员过来处置,对整个线路的行车将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在长交路轮乘制运行模式下存在机车乘务员作业内容繁多、安全责任重、劳动强度大、乘务作业时间长、机车质量要求高等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长交路运行模式下机车乘务制度进行改革,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运输效率提高和安全生产。

4 长交路运行模式下机车乘务制度改革建议

4.1 采用轮乘制与中途站换班结合的乘务制度

在长交路模式下,既要从安全、效益、机车质量等角度出发,又要从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强度考虑,使其更加符合新形势下铁路运输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采用肩回式运转制,机车采用轮乘制,乘务员采用双职(正副驾驶)轮换制的方式进行合理运用,同时配备地勤组,负责完成机车的入库、整备及出库挂车等辅助作业,而司机只需要负责发车及途中运行作业,作业时间以劳动法规定的时间为标准,每8 h为一次换班循环,在列车行驶过程中适当的位置设立换班点,以便列车机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換班,并直到下一个轮换周期。通过采取了双人值乘、乘务组轮换的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机车乘务员的工作时间,还可以保持机班的精神状态,从而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益。

4.2 构建信息化机车质量管理平台

长交路轮乘制运用模式下,对机车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搭建机车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以CMD系统、6A系统、整备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等为基础,建立基于信息化的长交路机车品质控制系统,实现各类数据的交换、共享和集成,提高长交路机车品质控制水平,同时要加快推进机车整备能力建设,尤其是长交路运行的机车整备力度,对各个备用基地的容量进行重新组织和审核,制订备用基地的改建计划,确保机车的运行品质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4.3 推进检修体制改革

推动检修制度改革,降低机车故障率,实现探讨管理方式创新,推动机车检修制度的改革。落实均衡维修理念,强化对机车的维护,提升小修程的维修质量,尽可能地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使维修均衡化,减少维修费用,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提升机车的利用效率。

4.4 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检修信息管理系统,在机车装备的故障诊断系统的帮助下,实现故障信息的及时记录与传递,并迅速制定出检修流程,下达工作命令,从而提升了检修的效率,逐渐形成机车号、走行公里数、故障信息的跟踪管理,用信息化手段确保安全管理的提升。

4.5 组建专业地勤队伍,减轻机车乘务员负担

目前,长交路轮乘制已是主要的乘务制度,这也导致在该制度下机车乘务人员的压力与负担越来越大,因此需要设置专业地勤组对机车进行整备、维护、保养以及承担部分辅助作业,例如出库、转线、挂车等,确保机车乘务员能以较好的精神的状态完成机车的驾驶作业,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同时设立司机监控、机车运行质量巡查、机车质量信息交流制度,以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连接,确保机车安全、准时、顺畅地运行。

5 结语

长交路运行模式下的机车乘务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检修与运用之间的关系,确保机车质量满足长交路下机车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机车乘务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能够掌握不同机车的性能、构造和应急处理流程,同时还需充分考虑机车乘务人员职业特点,制定出适合其职业特点的考核办法,在进行改革方案制定时,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岗位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马国忠, 张展杰, 吴海涛. 长交路下铁路机车乘务模式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7(4): 1-5+28.

[2]徐新玉. 关于机车乘务制度的研究与思考[J]. 内燃机车, 2010(12): 39-41+45+58.

[3]宋面儿. 论轮乘制[J]. 科技与创新, 2018(2): 37-39.

[4]刘晓峰, 谢如鹤, 邵岩. 关于机车长交路的概念及其应用条件的探讨[J].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5(11):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