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2023-06-30耿家宏

云南教育·视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宣威市名师心理健康

耿家宏

“心理健康教师线上培训正式开始!”随着一声口令,老师们打开手机、戴上耳机,认真聆听来自宣威市榕城初级中学校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邱学柱的专题讲座。“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本质是当事人内在生命能量不足、心理营养不够。”“我们要学会相信,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带着一份善意和爱来的。”“帮助他人从自卑和迷茫的泥潭中自己挣脱出来,使来访者耷拉着脑袋进来,挺着腰杆出去。”声情并茂的言语通过网络视频隔空传递给聆听者,这是宣威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全市5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1个家校社协同教育名师工作室,为600余名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线上培训的活动场景。

宣威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72所、教职工1.76万人、在校生25.27万人。近年来,宣威市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各中小学认真学习领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曲靖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宣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印发了《宣威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从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宣传培训、心理测评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等方面做了规划、指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打造心灵驿站

宣威市各中小学坚持科学、实用、有效原则,积极筹措资金,设立学校心理辅导室,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统筹学校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的专兼职教师资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设有利环境,把学校心理辅导室打造成学生的心灵驿站。

宣威市第十中学秉持沟通心灵、放飞自我的原则,以养成学生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建设了心理测评接待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沙盘室、心理辅导室、心理宣泄室,由心理老师轮流值班,每天分时段开放5小时以上。“心理测评接待室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第一站,学生可在此填写登记表或拨打热线电话预约心理老师,在心理咨询室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温馨、安全、舒适的环境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后会出现严重的考试焦虑,心理老师会把他带到心理调节室,躺在音乐放松椅上,专业帮助学生减压放松,释放心理压力。”心理教师朱蓉榕介绍说。

宣威市第六中学设有多个心理功能室:心理阅览室提供心理学书刊供学生阅读,自我解压;心理放松室配置音乐放松治疗椅,让学生舒缓情绪;心理咨询室设有沙盘,通过学生自主选择陈设,观察学生心理状况,为学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心理宣泄室张贴突出的反面人物夸张画像,让学生在爱憎分明的取舍中宣泄不良情绪;心理放松室设有多款哈哈镜,让学生在自我解嘲中释放压力。

强化名师引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应用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为大家提供学习指导,加深了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是羊场镇基长完小吕桂华老师参加宣威市林绒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线上集中培训后的感受。

宣威市教育体育局抽调专人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班,在原有“邱学柱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再成立4个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和1个家校社协同教育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按照“1×M×N”(1个主持人、M名成员、N 名学员)的模式,面向全市选拔成员、学员。6个名师工作室选拔成员80名、招募学员452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网络+交流研讨”的模式,结合专家讲座、观看课例、自主研修、分组研讨、互帮互学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养。各中小学采取“一校定岗、多校使用、就近走教”措施,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学段转岗等办法,有效缓解心理健康教师短缺的压力。

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活动,如杨程芳、林绒名师工作室团队多次到宣威市倘塘镇第一中学、倘塘村完小开展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送教下乡活动,抓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学业”“情绪”“挫折”“亲子关系”等突出问题,分别以《找回自信的目光》《拥抱我生命中的小黑点》《情绪管理我可以》《走出嫉妒的困境》为课题,在师生游戏热身活动、共同观看贴心视频、聆听特定音乐的氛围营造下,在情境意交融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走出困境、管好情绪、控制怒火、化嫉妒为动力、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支着。团队还通过预防校园欺凌主题讲座、咨询互动活动,为当地师生带去了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推动心理测评

“同学们,请大家在智迪心声的登录界面输入账号和密码,认真阅读测评告知书,根据提示完成心理诊断测验。测验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大家按自己的情况真实回答。”这是宣威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助理朱煜站老师指导高中部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的温馨提示。

宣威市教体系统按照《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含中职)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各中小学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坚持客观、保密、标准化原则,积极稳妥、科学规范地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和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工作。对在心理测评中发现的心理问题学生,推动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发动学校、家长、社区力量,合力做好学生心理干预、疏导等工作。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工作机制,建立心理危机应急处置预案,把握考试、放假、入学前后等重点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家庭困难、留守、丧亲等特殊群体,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宣威市第十中学结合智迪心声、瑞格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两套软件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评,测评问卷涉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评、抑郁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SCL—90,实现学生心理档案电子化。通过测评数据分析,有助于教师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同時,学校建立“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教师—学校领导”四级工作机制,通过班级心理健康晴雨表、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反馈表,构建筛查、干预、追踪、监控一体化心理健康防御体系。

拓展特色活动

宣威市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保证每班每周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广泛宣传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各中小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时间节点为线索,以重大节日、传统节日蕴含的精神为主旨,创造性地开展特色活动。

宣威市第一中学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文化艺术科技节,让学生在怡情益智的活动中涵养美好心灵。宣威市第十中学结合“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我为学长学姐加油最美MV、我手画我心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漫画、我的学习我做主主题班会比赛、心理游园活动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普及相关心理知识,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宣威市榕城初级中学开展“心灵有约广播”“培养心理委员”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育常识普及活动,做到心理知识有宣传、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有疏通渠道、心理经验有分享空间。龙潭镇得基村完小做好乡村寄宿制孩子的心灵“小树洞”教育工作,让孩子们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里话分享在一片片树叶上,让老师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适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况和家庭关系。宣威市潘维香家校社协同教育名师工作室不断构建家校共育体系,助推宣威市2022年举行首届家庭教育交流大会,邀请家庭教育及心理学专家讲授“家庭教育与社会适应预防、家庭教育的误区、伴侣关系如何影响孩子”等方面内容,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呵护学生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宣威市名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宣威市扎实做好四类学生认定工作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1990~2016年云南省宣威市肺癌死亡流行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