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学上为实性肿块的附件高级别浆液性腺癌1例*

2023-06-29王关顺艾丛慧钟穗兴顾尚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侧附件实性

朱 蓉 张 娅 王关顺 谭 静 艾丛慧 钟穗兴 顾尚尉 沈 婧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50118)

患者,女性,43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液2月,下腹阵发性胀痛7天”就诊。患者既往体健。专科检查:左、右侧附件区分别触及一类圆形肿块,直径分别约7cm、10cm,边缘尚清,质硬,触之不活动。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CA125:326.40kU/L(正常值:0 kU/L -35 kU/L),CA153:259.8kU/L(正常值:≤25kU/L),CA724:40.96kU/L(正常值:0 kU/L-6.9kU/L),HE4:282.5kU/L(正常值:0 kU/L-105.1kU/L),PRE-ROMA:85.75%(正常值:≤11.65%)。影像学检查:腹盆腔CT示双侧附件区软组织肿块,左、右侧大小分别为7.7cm×7.3cm×7.0cm、9.7cm×5.8cm×6.1cm,病灶形态欠规则,似由多个病灶融合而成,平扫呈不均匀等密度,平均CT值约50HU,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均呈轻度欠均匀强化,平均CT值分别约64HU、70HU,病灶内见坏死区。MRI示上述双侧附件区肿块为实性,呈分叶状,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肿瘤内见出血、坏死,DWI示病灶扩散受限,平均ADC值约0.717×10-3mm2/s,增强动脉期示病灶呈轻度强化,病灶内见增粗强化的肿瘤血管,静脉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强化不均;伴左侧输卵管扩张积液,管径约1.0cm;腹膜返折处腹膜增厚伴两枚结节,结节大小分别约1.1cm×1.0cm×0.8cm、0.6cm×0.5cm×0.4cm,其信号及强化方式同上;另外盆腔可见少量积液。

患者行卵巢癌全面分期术(扩大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及大网膜切除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所见:左输卵管明显增大,大小约9cm×8cm×6cm,包膜完整,左卵巢外观正常。右卵巢呈实性,大小约9cm×7cm×5cm,包膜完整,可活动,右输卵管未探及异常。盆底结节,大小约2.5cm×1.5cm×1.0cm,质硬,与子宫后壁、直肠窝粘连。子宫正常大小,外观正常。腹主动脉旁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镜下所见:左右卵巢、左输卵管癌细胞层次增多,异型性明显,大小形状不一,可见瘤巨细胞,伴异常核分裂。免疫组化结果:右卵巢肿块:CA-125(+),PR(+),ER(+),P16(部分+),P53(+),Vim(部分+),Ki -67(+约20%),CK(+),CK 7(+),L-CK(+),H-CK(弱+),WT-1(+)。左输卵管伞端肿块:PR(+),ER(+),P16(+),P53(+),CD68 (部分+),Ki-67(+约40%),L-CK(+)、H-CK7(+),CK7(+),CK(+),WT-1(+)。病理诊断:双附件高级别浆液性腺癌。临床诊断: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腺癌FIGO Ⅱb期。

讨论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最常见的卵巢癌,占卵巢癌的90-95%,其中,高级别浆液性腺癌(High-grade serous cancer,HGSC)是最常见的上皮性卵巢癌,约占EOC的70%,也是EOC最致命的亚型,5年生存率≤ 30%[1]。HE4、CA125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与患者预后生存关系密切[2],HGSC具有高度侵袭性,易发生广泛腹膜种植转移[3]。HGSC在影像学上常表现双侧附件区形态不规则、血管增多的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可包含广泛的坏死和(或)出血;并伴有腹水、大网膜或腹膜转移结节[4]。

卵巢浆液性癌来源于向输卵管上皮化生的卵巢生发上皮,因此,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与输卵管癌病理上类似[5]。本病例中左侧为输卵管高级别浆液性癌,右侧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二者影像学表现类似,这也与二者的类似病理表现相符合。本病例中双侧附件区肿块均呈实性,并不属于HGSC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加上肿块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比较低,影像学上首先应与卵巢淋巴瘤鉴别。卵巢淋巴瘤表现为双侧附件的实性肿块,分叶状,T2WI呈等信号,内见分隔样高信号,DWI及ADC序列扩散受限明显,增强扫描强化均匀,但卵巢淋巴瘤通常在肿瘤边缘还能观察到卵巢的部分正常结构,即在肿瘤边缘可见呈线样排列的卵泡存在[5],这是卵巢淋巴瘤的一个重要影像学征象。此外,卵巢淋巴瘤常伴有局部区域或全身其他部位的肿大淋巴结、肝脾肿大等征象。本病例病灶中伴有坏死、出血,看不到正常卵巢结构,不伴有全身其他部位的肿大淋巴结,一定程度上可与淋巴瘤鉴别。其次,本病例还应与卵巢转移瘤鉴别。卵巢转移瘤约60-80%为双侧发生,原发肿瘤大多数来自胃、结肠和乳腺[6]。卵巢转移性结直肠癌通常表现为发生在双侧卵巢的囊性肿块[7],而Krukenberg瘤和来自乳腺的转移瘤则通常表现为实性肿块。Krukenberg瘤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双侧卵巢分叶状的实性肿块,在T2WI上表现可表现为高低不等信号,增强明显强化[8]。卵巢转移性乳腺癌多表现为双侧相对较小的肿块,呈多结节状[9]。该患者较年轻,没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病史,本病例可与之鉴别。

SHETTY M等研究发现,与囊性肿瘤相比,卵巢实性肿瘤仅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3.4%,在卵巢实性肿瘤中,卵巢上皮性肿瘤占28.2%,生殖细胞肿瘤占22.2%、性索基质肿瘤21.4%,卵巢转移瘤占19.7%[10]。卵巢浆液性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而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时间[11]。因此,在影像诊断工作中,对于影像学上表现为实性肿块的双侧附件病变,影像诊断时始终应考虑到浆液性癌的可能性。影像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相关病史等综合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图1:MRI示双侧附件肿块为实性、分叶状,T2WI矢状位(图1A)呈不均匀稍高信号,腹膜返折处可见两枚癌结节(实线箭头);ADC图(图1B)病灶呈低信号,平均ADC值约0.717×10-3mm2/s;MR增强动脉期(图1C)病灶轻度强化,病灶内见强化的肿瘤血管,可见扩张的左输卵管(实线箭头),肿瘤内见无强化坏死区。CT增强冠状位(图1D)示病灶强化不均,盆腔少量积液(实线箭头)。图2:图2A 右卵巢肿块(HE,×40);图2B 左输卵管肿块(HE,×100)。

猜你喜欢

双侧附件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关于TSG 07——2019附件M与TSG Z0004——2007内容的对照
新型武器及附件展呈
附件 注释体例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价值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