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3-06-29罗晓军
罗晓军|文
自硬公司党委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和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行业前列,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努力成为硬质新材料的引领者,综合实力居国内同行前列。
中钨高新旗下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自硬公司”)通过50多年的发展,使“老三线”实现了从“求生存”到“谋发展”的成功转型。特别是近三年来,一年一个新台阶,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23 年,自硬公司进入“十四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启明在自硬公司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营收突破50 亿元,利润总额在“十四五”目标的基础上再翻番,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前列。并特别提出“要坚持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行业前列。”如何实现自硬公司科技自立自强,唯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更加注重思想解放 切实打破思维藩篱
创新思维是创新之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都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不是排斥学习先进,在谋划创新过程中,囿于自我封闭的小圈子;而是应积极主动走出去和引进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好集团公司、中钨高新的创新资源,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创新团队的创新思维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让企业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一切有利于企业工艺技术进步、效率效益提升、成本降低、人才培养成长等各方面的举措都是创新,自硬公司于2022 年年底召开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表彰大会,表彰了“缪洪林加料方式”等5项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和银点子、铜点子奖获得者,就是要在全公司树立鲜明的导向,大力营造全员创新的氛围。2022年二季度,在各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对标一流 改革创新”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就是要改变不愿意甚至不敢创新、求稳怕变的思想。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要在现行基础上做新的、可行的改变,创新的关键和前提在于观念的创新,一个人观念的转变会导致态度、行为乃至习惯的改变。针对企业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主观上与干部职工的思维理念、精神状态、工作方法不无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自硬公司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推动企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避免一步慢、步步慢的发展困境,企业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就必须破除思维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超常努力、创新手段,敢于先行先试,敢干善干、真干实干,推动企业各方面工作驶上快车道、超车道。
更加注重顶层设计 加快建立创新体系
坚持顶层设计和系统思维,是创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的关键。“十四五”期间,自硬公司要围绕“创新型组织”建设的目标,不断建立完善涵盖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人才模式创新等全方位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资源倾斜配置及专项工作等,切实构建自硬创新生态。首先是要做好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目标、方向,同时创新体系建设还要坚持市场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推进机制转变、规划实施、能力提升,总体目标是全面构建创新动能强、机制优、成效好,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的创新体系,通过“十四五”时期的持续努力,较好解决制约自硬公司“一体两翼”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性问题,产出覆盖三大产业板块的重大科技成果,公司“数一数二”产品品种数量和占比明显提升。其次是要统筹创新平台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保障能力。要进一步明确企业研发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充分发挥企业研发中心、“航空表面联合工程试验室”“四川省技术中心”等平台的作用,促进创新平台健康高效运营,同时,也要依托中钨高新的硬质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四川大学搭建的合作平台等资源为我所用,提升满足公司发展战略需求的保障能力。再次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差异化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措施,聚焦公司发展的痛点、难点,针对不同情况,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集中优势研发技术力量,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和“赛马”等制度,推动项目负责制,把亟须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形成“谁有本事谁就大胆揭榜”的良性竞争氛围,把项目交到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手中,不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在硬质合金、钨钼制品、表面工程等关键技术领域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有新突破,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能力和水平。
更加注重研发投入 夯实创新措施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企业的难点、痛点及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创新工作的切入点。企业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先就是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同时还要提高研发投入质量,除自身投入之外,企业将需要努力集聚多种形式的研发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一方面是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用好国家支持创新的现行相关政策,以创新预算为抓手,以研发项目为主体,建立稳定增长的科研创新资金保障机制,保障科研创新投入,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加大在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股权、岗位分红权等方面的激励力度。另一方面是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大专院校的合作水平,创新合作形式,把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达到产、学、研、用一体相互促进。同时,还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光伏设备等企业的联合研发合作,形成设备应用调试、升级改造的合作共赢机制,更好地满足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不断向数字自硬、智能自硬的目标迈进。最后,还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完善科技人才体系建设,打通人才成长通道,落实好科技人员待遇,加快培育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引、培、用的人才工作机制,为企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更加注重模式创新 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要“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鉴于此,为最大限度地搞活体制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企业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要创新思维观念,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维观念。首先是要继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坚持不懈地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培育壮大一批专业产品事业部,在条件成熟时设立专业产品子公司,不断激发基层改革发展的活力,壮大“一体两翼”的体量,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其次是要继续释放事业部制、加强技术创新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引入研发项目IPD管理模式等改革的效能,更加精准地把握客户需求痛点,高效推动产品的专业化创新和发展。再次是要继续释放薪酬和绩效管理体系改革的效能,通过增量激励等手段,不断强化对高价值、高创新、高难度工作的支撑和保障。最后是要继续释放容错纠错机制的效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营造一种一心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企业“赛马”氛围。
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自硬公司的拓荒者用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风雨兼程走到今天。勇攀钨业高峰,成就美好生活,成为“硬质新材料的引领者”是新一代自硬人的使命和梦想。路虽远,行则将至。新时代的自硬人将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通过持续创新,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奋力谱写新自硬新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