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2022科创坐标系
2023-06-29
英国科研团队在人工合成细胞研究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
2022年9月19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执行活细胞的几个关键功能,包括产生能量和表达基因。如果科学家破解定制构建和编程能够更紧密地模仿生命的人造细胞的秘密,它可以在从制造到医学的所有领域创造大量可能性。
猪心植入病人体内标志器官移植新水平
2022年1月7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医生们历时7个小时,首次将一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移植到了一名心脏遭受重创的患者体内。手术3天后,该患者的身体状况仍然良好。
干细胞培育出全合成小鼠胚胎
2022年,科学家首次在不使用精子或卵子的情况下创造了合成小鼠胚胎,使其成功地在子宫外生长。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子宫外培育出完全合成的小鼠胚胎。这项研究有助于了解干细胞如何在发育的胚胎中形成各种器官,以及突变如何导致发育性疾病。
国际科学家团队绘制出首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2022年3月31日,《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显示,国际科学团队完成了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首次揭示了高度相同的节段重复基因组区域及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这将有助于推进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心脏病等领域的医学研究。
我科学家首创蛋白质动态结构Al建模方法
西湖大学2022年12月8日公布,该校人工智能(Al)讲席教授李子青团队与厦门大学、德睿智药合作,首创研发了能够刻画蛋白质构象变化与亲和力预测的Al模型-ProtMD。这是第一个尝试解析蛋白质动态构象的人工智能方法,可辅助药物化学专家更加精準地筛选出高活性小分子,从而加速临床前药物研发。
中国科学家在“从鱼到人”探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2年9月28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集中报道了有关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这为我国增添了又一个世界级的特异埋藏化石库,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世界首张千蚕高精度基因遗传变异图谱
2022年10月9日西南大学发布消息,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并率先创建“数字家蚕”基因库,开启了我国家蚕基因设计育种之门,开启了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研究的新篇章。